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植物景观表达—以北京世园会隆庆府为例论文_王丹

中国传统文化的植物景观表达—以北京世园会隆庆府为例论文_王丹

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植物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挖掘植物文化,找出植物、文化与场地的关系,生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赋予项目精神层面的意义。本文从园林植物的文化渊源、内涵及植物文化的景观表达三个方面入手,并以作者实际操作的项目为案例,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植物景观表达方法。

关键词:植物文化;植物搭配;景观设计

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内涵,将其进行归纳总结,在景观设计中加以表达,就能赋予项目更多精神层面的意义。

1.园林植物的文化渊源

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渊源。在文学、绘画、书法、宗教等领域,都能发现植物的踪影,就如荷花,或许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或者是张大千笔下的泼墨荷花画;或者是观音菩萨坐下的莲花座。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植物文化不胜枚举,它们经常被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创造出有文化共鸣的意境。

2.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2.1植物个体文化

植物的个体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植物名称、颜色、形态、生长特性等来体现的。在名称方面,柿树因与“事”字谐音,寓意“事事如意”;“玉堂富贵”的美好寓意一般通过白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植物体现。在形态方面,多花、多籽、多果实的植物石榴、柿树等,预示着丰收、家族兴旺的文化特征。在生长特性方面,松和竹都能在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的区域良好生长,且生命周期长性,体现了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在庭院景观设计中加以应用,可以营造出轻松自然、舒适安静的空间氛围,充分展示出庭院主人的优秀品格。“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中,无论是色彩形态方面,还是生长特性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歌颂和赞美的诗句不胜枚举,应用在园林中也相当普遍。

2.2植物组合文化

植物组合文化内涵是通过配置不同植物品种,展现其群体美,诠释较个体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季常绿的青松,经冬不凋的翠竹及独傲风雪的红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是坚毅品格的象征。将其组合设计于庭院中,既能烘托出良好的环境气氛,又能表现庭院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自己理想品格和更高精神追求的物质化体现。四君子“梅、兰、竹、菊”也经常组合在一起用于庭院景观设计中。

2.3植物衍生文化

植物衍生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宗教、民俗与意境等方面。许多植物与宗教文化颇有渊源,如荷花,荷花已俨然成为佛教的标志,如佛祖的基座一般也是莲花状。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植物石榴、柿树、葡萄及紫藤等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非常普遍,这些植物品种在丰富其自身植物文化内涵的同时,更提升了景观空间的整体文化意境及空间价值。在植物文化意境方面,主要是挖掘植物与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关系,营造诗画般的意境,留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3.植物文化的景观表达

3.1注重植物的个体文化特征,选择适合地域和场地的树种。

在植物选择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地域性,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并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骨干树,为达到预期植物景观效果,可少量引进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外来植物,呼应场地文化特质。

充分考虑具体的场地空间,选择与场地相配的植物。庭院多数面积不大,设计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一般一个庭院以一棵树为主景树,故主景树的品质和文化内涵都非常重要。挖掘植物个体的文化特征,从名称上的谐音,色彩形态上的优美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匹配环境,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出现过的场景,打造能与人共鸣的植物景观空间。

3.2注重植物的组合文化特质,营造能与人共鸣的植物景观空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植物组合都寓意深刻。如前面提到的“岁寒三友”、“四君子”等,将这些植物进行合理配植,融合它们各自的优秀文化特质,组合出全新的文化寓意,赋予契合场地属性的文化特征。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利用经典的植物组合种植来展现植物文化内涵的情况极为普遍,它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充分诠释场地文化意境,展现植物文化的精髓,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引起场地参与者的文化共鸣。

3.3注重植物的衍生文化特质,挖掘民俗、宗教特色,升华意境。

在设计初期,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和宗教特色,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植物品种,营造出地域景观特色。就如我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四川遂宁世界荷花博览园,由于当地浓郁的观音文化背景,就选用了与观音文化颇有渊源的荷花为主题。

植物景观意境创造中,多与诗画相关,单说荷花,就不胜枚举,如《荷塘月色》、“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4.案例分析

