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艳[1]2010年在《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文中提出《聊斋志异》问世后,有清一代,对其评点者近20家。但这笔丰富的文献资料,上世纪80年代以来,始有研究者论及,至今(截止2008年底)论文仅50余篇。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聊斋志异》评点文本的个案研究,研究视角则大多是文学理论。将清代《聊斋志异》评点作为整体进行综合研究,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尚属首次。文章在大量评点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聊斋志异》原文,以传统文章学为中心,从零碎的评点文字中探索评点家的理论框架,力求重新认识其当代价值。论文对近叁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讨论评点家对《聊斋志异》功能的认识;接着研究评点家对《聊斋志异》语言特色的发掘;第四章讨论评点家对《聊斋志异》文法技巧的分析;最后部分讨论《聊斋志异》评点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李苗苗[2]2013年在《王士祯、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欲在比较中还原《聊斋志异》王士祯评语、但明伦评语的各自特点和价值,并以此作为对清代小说批评和小说理论发展演进情况的追踪。全文论述从以下叁个层面展开:首先,在接受层,比较王士祯、但明伦对《聊斋志异》的理解和定位,还原两家评点整体风貌。其次,在方法层,比较王士祯、但明伦各自文学批评方法和批评旨趣,还原两家评点细部特征。最后,在价值层,比较两家评点各自影响,还原两家评点的价值体系。经比较,发现王士祯秉承以诗境为核心的诗性传统,对小说文体特征缺乏认识。其批语虽具有外在传播价值,却在旨趣上继续沿袭传统诗论的路子。相比之下,但明伦从文章学角度出发,所做评点更加切合小说文体特征,同时关注到文言小说叙事结构和技巧的理论总结,代表了清代晚期小说理论和批评的“觉醒”。
杨广敏, 张学艳[3]2009年在《近叁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有所推进。
赵阳阳[4]2013年在《论《聊斋志异》“冯评”的个性色彩与历史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评点也使我国数百年的小说评点经验和传统得到延续和发展。冯镇峦作为《聊斋志异》十多家评点者之一,对后世的文言小说创作和文言小说批评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当时长篇白话小说的盛行,以及冯镇峦自身地位等多重原因,却被多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者所忽视。对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中所显现出来的鲜明个性色彩,并将其放入中国古典小说评点史的历史长河中予以准确定位。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以外,共有叁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的评点形式和基本观点进行梳理,使人们对冯镇峦的评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从冯镇峦的评点语言、结构意识、评点方法、评点视角、批评意识这五个方面,分析其评点中所体现出的个性色彩,即具有简洁形象的评点语言、着眼整体的整体意识、比较的批评方法、对评点群体的独特认识与要求、自觉的批评意识。第叁部分主要将冯镇峦与《聊斋志异》的另外叁位评点者:王士祯、何守奇、但明伦做对比,以揭示其评点的独特之所在。在此基础上,还将冯镇峦的评点放入中国古典小说评点史中,从小说评点形式、人物形象塑造、“文”与“事”的关系、作家的创作思维、小说技法等方面,与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的小说评点理论一一比较,以分析其在小说评点理论上的继承与发展,并阐明冯镇峦的评点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批评史中的地位。总之,在众多《聊斋志异》评点家当中,冯镇峦地位仅次于但明伦,排在第二位。在中国小说评点史上,也不能与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这些一流评点家比肩而立。然他毕竟是运用长篇白话小说理论评点文言短篇小说的第一人,其评点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色彩,且对后世《聊斋志异》评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而其研究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董玉洪[5]2002年在《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文中提出《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书后引起了评点家们的普遍关注和评点热情。据统计,清代《聊斋志异》评点者有十六人之多,同时,其评点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对所见《聊斋志异》的评点作一较全面的研究。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聊斋志异》评点勃兴的文化背景及原因。作者介绍了清代《聊斋志异》的广泛传播,指出是小说评点形式的成熟和 《聊斋》本身批判现实和崇尚真情的题材魅力共同促成了该书评点的勃兴。 第二部分分别对清代《聊斋志异》诸家评点作一概括性评介。 在第叁部分,作者对《聊斋》评点的理论价值加以研究,总结了评点者对小说情节、结构、叙事方法和语言运用等问题提出的有价值的理论。 第四部分主要阐析了诸家评点的批评价值。指出评点者们对此书进行了既全面又细致的批评,在批评中表达了对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和对《聊斋》主题的赞同,以及对其艺术特色的欣赏,具有一定的批评价值。 通过对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的分析,作者指出:由于文体的差异,《聊斋》的评点不及《红楼梦》等长篇小说的评点那样系统,但是,《聊斋》的评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小说批评理论,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陈辉[6]2016年在《《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传播接受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翘楚之作,综合考察现有对两部作品的研究情况,传播与接受的比较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以《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两部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的异同,并分析背后的原因。本文将主体内容分为了四个部分:传播期待、传播动因、传播方式及传播概况、社会评价及接受。