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舟
浙江千岛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使用信息化技术已变成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现有信息的掌控,做出科学的统筹规划,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及时掌控信息。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时效性,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应用;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内涵以及意义
1.1信息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信息和数据,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购买等等信息。项目施工内部、外部信息是各个部门的信息来源,其中外部信息是投资市场变化、物价指标、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而内部信息包括: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及各参与方之间形成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和数据整合分析对工程施工的成本、效率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准确的信息作为依靠,工程施工工作就无法开展。综合这些信息和数据分析的建设成本,效率和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依靠的准确信息,施工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因此,为了有效地整合这些复杂的信息和数据,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管理工作,最终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
1.2信息管理的意义
现代化时代进步,建筑项目规模逐渐扩大,所涉及的信息建设更加复杂,这也为工程建设增加了难度。所以,加强信息管理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施工信息管理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收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施工管理人员的设计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建设。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2.1重要性分析
使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最直接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控、交流以及处理信息,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鉴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个别性、流分处理性以及复杂性,在管理时应遵循一定的流程。第一,通过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的细致规划,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职能。强调配合协作,并采用科学的编制方式对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有序管理,还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逻辑性问题,这一过程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因此,需要综合性人才协助完成此项工作。另外,由于工程中的生产要素大小不一,此种方案对于较小的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更好的管理效果。通过一定的实践表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定的规划性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在许多国家的施工管理中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不仅通过对信息的统筹规划,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了工程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使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可以高效采集项目工程中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使用信息化技术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计算机网络以及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施工企业提供更健全的市场信息,对于借鉴施工方案、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由于大中型项目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在采集信息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模式对于生产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信息交流、及时的信息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工程中的出错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流程,避免材料以及人力的浪费,合理的决断,对于保证施工安全、降低事故发生也有重要影响;第四,信息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处理信息,从而加快整个工程的建设进程,最终实现缩短工期的目的;第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水平以及资源的利用率。
2.2必要性分析
就企业竞争而言,随着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以及相关的鼓励政策出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是企业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更无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向前,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口头传达、书面通知等形式已不能满足需求,长期以往由于时效性较差,不仅会影响合作,甚至导致工期拖延。传统的管理方式还会不断降低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会不断被放大,最终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
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3.1做好施工技术工期中的管理
①要及时做好施工计划上的编制工作,并结合相关的施工计划来控制好工程进度。也就是说要运用好网络,并借助总系统与子网络控制等不同的方式来建立出相关的任务与目标。从工程项目结构分解上来说,就要做好资源上的分配工作,并主动将其引入到总的系统内部中。通过进行具体任务上的安排与研究,也可以做好任务结构上的组织与分解工作,并接收到相应的子任务。②总系统也要结合所获取到的信息主动对工期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将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制定计划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在对比的基础上来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③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就要主动与其他系统进行结合,加强采购、合同管理以及预算环节等方面的联系,从而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动态化的管理质量。
3.2做好施工材料技术上的管理
在进行材料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对材料的使用进度进行档案编制,及时掌握好材料的使用情况,保证材料控制的效果。通过将材料计划等作为控制成本与进行材料管理的前提,也可以从网络体系上出发,做好不同环节上的使用工作,提高控制的效果。其次,是要从具体情况入手,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采购计划。从材料管理的不同阶段上来说,也要做好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从机械设备的管理上来讲,就要求信息技术要具备一定的功能,及时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编制出相应的方案,定期做好设备上的保养。
3.3做好全面信息化管理工作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做好不同技术上的管理工作。且在这一环节中也要主动融入信息技化体系中,借助网络与计算机来进行协调发展,实现共建的目标,提高数字化的控制效果,加强与信息系统上的联系,完善信息局域网。通过对建筑工程采取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整体上的信息化,同时也可以满足发展的需求。①自动化收集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与录入,以此来确保信息采集的效果。从实践上来说,就是借助相应的传感设备来对施工现场中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构件形变等进行分析,或是借助IC卡来对施工现场中的人员信息进行读取。②要在对工人进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来做出电子记录,确保计算机图形与界面上的准确性,帮助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快捷的记录信息。③CAD技术。在施工图纸的信息录入以及细化工作等环节中就可以采用CAD技术,以此来辅助工作的开展。
3.4做好施工质量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提出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有效的运用,同时还要做好其他环节上的控制工作。对于具体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来说,所涉及到的范围也相对较为广泛,如工程质量检查规范、项目的划分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因此,在不同的环节中就要利用好信息计划,做好网络化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与内容来开展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效果,确保管理的顺利进行。其次,是要及时对工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做好质量上的把关工作。同时还要正确运用好计算机,制定出有效的奖惩制度,避免遗留下安全隐患。最后,还要做好施工档案上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档案进行记录与分析,以此来为后期验收等环节提供帮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是一种劳力较为密集、分工较为细致的行业。由于涉及的人员较多、问题复杂,因此,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大幅度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4(2):11.
[2]李建忠.网络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2011(5):45.
[3]陈焕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2):123-124.
[4]宋崇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建材与装饰,2017(2):78.
论文作者:周增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信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