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论文

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论文

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

代新华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0)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文化词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不能仅凭字面意义来领会,而是要充分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才能明确其特定含义。

[关 键 词] 文化词;民族心理;语言

一、文化词的产生

语言处在人与世界之间,人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的环境。每个民族都会把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看法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每一种语言里都表现出了一个民族在自己生活方式下对生活环境的理解,这种对生活环境理解的表达又可以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这就使表达反映出人们的意识。每种语言表达都是一个民族世界观、价值观的再现,这使语言成为一个民族思想的外显,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理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表现也通过这个民族的语言来表达。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语言也出现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一个民族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词语来表现,这就使词汇与社会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社会文化现状的需要产生文化词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与社会文化联系最直接、最敏感的部分。社会的生产和发展、社会的任何变动都会在词汇中留下自己的轨迹。

1.宗教和祭礼方面的词汇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图腾崇拜,如“玄鸟”,玄鸟是商族的图腾 。

在宗教和祭礼上有图腾崇拜,如“玄鸟”;有祖先崇拜,如“福”“岁”“御”“帝”“告”“求”“祝”;有神的崇拜,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土地,诸神一体化。这些事物都被视作神的使臣而得到祭祀。

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最容易产生联想。当一种实物在人们的想象中产生文化内涵,那么这种实物就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这种联想意义与词语所指实物本身的属性特征有时并无联系。例如颜色词“黄”,王充《论衡·符验》说:“黄为土色。”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由于生活环境和农业社会生产现实便产生对土地颜色黄的崇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以五方配五色,黄配中央土,于是黄色便成为地位独尊的颜色。到了唐朝,封建制度日趋成熟,与此相应,对颜色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区别便作了明确的严格规定。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从此,黄色便被确定为皇帝专用的颜色,这就是黄颜色政治化文化内涵出现的原因。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传到极大冲击,这就要求关注点从教育的质量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和智慧的培养,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外,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与日俱增,教学对象复杂性与多变性,这无形之中也要求教师审思自身的内涵。教师的内涵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接受“道”、掌握“业”和能“疑”,这才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结果。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教师自身能力的建设、教师内涵的建构与丰富、教师专业发展。

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新词语不断涌现。

最高统治者自称“一人”“余一人”。其下的官名有数十种。文官有:卿事、大史、大史寮、六史、四史、三史、御史、西史、女史、臣、多臣、小臣。武官有:多马、多亚、射卫。

例1:I do believe this is a critical need for Americans. I do believe that we can have in this country a health care system for everyone.(认知)

军队有:师、旅、族。统帅军队的有:王、妇、子、侯、伯、牧、马、射、卫等。

后来在东铁列车上,她又看到他,啜着牛奶,看一份报纸。仔细看他,竟觉得面熟,再看依然面熟。她鼓起勇气问:请问你是秉隆先生么?

反映了低下的人身地位,阶级关系尖锐冲突的社会现实。

3.农耕社会词汇

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词汇的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经济用语。如向外型、特区、保税、利改税、个体户、创汇、开发区、外资企业等。大量体育专业词汇进入生活用语,则是体育事业发达的标志。如“短平快产品”“当代二传手”“打时间差”“遭到国外同行的集体拦网”“黄牌”“红牌”“黑哨”。90 年代中后期的企业改革,在追求企业改制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中,这样的词语使用了几年。直到国家开始明确提出要和国际接轨,不搞隐性失业,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这些词才慢慢退隐,如“下岗”“待业”“离岗”“休岗”“脱岗”“退岗”等。

很多词后来都演化成了汉语的基本词、常用词。

据研究,酷刑八种:蹂躏、捆缚、囹圄、肉刑、火刑、陷人以祭、砍头以祭、剖腹刳肠之刑。

(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政治方面,有两种词汇比较发达,一是职官军队,一是刑法。这都是为了满足统治的需要。

1.工业化词汇

也有着眼于事物的局部(或某个方面)的特征,对事物的自然属性作单方面特定概括的。例如“兰”,花香袭人是它一个方面的特征,以此为象并进而赋予它华美、绚烂的意义,这就是由“兰”的一个特定特征所形成的联想意义,“兰室”(芳香高雅的居室)、“兰时”(美好的时光)、“兰章”(华美的文章)、“兰襟”(华美的服饰)都是从联想意义的角度来使用的。

2.20 世纪改革开放词汇

金属类词语在《说文》中共有197 个,金、银、镣、铅、锡、鈏、铜、镜、钱等。纺织类词语在《说文》中共有248 个,糸、纲、缫、繀、经、纬、综、织、绪、纯、绡、结、縎、缔、缚、绷、絿等。

词语是语言系统中与社会文化联系最直接、最敏感的部分。社会的生产和发展,社会的任何变动都会在词语中留下自己的轨迹。

二、文化词的民族心理

汉语词语的特定文化含义和色彩是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某些修辞手段的运用,由词义的临时性功能而逐步转移固定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的心理在联想活动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把这种直接意义之外的特定意义称为联想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观察事物的心理和方法,因而形成特殊的思维联想方式,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传统、不同的思维联想方式决定了各民族词语联想意义的不同含义和色彩,汉语词语产生特定联想意义的方式反映出汉民族的民族心理。

