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妇幼保健院 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引产中联用水囊、缩宫素的效果。方法:把处于妊娠晚期需接受引产的240例孕产妇分成2例,120例联用水囊、缩宫素为联合组,120例单独予以缩宫素为宫缩组,对两组引产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组宫颈成熟度评分显著比宫缩组高,联合组产程、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均显著比宫缩组少,且联合组仅5.88%发生不良事件,相较于宫缩组的16.67%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引产,对水囊、缩宫素进行联合应用可使引产效果、安全性提升。
【关键词】妊娠晚期;引产;水囊;缩宫素
【中图分类号】R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11-02
对于合并严重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孕产妇,通常需予以促分娩措施,其中,常用的方式是引产与剖宫产,剖宫产会使产妇创伤增大,且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大,且所需恢复时间极长[1]。引产虽耗时相对较长,但安全性相对理想,引产中,水囊、缩宫素常被应用。近年来,对妊娠晚期孕产妇实施引产时,我院对水囊、缩宫素进行联合应用,为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次研究分240例孕产妇为2组,一组联用水囊、缩宫素实施引产,一组单独以缩宫素实施引产,现将研究对照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一共纳入了处于妊娠晚期的24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200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接受引产的孕产妇。依据引产方式,分组如下:联合组(120例),22岁~36岁,均值(29.2±4.7)岁,30至42周的孕周,均值(36.1±3.6)周,经产妇47例(39.17%),初产妇73例(60.83%),引产原因79例为妊娠并发症,27例为胎儿畸形,14例为死胎;宫缩组(120例),23岁~36岁,均值(29.5±4.8)岁,31至42周的孕周,均值(36.2±3.5)周,初产妇46例(38.33%),经产妇74例(61.67%),引产原因82例为妊娠并发症,25例为胎儿畸形,10例为死胎。客观对两组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差异不显著,可对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的标准:第一,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引产;第二;单胎妊娠;第三,Bishop评分在4分及以上;第三,头盆对称。
排除的标准:第一,有出血性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第二,生殖道畸形;第三,子宫瘢痕;第四,机体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第五,存在其他阴道分娩禁忌症者。
1.3 方法
联合组联用水囊、缩宫素展开引产:对外阴、阴道实施常规性消毒,置入窥阴器对阴道进行扩张,使宫颈暴露,对宫颈、阴道后穹窿实施消毒处理,以宫颈钳对宫颈的前唇实施固定,以无齿卵钳对球囊前端进行夹持,将其推入到宫颈口的上方,放置到宫壁、胎膜囊的中间,放置方向是胎盘附着的对侧,此过程中,注意阴道壁的保护。将150ml的生理盐水注入,以无菌纱布对导管的末端实施包裹,在大腿内侧固定,嘱咐产妇进行半小时的卧床休息,随后下床走动,待宫口开大3厘米后,水囊会脱出,若无脱出,取出,以人工实施破膜。经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H32025280),2.5U,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0.9%)中,对产程的进程进行观察。如果没有宫缩,12小时后将水囊取出,再次对宫颈的成熟度进行评分,随后以人工进行破膜,再次给予缩宫素实施引产。
宫缩组以缩宫素实施引产:将2.5U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H32025280)加入500ml生理盐水(0.9%),经静脉实施滴注,规则性的宫缩出现后,监护,观察产程。如果6小时后仍然未见规则性的宫缩,将滴注停止,12小时后,再次展开宫颈评分。次日,再次对同样的缩宫素进行应用,最多可进行3天的使用,如果无效,停止,采用其他引产方案。
1.4 观察内容
(1)对两组宫颈成熟度实施评分,总分是10分,得分越高,则成熟程度越高。(2)对两组产程、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与记录,疼痛评分以VAS进行评定,10分是总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3)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两组宫颈成熟度评分
联合组宫颈成熟度评分是(7.35±2.12)分,宫缩组是(3.41±1.21)分,两组对比,联合组显著较高,P<0.05。
2.2 对照两组引产情况
联合组产程、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均显著比宫缩组少,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处于妊娠晚期需要引产的孕产妇而言,胎儿头部已经增大、骨骼变硬,而宫颈管尚未扩张完全,胎儿难以通过,且宫内有较多的羊水,引产时,胎盘脱模残留、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时有发生[2]。对此,传统临床上往往会以缩宫素实施引产,以促进宫缩,但缩宫素在宫颈中的分布不多,对宫颈的直接作用不大,需较长的引产时间。水囊引产主要是在子宫壁、羊膜腔之间对无菌的水囊进行放置,将适量液体注入到囊内,以对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进行促进,促使子宫收缩。同时,水囊还可对宫颈产生刺激作用,使宫颈软化,进而促进胎儿的排出。此种引产方法不会有药物副作用产生,一般不会引发强直性的宫缩[3]。我院将水囊与缩宫素联用在妊娠晚期引产中,水囊排出后,宫颈成熟度已经提升,宫口处于扩张状态,对缩宫素更加敏感[4]。此时,经静脉对缩宫素进行注射可使子宫收缩加强,使胎儿、胎盘组织能够尽早排出,使产程能够缩短。同时,此种方法还能够对子宫的复旧进行促进,使产后出血减少,对因长时间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炎症进行避免。
本次研究中,一组患者联用水囊、缩宫素实施引产,一组单用缩宫素,结果显示,联合组宫颈成熟度评分显著比宫缩组高,联合组产程、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不良事件均显著比宫缩组少,P<0.05。综上,对于妊娠晚期产妇的引产,临床上可积极对水囊、缩宫素进行联用,以促进引产效果、安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妊娠晚期引产时机及引产方式的最新循证证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4):221-223.
[2]余雪青,谭国玉.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2):4903-4905.
[3]杨芳,黄世金,龙禹,等.不同类型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62-1465.
[4]黄容弟,梁锦伦.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妊娠晚期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6-118.
论文作者:刁品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宫颈论文; 晚期论文; 宫缩论文; 评分论文; 成熟度论文; 产后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