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中医医院 8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工作中引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为50例占62.5%,感染患者中感染 上 呼吸道感染占75%,其次为泌尿道占18.75%;感染细菌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假单胞菌、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链球,念珠菌。结论:护理工作过程中 性感染,因此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对各个环节进行彻底消毒,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感染;护理;假单细胞;呼吸道
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和患者接触的机会较多,工作中一旦疏忽,容易将致病菌传染给患者,造成交叉感染[1]。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均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36.5岁。
1.2 方法
统计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感染原因、病原菌等信息。
2 结果
80例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为62.5%,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呼吸道占75%,其次为泌尿道占18.75%,见附表1。
3 讨论
患者在医院容易发生感染,其中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机会较多,工作中一旦疏忽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
根据我们的经验以下一些途径容易引发感染:第一,注射药物准备阶段。部分护理人员在加药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容易引入外源性污染物[3]。第二,入侵行操作。在抢救危重患者时,经常用到吸痰、气管插管、导尿和留 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如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容易引发呼吸道、尿路感染 气湿氧化瓶。氧气瓶是临床常用设备,如果许多患者公用湿化瓶但是消毒 引发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第四,医疗器械设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疗设备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传统消毒灭绝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灭菌要求 感染都有医疗器械污染造成[3]。第五,护理人员手卫生。护理人员手上 造成交叉感染。第六,医院消毒液不合格。医院消毒液如果存在质量问题 达到灭菌目的[4]。
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呼吸道患者中老年人群居多,可能和老年人基础 低下,抵抗力减弱有关。呼吸道和泌尿道是感染较多的部位,呼吸道侵入 伤器官粘膜、病原微生物容易定植器官、支气管,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 率,还可能和氧气湿化瓶、导尿装置的污染有关。假单胞菌的感染率较高, 有较高的耐药性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在吸氧、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注射加药、导尿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第二,对所有使用后的物品、器械 消毒处理。对使用后的仪器、设备要用消毒剂擦拭侵泡,侵泡要用蒸馏水 晾干后备用。对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进行清洁消毒,第三, 毒剂。消毒剂浓度要达标,应该根据污染程度配制合理浓度的消毒液,如果 严重及特殊感染要加大剂量,延长消毒时间或进行多次消毒。第四,严格执行 员手卫生规范,护理人员要养成卫生洗手的良好习惯,在每次接触不同患者 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污染物前后都要认真洗手[5]。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引发医源性感染,因此要严格遵守无菌 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对各个环节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降低感染的 。
参考文献:
[1] 胡鹏,临床路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研究[D]南京 医学,2012,11(09):12—13
[2] 白艳玲,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D], 学,2012,21(12):114
[3] 付燕,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效果评价研究[D], 学,2013,10(07):22—23
[4] 马建中,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D],山东大学(08):45—46
[5] 王金艳,张李明,王金平,浅谈护理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D], 医学,2013,22(10):4613.
论文作者:莫国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消毒液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院论文; 统计分析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