第一部分是传播期待,通过作者小说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到蒲松龄与纪昀都有一定的传播期待;从作者创作动机的比较上看,可分析出纪昀的传播期待高于蒲松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作品的传播动因。首先是文学价值,在清代评价体系里,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体现虽各有侧重,但都促进了作品传播。其次是商业价值,相较《聊斋志异》而言,纪昀的身份地位为《阅微草堂笔记》的商业价值加分不少。最后是政治因素,劝善惩恶这一主题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有一定的体现,符合清代统治阶层的口味,对两部作品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作品的传播方式及概况。首先是借阅传抄,在创作过程中, 《聊斋志异》主要是亲友之间的传抄, 《阅微草堂笔记》则以抄胥抄录为主;作品成型后, 《聊斋志异》的抄本较多,而《阅微草堂笔记》则尚在创作中就被书商私自刊刻,故抄本较少。其次是刊刻出版,本文将刊刻时间分为清代、民国以及建国后,分别探讨了各个时段的刊刻情况,并通过数量的比较,分析出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最后是影视戏曲改编,无论是戏曲还是新时期的影视作品, 《聊斋志异》的改编数量都要多于《阅微草堂笔记》。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作品的社会评价及接受情况。首先是正文评点,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评点数量、涵盖面及质量的比较,可以看到《聊斋志异》比《阅微草堂笔记》更受评点者的青睐。其次是作品评价,具体体现在序跋和着述里。序跋部分的评价主要以赞扬为主,着述中的评价则随时代变化有所不同。最后在仿作的比较上, 《聊斋志异》同样更受后世文人青睐。
张文[7]2005年在《《聊斋志异》之“但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聊斋志异》的“但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笔者对《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的价值作了客观冷静的分析,指出学术界对《聊斋》评点的研究(包括对但评的研究)经历了从相对冷落到日趋升温的发展过程。接着重点对但评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厘定,把其分为两个时期:方兴未艾期——上世纪80 年代的但评研究,和深入发展期——上世纪90 年代到现在的但评研究,并对每个时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总的来说,这些评论多有创见,但缺乏系统阐释和更深挖掘。第二部分,基于“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论文对但明伦的生平及其着作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但明伦37 岁步入仕途,宦海沉浮,命运坎坷,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为界,一生可以分为叁个时期。前期但明伦是一个为民着想,深受百姓拥护的清官,但是在中期和晚期却两次施行贿敌之计,一次是贿赂英军,一次是贿赂太平军,以致“令名不终”,在腐败的风气中逐渐被同化成一个没有爱民之心的糊涂虫。笔者结合清朝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大量史料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考证,找出了但明伦的行动根源。同时笔者结合但明伦的仕途经历,对其着述进行了一番研究,简要分析了他的十五首五言诗、两卷《诒谋随笔》和他对《聊斋志异》的评点。第叁部分,从评点形态、评点视角、评点语言叁个方面对但评的评点风格作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在评点形态上,但评形态比较多样化,眉批、夹批(也称旁批)、篇后总评是其评点的叁大形式特色,且总评常发为宏论,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社会的艺术的批评,是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批评形态。在评点视角上,但明伦主要就作品内容和作品艺术这两大方面进行评点。在对作品内容的阐释上,但明伦又从爱国忧民的深层角度,从佛教因果和儒家伦理相结合的角度评判作品思想,挖掘作品主旨;在对作品艺术的理解上,但评总结了很多为文之法,如“转字诀”、“蓄字诀”、反逼法、双提法等等,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在评点语言上,笔者对最能代表但氏语言风格的披文入情、语带禅机、幽默风趣这叁大特色作了重点论述,显示出但评语言和小说文本一起获得不朽生命力的根柢所在。第四部分,从但明伦芜杂零碎的评点中归纳其叙事理论,指出但明伦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
吴瑞涛[8]2008年在《《聊斋志异》的评点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出现了成就卓异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创作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其创作及其之后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开始了对它的接受。小说评点作为最传统最重要的接受方式之一,是接受者阅读感受、阅读心得和对作品评价等广泛的读后感的纪录,是接受者阅读态度和文学观点最直接、最细致的体现,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聊斋志异》评点的接受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中的小说理论,领会不同时代的文学精神,了解在《聊斋志异》纵向传播的过程中不同的读者对《聊斋志异》的不同态度,以及在读者的参与和关照下不断涌现出的新的意义。但是《聊斋志异》评点的研究一直落后于《水浒传》、《红楼梦》等名着,现有的对《聊斋志异》评点的研究也不全面,不系统,且更多的是从传统的小说研究角度入手,进行探讨。本文试从接受学角度,系统分析评点者的接受特点,具体分析评点者的接受原因,以把握《聊斋志异》的接受轨迹。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清代《聊斋志异》评点接受情况概述。本章第一部分,将对小说评点情况作一概述。评点是一种出现于唐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学批评形式,到明清时期,小说评点大兴于世,出现了金圣叹、李卓吾、张竹坡等着名的评点家,而《聊斋志异》的评点也成为清代小说评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对《聊斋志异》的评点作出概述。除了乡民俗人的无名之语,流传下来的接受痕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蒲松龄在世时或去世后的一些评论,主要表现为蒲松龄亲朋好友的言论和一些较为零散而随意的序跋、题记等,比如高珩、唐梦赉、余集等人的评论,另一类则是文人的专业评点,如王士稹、方舒岩、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等人所作的评点。