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钟富

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钟富

柳州市捷远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7

摘要:新能源汽车近年来迅速发展,国内外政府及汽车制造公司都进行了大量的设计与研发。很多车型已经成熟并上市使用;国内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政府重视度高,战略发展路线已经发布,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较好。本文浅析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政策引导

引言

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文明也逐渐提高,能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世界人口的增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能源的紧缺和枯竭。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要更节能更环保,不断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1新能源汽车是发展必然趋势

1.1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上已成为热门车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不断增多。伴随共享汽车的发展,车企会将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转租给共享汽车平台,以租代售,最终实现租售平衡。2017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要想获取补贴越来越不容易,一系列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对市场形成冲击。在多种因素交织下,已逐步转向市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化趋势将越发明显。

1.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长期不可动摇的目标

目前,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相关政策规划已相当清晰,如6月份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由工信部起草的《乘用车企业平无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搞)》,虽然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但从政策层面,可以看到清晰及明确的规划及方向,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上能得到有效保证。

1.3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坚持过渡时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主,长期目标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较长时间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长距离驾驶需求,至今已涌现较多成熟的量产车型。纯电动汽车受限于电池技术的持续突破,但也出现不少量产车型: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e6,其出租车版续航里程已突破400km,2015年起至今,逐步替代太原市全部城市出租车,成为太原城市名片之一;基于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也是近年来全球最负盛名的纯电动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从丰田已量产的Mirai,表明车辆端的核心技术已得到核心突破。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配套发展需要综合产业支撑

虽然我国已经了出台《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涉及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期目标和任务;同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经提出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国家战略总体发展路线明确,但需要配套发展的产业较多,需要出台更多细致的标准。例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需要完善。目前,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等方面做了基本的规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如何真正做好考核评定准备推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寿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的需求,这也是现阶段推广该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问题。

2.2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不高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较长时间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锂电池开发已经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来看,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一般为100~300km,比起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较短是其最大的弱点;同时,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都不能在储存足够能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尺寸和质量。对于新能源汽车其它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技术也有待提高。如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动力耦合技术等,部分国产零部件与进口产品的性能还有差距。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及控制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对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改动进,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的研究不多,如整车稳定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同时,仍有很多基础技术来源于传统汽车技术,比如整车电控系统和混动的内燃机动力系统,但对于汽车传统技术,国内汽车工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3新能源汽车价格相对较贵

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价格偏高,主要是动力电池技术复杂、成本太高,同时新能源汽车采用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致使其造价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关键技术仍然不高,国内很多新能源汽车总体质量不高,仍然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没有创新性,但相对价格却偏高,很难满足消费者。

2.4存在间接污染

电动汽车本身虽无排放污染,但其间接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动力电池,整个制造与使用后处理过程,从原料的开采、冶炼到生产的排污,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后期报废动力电池的后处理。再如动力电池需要充电,所用电能,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火力发电,煤炭燃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探究

第一,在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共同竞争汽车资源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共享出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出行方式。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用也极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用户无须安装APP,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扫描二维码进行充电和费用结算,免去了复杂的操作流程,可实现随充随走,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便利性及用户体验。第二,结合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的建立,政府及企业要做好顶层规划,确立目标及方向,针对配套设施的当前核心问题,如加氢站成本、公共充电桩资源被占用、使用不便利等问题,进行专项突破。第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明确主流技术及升华技术,如在电机系统,由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的直流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多类型发展成当前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且在功率密度比、体积等方面的技术持续进步。电芯方面,也由早期的铅酸锂、钛酸锂电芯,到目前的主流使用磷酸铁锂、三元锂电芯;电池包体技术方面,早期提出的能量电池加超级电容技术,在发展中,由于超级电容能量密度太差、工作范围大、成本高等劣势而被逐步淘汰;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由于稳定性、原材料、工作效率等因素,车载制氢的技术路线也被逐步边缘化。第四,驱动型式的转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使用的分布式驱动方式,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普及,也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布式驱动目前主流的是轮边电机及轮毂电机两种形式,此种条件下,智能驾驶功能,如自动泊车、原地调头、串行制动等,均能轻易实现。

结语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工业发展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从政策层面顶层设计,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及主流技术路线,从业技术人员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断完善,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加之更容易实现的智能驾驶的驱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王建伟.新能源汽车的专利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2):130-131.

[2]叶楠,周梅华.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推进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5,(18):88-89.

[3]崔胜民.新能源汽车技术(第2版)[J].中国科技信息,2015,(12):56-57.

[4]邵余丰.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几点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7,(05):63-64.

论文作者:钟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钟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