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慧茹

李慧茹

哈尔滨市呼兰区口腔病防治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并治疗的50例上颌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展开试验,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A组25例,B组25例;B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A组应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治疗,比较A组、B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25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2.0%;B组25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80.0%,A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卡因对于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具有剂量小、局部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安全等多方面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阿替卡因;利多卡因;牙体牙髓;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11-01

牙髓病的治疗以开髓、拔髓治疗为主,且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方式[1]。牙髓组织内的神经纤维分布极为丰富,因此患者的疼痛或者各类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往往有部分患者因为恐惧疼痛而不愿配合治疗,,因此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技术显得尤为必要。复方阿替卡因也叫做碧兰麻,属于一种口腔临床专用的麻醉药物,为了对比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对牙髓病的麻醉治疗效果,现将本院收治的50例对象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之后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的50例试验对象均属于我院收治的牙髓疾病患者,其中有30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均在18岁-65岁间,平均达到45.6岁;其中有20例为急性的牙髓炎、有30例为冠折露髓;采取数字随机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A、B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牙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无显著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应用碧兰麻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借助专用的加压注射器及其配套针头,根据患者患牙具体位置来选择是否在黏膜下、黏骨膜下注射。对前牙的每个注射点注射剂量为0.2 mL-0.5mL的碧兰麻;后牙则注射剂量为0.3 mL-0.7mL。B组患者采取利多卡因进行注射麻醉,具体的操作步骤与A组一致,患者前牙的每个注射点注射剂量为0.4 mL-2.0mL的利多卡因;后牙的注射剂量为0.5mL-2.0mL。所有患者麻醉5min 之后开始牙髓治疗。

1.3麻醉疗效评价

麻醉效果良好为:患者的患牙无任何感觉则视为无痛觉,顺利完成了治疗操作;麻醉效果一般为:患者的患牙有细微的感觉视为反应迟钝,但是能够顺利完成治疗操作;麻醉效果差为:患者患牙有剧烈的疼痛感,需强忍或无法进行治疗操作。麻醉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麻醉效果良好率与麻醉效果一般之和。

1.4数据统计及处理

本组试验所获的数据均应用软件SPSS 18.0来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χ2检验为计数资料,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A、B两组麻醉治疗效果对比(n/%)

2.结果

A、B两组患者接受麻醉治疗之后,A组25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2.0%;B组25例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80.0%,A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3.讨论

牙齿的硬组织出现病变统称牙体病,其中包括了牙髓病,这类疾病主要指的是发生在患者牙髓组织内的一系列疾病,包括了牙髓坏死以及牙髓退变、牙髓炎症等等。由于人的牙髓组织处于被牙体的硬组织包绕状态,主要通过侧副根以及根尖孔等于感知外界,当患者的牙髓出现了急性炎症的时候,其血管就会发生充血及物积聚渗出等现象,进而增加了髓腔内的压力,使得牙髓内的神经受到压迫,再加上渗出物具有炎性,而对牙髓内的神经产生剧烈的刺激,进而使得患者疼痛加剧,所以,对于这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无痛治疗术为主,治疗前需解决患者疼痛的问题,寻求一种安全又有效的麻醉方式十分重要。

复方阿替卡因也叫做碧兰麻,属于一种口腔临床专用的麻醉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含了1:1000000肾上腺以及4%阿替卡因,阿替卡因和传统的麻醉药物利多卡因均属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剂,两者用于神经阻滞的麻醉作用机制和其他的酰胺类麻醉药物极为相似,进行局部注射之后能够沿着注射部位对其神经纤维传导进行阻断,进而起到麻醉的效果。其中阿替卡因药剂的结构仅含有芳香环与噻唑环,所以能够提高药剂的脂溶性,这一特点和利多卡、其它的局麻药物比较,碧兰麻对患者组织的渗透性会更强,且扩散性就更高,所以具备了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浸润力较强、毒性低以及麻醉范围较广泛等优势。在麻醉注射剂中添加肾上腺素可以使得患者的局部血管收缩,延缓碧兰麻的循环速度,进而达到了维持患者口腔局部组织的浓度、增加麻醉时间等效果,有相关临床试验指出,利用碧兰麻进行局部注射五分钟,麻醉的效果最佳,且麻醉极为安全[2]。

本组采取碧兰麻进行局部注射麻醉的A组患者,麻醉五分钟之后,麻醉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取利多卡因注射的B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得出,阿替卡因对于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麻醉效果好,与利多卡因麻醉药剂比较,前者具有剂量小、局部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安全等多方面的优点,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骁鹏,毛庆华,吕敏.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2):299-300.

[2]杨志德.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05):377.

论文作者:李慧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试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慧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