在此将着重对蒲松龄亲朋好友的言论以及序跋、题记等作出分析。第二章,王士禛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本章首先阐述了一下蒲松龄与王士禛的交往情况,之后对王士禛《聊斋志异》的接受特点作出归纳,最后,对接受特点出现的原因作出分析。蒲松龄一生坎坷,与王士禛地位迥异,但因缘际会下,二人成了文字之交,王士禛更对《聊斋志异》从内容、思想、人物形象、形式等方面作了评点,虽有少许微词,但总体上还是对《聊斋志异》持肯定态度。之所以会如此,与王士禛的诗学思想、文学观念和身份地位是分不开的。第叁章,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本章第一部分写冯镇峦对《聊斋志异》接受的特点,第二部分写冯镇峦接受特点形成的原因。冯镇峦对《聊斋志异》文法的解释归纳,对小说虚构的把握,对“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的人物塑造方法的肯定,以及“比附经史”评点方法的运用,都体现出了一个专业评点者的水准。而所有这一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清代的崇尚古文之风,与明清白话小说评点理论,与他对小说文体的正确认识息息相关的。第四章,但明伦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本章首先对但明伦生平作了简要地梳理,其次,对但明伦《聊斋志异》的接受作了分析归纳,最后就接受特点的形成原因作出分析。但明伦同冯镇峦一样,对艺术形象塑造、思想内容、小说虚构的认识,对《聊斋志异》的文法方面都作出了比较专业性的分析。但明伦的经历、清代的经世致用之风、尚古文之风等因素,都对他期待视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芸[9]2010年在《《聊斋志异》评点中的民俗内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以来,《聊斋志异》的研究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然而,在其中的一些方面,却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可供进一步探究,其中就包括关于《聊斋志异》评点的研究。随着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清代小说评点的价值,在某些特定的相关领域,前人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和资料。首先,是对评点者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地位有了足够的认识,其次,对《聊斋志异》的评点也进行了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和研究,包括对重要的几家评点进行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对其在文学批评上的价值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目前对于《聊斋志异》评点的研究更多是以文学批评理论和思想内容两方面为主导,而从民俗角度审视评点内容、或是涉及评点者民俗观念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基本上还是空白。正是基于小说本身丰富的民俗内涵,本文认为以民间文化和民俗心理为切入点,对《聊斋志异》评点进行民俗意义上的细致研究,也是有着它的重要价值的。全文共分叁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概况及对其自身民俗特质的分析,为开展本文接下去的论证提供前提基础性信息;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聊斋志异》评点对小说文本和作者思想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关注及具体表现,主要从评点中对于《聊斋志异》民俗文化方面的分析评价、评点者针对《聊斋志异》中特定民俗现象而在评点中所表现出的具体民俗心理,以及评点者对《聊斋志异》艺术手法方面与民间文艺之间关系的揭示和评价叁个方面进行深入展开;最后一部分是对《聊斋志异》评点自身独立的民俗文化因素及价值的分析,兼顾评点与文本之间关系及文本独立民俗文化价值两个方面。本文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聊斋志异》评点,以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民俗内涵和民俗价值为基础,观照评点中涉及的民俗内容以及评点者的民俗心理,从而更进一步透视《聊斋志异》评点的民俗意义,乃至对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整体研究贡献一个新的视角。
宋华伟[10]2008年在《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文中提出引论《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耗尽半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聊斋志异》国内外的批评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聊斋志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蒲松龄出生在明清政权更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这是蒲松龄选取志怪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时代原因。齐文化的影响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另外,蒲松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久困科场的孤愤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另一推动力量。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杰作的出现。《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从它的创作成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蒲松龄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在自觉的展开着与读者的对话,听取读者们关于作品的信息反馈,获得由读者直接提供的创作素材,并且从读者的欣赏肯定中获得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聊斋志异》正是由蒲松龄和读者们、普通群众们共同创作而成的。第二章《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从《聊斋志异》创作初步完成至“五四”以前是《聊斋志异》的古典接受阶段。这个阶段里,《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区域性接受发展为全国性接受的过程,《聊斋志异》逐渐成为了一部中国文学名着。