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绿色意识的不断增强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们对建筑生态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但在实际生活中,各地区往往由于城乡规划失衡、生态意识不足和建筑观念不正等因素,从而出现建筑与环境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系统设计不合理的情形,给区域形象的打造和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营造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城乡规划视野下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该视角下的生态建筑设计探讨也就具备了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运用
1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设计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提出的符合当代城乡规划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乡建设发展以及城乡的空间布局,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是城乡规划的内容。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目前人们的生活。在进行城乡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经济、文化及政治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在发展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
1.2生态建筑设计的积极意义
从有关的数据和统计信息中可以发现,目前城市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具有一些积极意义:①通过有效地运用生态空间领域的资源,再由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缓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程度,从而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②生态建筑的设计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施工材料也是绿色无污染的,有利于改善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环境;③建设生态化建筑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压力,给人以轻松惬意的心情,自然环境和城市空间的完美结合能够呈现一种自在舒适的生活环境。另外,运用有关生态建筑的设计概念,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些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生态建筑设计概念与之前的生态设计概念有所不同,它的覆盖面较广,结合建筑施工和生态环境来促进绿色施工材料使用效率的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还要考察好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进一步分析每个区域的数据信息,有效地改进之前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使城乡规划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得到改善,较好地完成生态建筑设计工作。
2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2.1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建筑物起到连接居住者与周围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筑物在建造、使用以及维修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使得建筑物能够与周围环境达到最终的和谐,这对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生态建筑设计历练,需要注意合理布局建筑空间,有效增加建筑物的舒适度,最终使得建筑物实现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
2.2 善于因地制宜,适宜地域环境及特色的生态建筑
土地资源已成为稀缺性的重要资源,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因此,土地资源利用成为城乡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采用高层、超高层建筑等方式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时,该类建筑物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缺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缺乏和周围居民人情温暖等特征。因此,在城乡规划视野下的生态建筑设计与规划应运而生,为解决建筑和周围环境融合度不足、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开拓了新思路。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本着充分发挥周围环境效益的理念,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建筑设计方式将周围的地形地貌、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等和建筑充分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从建筑风貌、使用功能、空间交融等设计因素出发最大程度上建立适宜地域环境特色的生态建筑。
2.3 创新生态建筑观念和设计方法
城乡规划的设计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交通状况、环境问题等。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避免不良因素,在设计时如果存在不可变的因素,就要结合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使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设计的原则就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保证从材料采购阶段到工程施工都可以满足这一理念要求,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矛盾,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的设计还需要对其理念和设计方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在保证观念和方法新颖的基础上,要保证生态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其都能够达到最大化。通过对过去生态建筑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其精髓部分,在进行设计时参考这一精髓,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此保证生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均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2.4结合实际需要
从城乡规划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状况、气候环境特点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而出现一些很难改变的因素就要结合实际需求,让生态建筑工程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资源得到合理地划分和配置。如果出现矛盾则要保证和工程需求相吻合的情况下进行局部调整。
2.5实现通风遮阳光照原则
对生态建筑做设计,应该重视建筑的通风设计,通过对自然风的利用,降低经济成本,并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对三维角度、立体、平面三要素进行协调设计,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关于遮阳方面,因为夏季阳光直射而导致室温升高,影响居民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设计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应该做好遮阳的工作,通过围护结构减少阳光直射的时长,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合理控制。此外,在设计中,需要不断测试、检验,增强生态建筑的舒适度、生态性。
2.6注重人文与绿色建材
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方式,为了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真是历史文化与绿色建材的应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每个城市的发展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推移,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人文艺术、文化形体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区域所具有的人文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来讲,必须要结合当前实际居住群众的相关要求,在原有生态建筑设计方案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并融合绿色建筑材料,尽量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材料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结合当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绿色材料的浪费与消耗。另外,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认同感,结合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缓解居民的生活、工作压力,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人文环境,满足当前城市规划与生态建筑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生态建筑设计。为了有效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的结果能够达到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需要注意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飞.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
[2] 李先仪.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 [J]. 建材与装饰,2018(34).
[3] 王杰.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J]. 居舍,2018(16).
[4] 张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J]. 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5]容 琪.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4):120-121.
论文作者:岑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城乡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