我司有幸参加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接待中心隆庆府的设计和施工,在隆庆府的庭院景观设计中,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于植物景观表达中。

4.1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北京世园会重要的接待中心。以“立乡土之境界,传东方之精神!”为设计理念。旨在营造“东方御花园”。所以挖掘东方传统植物文化精髓,用于景观设计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植物文化的景观表达

呼应不同区域的建筑特色和功能,景观分成了三个区礼、画、诗。画通过山水四境体现,礼通过礼序三庭体现,诗通过文人六苑体现。根据各分区特色挖掘植物文化,体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4.2.1山水四境

以四大名石及植物四君子入意,打造独特庭院意境。植物与景石结合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寓意人生顺逆悲喜,相互交替。

4.2.1.1行到水落(竹境)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小型景观湖周边散置英石,跌水瀑布,竹影斑驳,营造出青竹碧峰的景观氛围,充分展现高风亮节的竹境。

4.2.1.2坐看云起(梅境)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在两侧观景走廊所夹区域内,以白色砾石为底,灵璧石石与红梅有机结合,表达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梅境。

4.2.1.3松石泉流(兰境)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太湖石与兰花结合,并配上造型五针松,营造优雅舒适、婀娜多姿的兰境。

4.2.1.4昆石静观(菊境)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陈列架上摆放菊花盆景和昆石盆景,昆石咏菊,营造静谧舒适、秋花烂漫的菊境。

4.2.2礼序三庭

府门之上,承启东方人居礼序。中国传统建筑讲究一重门一重礼,结合建筑,礼序三庭与岁寒三友植物“松、竹、梅”有机结合。

4.2.2.1青松迎宾(松)

前庭以造型松为特色,主要注重植物与建筑的呼应。松的坚毅挺拔正好烘托出古建筑的宏伟壮丽,展示出中国高水平建筑文化和园艺文化。

4.2.2.2庭院深深(竹)

中庭结合庭院巷子,以竹为特色。竹的刚正不阿正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气节,不畏强权,知难而上,勇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种坚持做自己。

4.2.2.3云台高望(梅)

后庭以红梅为特色,充分展现红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质。红梅的虬枝与建筑、景石结合,在青砖瓦黛的映衬下,越发具有中国韵味。

4.2.3文人六苑

文人常在诗词中用一石一木、一花一草来表达自己的真性情,从而使花木草石原来的意义得到了拓展和升华,成为品格的象征和隐喻。在景观设计中巧用诗词赋予植物的含义,就能打造出不一样的意境。以诗为媒的文人六院根据各院的特色及空间布局,对应选择了相应的植物。

4.2.3.1闲舒苑(荷花)

选择了圣洁的荷花为特色植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文化特质烘托出此处庭院的舒适雅致,激发起居住者的闲情逸致。

4.2.3.2文涛苑(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渊源,曾于武则天展示过自己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坚贞性格。其花大色艳、形美香浓的外在特质和坚贞不屈的文化内涵,必将使该庭院受到更多文人墨客的青睐。

4.2.3.3逸枫苑(五角枫)

舒适安逸的景观小空间中,点植姿态飘逸的五角枫。“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枫树生动诠释了生命的活力与纯美,即使是在秋风瑟瑟的季节,也给人积极向上的希望。这真是枫树的文化内涵所在。

4.2.3.4雅香斋(兰花)

清新优雅的兰花,最契合雅香斋的气质。“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兰花高洁、典雅的文化内涵,烘托出整个庭院景观的舒适优雅。

4.2.3.5幽香苑(月季)

选择了北京市花月季为特色植物。“月季直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月季的优雅与幽香,色香俱全,营造沁人心脾的小环境。

4.2.3.6静心苑(五针松)

静心苑,静心修养之地,以五针松为特色。“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松下的静心冥想空间,让人可以放下一切烦劳和不快,如松般健康长寿,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启翔.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一)—人类关于花卉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园林.2001,(1)

[2] 孙迪.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3] 任栩辉,叶彬彬,刘青林.植物文化及其在文化建园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15,12(1)

[4] 陈俊愉.中国梅花品种图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中国传统文化的植物景观表达—以北京世园会隆庆府为例论文_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