乾隆叁十一年(1766)赵起杲、鲍廷博编印的青柯亭刻本十六卷《聊斋志异》是目前可考最早的一个《聊斋志异》印刷版本,它的出现标志着《聊斋志异》迈出了走向全国性接受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聊斋志异》接受视角,如以冯镇峦、但名伦的评点为代表的审美视角、以纪晓岚为代表的官方视角、作家创作中的接受和聊斋戏中反映出的民间接受等。它们都是清代《聊斋志异》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叁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五四”文学革命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聊斋志异》接受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从“五四”时期开始,《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进入了现代接受阶段。从“五四”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中,《聊斋志异》的国内接受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情况,前后相继地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科学的接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地位的定位,以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接受等等。第四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本章主要考察从建国初至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前这个阶段的《聊斋志异》接受情况。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以及《蒲松龄集》和《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等作品整理着作使《聊斋志异》的接受对象得到了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接受中蔚为大观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建国初的文学史着作和《聊斋志异》论着中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新的成绩。“文革”中出现了极“左”的纯政治化的接受,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全盘否定。直到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才拨乱反正,纠正了这种极“左”的接受。第五章《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新时期伊始出现的《画皮》热现象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时期的《聊斋志异》作品整理工作集以往之大成,使《聊斋志异》接受对象不断地得到完善。新时期的《聊斋志异》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多个接受维度,它们共同推动《聊斋志异》接受跨入多方位、多层次接受的新阶段。第六章《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聊斋志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正是世界各国的读者对其展开接受的过程。从18世纪中期开始,《聊斋志异》就流传到了其他国度,出现了其他国家、民族读者的阅读接受,而且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影响。19世纪末以来,国外的聊斋学研究出现并持续发展。二战后国外聊斋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不同国家的接受者在阅读与接受《聊斋志异》时总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文化视野出发的,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接受现象。结语该部分对《聊斋志异》以往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在新时期以来百花齐放的良好文艺发展态势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和中外对话交流的时代潮流当中,《聊斋志异》的接受与批评必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往《聊斋志异》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系统的理论参照来展开接受角度的《聊斋志异》研究。论文认为,《聊斋志异》诞生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之中。论文还在对《聊斋志异》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的吸取了域外的《聊斋志异》研究成果,引用和参考了很多外文资料来展开论文的研究和论证。以上都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聊斋志异》的接受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养方能给以深刻的把握。由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论文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研究[D]. 张学艳. 集美大学. 2010
[2]. 王士祯、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比较[D]. 李苗苗.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
[3]. 近叁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J]. 杨广敏, 张学艳. 蒲松龄研究. 2009
[4]. 论《聊斋志异》“冯评”的个性色彩与历史地位[D]. 赵阳阳. 湖北师范学院. 2013
[5]. 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研究[D]. 董玉洪. 安徽大学. 2002
[6].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传播接受比较[D]. 陈辉.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7]. 《聊斋志异》之“但评”研究[D]. 张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8]. 《聊斋志异》的评点接受研究[D]. 吴瑞涛. 山东大学. 2008
[9]. 《聊斋志异》评点中的民俗内涵研究[D]. 张芸.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 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 宋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