(一)从事物的自然属性引入联想

事物的自然属性是引入联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自然属性的认识又往往受民族生存的环境、社会生活和民族的伦理、审美价值的制约。例如“竹”,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被视为贤人君子的象征,对竹“高洁”特质的联想来源于中国人对竹子的观察。白居易《养竹记》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竹子就这样由于它的坚固、挺直、空心、有竹节而使人们产生了联想,给它一些美好的品质,使它符合人们的审美,独特的文化观由此出现。竹子代表着中国文化伦理道德美的特质,表现了汉民族理想德行和风度的文化意象,于是,词语“竹”便有“高洁”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

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在语言中留下它的足迹,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大量与此有关的词语也在汉语中出现了,如轮船、汽车、火车、电灯、银行、机械、工厂等。

用典者所要表达的典义是一样的,但为了符合不同诗文创作语境的需要,就会创造出具有同义关系的多个典面。例如:

“瓜”,藤蔓绵延、结果累累是这种植物的特点之一,以此为象征,寓子孙繁盛之义。《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便是以瓜的这个特点作比来叙说周民的繁衍发祥。词语“瓜绵”的“瓜”用的就是“子孙众盛”的联想意义。

从事物的某一特点可以转而形成联想意义,汉民族捕捉事物的自然属性,有的着眼于事物的相互关系。例如比翼鸟,《博物志余》:“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因此,取以喻和美的夫妇,也用以喻亲善的朋友。连理枝、并蒂莲、鸳鸯等都是以其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升华为文化意象而构成联想意义的。

IoT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都是以密码学为基础的,而当前安全密钥的创建与分发都是过度依赖集中式的基础设施,而这类设施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成为威胁IoT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密钥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保障系统密钥的安全,为IoT密钥的创建、管理和分发提供鲁棒性更强、容错率更高的安全保障。

(二)从社会生活引入联想

2.社会政治词汇

那一道道钢铁的节足,构成了一层层坚厚的骨架,相互支撑盘裹,将敌人牢牢护在中心,直径比自己的身高还要长。自己的天葬刀纵然锋利,亦无法斩断这厚厚的钢筋铁骨。那些外围的利刃,借着棘球的前冲旋转之劲,拥有了撕碎一切的霸道力量,人力绝无法抵抗。

在进行农产品创新之后,农家乐也是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首先,农家乐的出现不仅给农民增添了收入,也是这一产业中的基本特征,也是在旅游业当中农民参与现代化利益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贫富差距减少,但是在这之间对农家乐也需要创新,农家乐可以与旅游业更好的结合,实现第一、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更多的是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会损害了环境上的利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阴阳五行说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以后逐步形成了一派神学的势力,这种神学与封建政治关系极为密切,他们在神秘主义的帷幕下组成一个复杂的信仰体系。为了宣传说教的方便,他们常常把一些事物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赋以神学政治信仰体系的联想意义。例如“桃”,桃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现实生活中,除花艳果甜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神学政治把它拉入自己设立的系统,说它是天上的星宿所化(《春秋运斗枢》),有神异。《太平御览》引《典术》说它能“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厌邪气。”用桃木做的厌(ya 阴平韵)胜工具中,有一种叫“桃符”,在中国文化中很有影响。所谓桃符,是在桃木版上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放于门旁的一种厌胜工具。五代后蜀时,开始在桃木版上改写联语,后又改用纸写。这就是王安石《元旦》所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桃”在神学政治信仰体系中的制鬼辟邪功能使它带上神奇的联想意义。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有其一般的共同性,也有其特殊的个性。反映民族文化独特个性的词语被称为文化词。文化词与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在语言中也随处可见。

三、文化词义产生的方法

词义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主观反映,是语言对客观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因此,一个词就与它记载的文化事实有了密切的联系。文化词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包括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

(一)引申法

一个词产生的时候往往是单义的。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词往往在单义词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多义词。多义词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普遍联系,人们对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有着多方面的认识。由此联想引申而产生新义的方法。

如“老”指年纪大。常常说人老了。人们在此基础上赋予“老”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意思。如老厂。然后引申出陈旧的、原来的义项。如老毛病、老地方。

(二)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通过比喻产生新义的方法。如“掉队”是指结队行走时落在队伍的后面。后来比喻落在客观形势的后面。“酝酿”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后比喻做准备工作。

从以上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股票支付和非股票支付方式、混合支付和非混合支付下并购绩效的均值有显著差异,但是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下并购绩效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下面用混合截面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6) 变更频度:Native程序很难实现在线更新,应用变更越频繁,越倾向选择能在线更新的开发模式,甚至是Web方式。

词义通过文化结构稳定下来,人的文化行为会影响词义的对应关系。在特定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产生的词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四、小结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郭、邦、三元里、李庄、永安这些词反映了古代农耕文化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心态,认识这些文化词对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大有帮助,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减贫事业逐渐兴起:1990年,国际发展委员会确立了“千年发展目标”,其中第一项就明确提出到2015年前,使生活在绝对贫困中(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口数量减半;1995年,联合国召开“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会议上集中讨论“全球消除贫困、社会融洽和促进发展”问题。[16]这意味着全球贫困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同年7月,世界银行与中国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最贫困的35个贫困县合作实施“扶贫贷款项目”,树立了国际合作扶贫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3]赵明.现代汉语文化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中图分类号] H0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210-02

作者简介: 代新华(1971—),女,汉族,新疆人,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石河子大学,研究方向:双语教育、文化研究。

◎编辑 马燕萍

标签:;  ;  ;  ;  

论文化词表现出的民族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