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_苏 冰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_苏 冰

苏 冰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110005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中特别强调: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自身拥有了积极的能量、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快速提高。在这快节奏、高竞争和高压力的环境下,教育的环境也硝烟四起。曾几何时,人们看到了“教师有偿补课”、“教师体罚学生”、“是谁把我们的孩子逼成了‘陈胜、吴广’”、“救救教师,就是救救孩子,就是救救中国”等等诸多文章,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首先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着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家长期望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职称评定、实行淘汰的聘任制、学校奖金条例等多重压力。其次,教师所担负的角色也不断变化,如在社会文化中教师要扮演促进文化革新的角色,在学校中要扮演以学生利益为前提献身教育事业、信守教育理想的角色,对于学生要扮演学习的发动者、促进者、人格的塑造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辅导者、父母形象、朋友与知己、学习共同体等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教师,能够担当起这么多的重任吗?201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了检测。检测表明,69%的教师有严重的自卑心态,其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等问题更是凸显。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指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多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有损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1.教师的重要地位。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作为传授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巨匠,承担着维护人类生存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任,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连接过去、未来的纽带和桥梁。

2.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一个关乎良知与良心的职业,教师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的良知所在。卢梭就曾经说过:天下只有教师和军人这两种职业是不能为金钱工作的。因为这两种职业都高度依赖于道德素质,他们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关系到个人命运的浮沉。我们国家对教师的重视也体现在法律法规上,《教师法》及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详细说明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育德、育心。教育的本质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穿着打扮、兴趣爱好都在不知不觉地熏陶着学生。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己则不能教人。要培养合格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有合格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应当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较大。教师工作重复性大,工作繁琐、琐碎;工作接触的空间有限,教室——办公室;每天要面对着四、五十名学生,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而且不止是在学校期间,下班的个人时间有时也被占用。 教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不被社会媒体、家长等理解,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1.教师的压力。教师不仅工作繁重、琐碎而且压力过大。这种压力,来自于职业本身的要求、学生家长的希望、社会的偏见、教师的评价机制。自古就有“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炬”……这一系列的赞誉和美称,在充分肯定教师的光荣、伟大和无私的同时,也给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世人的眼里,教师必须与众不同、言行严谨、为人师表,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家长眼里,家长不懂教育,所以送孩子上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责任,就是教师没教好。学校评价教师的机制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上出现的对教师的一些误解和不理解,使不少教师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了怀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要求教师事事完美,从而导致了教师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

2.教育的对象。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过度呵护,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任性、自由散漫等不良恶习;有的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对孩子疏于管理、照顾,用金钱来补偿,很多孩子在成长中缺乏责任心、好逸恶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造成孩子不是自卑、孤僻,就是执拗、冷酷。家庭教育有危机,造成家长过度干涉学校工作,孩子在学校稍有问题,家长就过分责难教师。例如:某学校班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多次与老师们发生顶撞,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无效。一天该学生又顶撞辱骂老师,老师请家长来学校,并多次打电话,到了晚上家长终于来到学校。家长到校后,气势汹汹地把老师训斥了一顿,认为是老师为了小事找家长麻烦,耽误了他的时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学校里学生侮辱教师的事件经常发生,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些偶发事件,家长们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兴师问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也要归罪于教师。社会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成了教师每天都必须面对却无法解决的难题,教师成了弱势群体当中更弱势的“个体”。教师的心理承受着不断的打击,势必造成焦虑症状,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

3.生活的状况。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超负荷的工作与多重责任又使教师无暇顾及家人及家务,常常由此产生内疚感。教师工作本身比较辛苦,收入却不尽人意。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拮据的消费,单一的语言交流模式,以及拘谨的衣着,都成为不少社会人士嘲弄、鄙视教师的依据,这使得教师难以抬起头,受辱不断,且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情结。另外,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过分倚重规章制度,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过分关注教学实绩,不理性看待教学;不考虑教师处境,不理会教师想法,不倾听教师呼声,使教师抑郁满腹。长此以往,教师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

三、教师的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最长,从事的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如何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1.心理情绪具有传递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犹如一股暗流,生生不息,不绝如缕,情绪的交流常会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却无时不在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尽管你不是刻意模仿对方的情绪,仅是看到别人表达情感,你便会有相同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感染、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正是这种情绪的协调程度,决定了人际关系的互动顺利与否。”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教师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情绪会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也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总是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上。

2.师源性心理伤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学习、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基本还属于模仿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教师的过度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致使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辱骂或体罚行为会给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出现智力障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发展,使他们在班级中表现出退缩行为和严重的自卑感。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造成学生害怕、说谎、恐惧、逆反、违抗、厌学、消极、悲观等情绪和行为的原因是心理失调。由于教师的不良影响,造成有的学生痛恨某个教师、痛恨某门课程,甚至痛恨所有的教师、痛恨学校和学习,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变得内向、寡言、退缩,产生了学校恐惧症、教师恐惧症。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造成人的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上存在着问题。

1.科学认识教育过程,端正心态。认识不清容易造成行为上的混乱,如何正确地面对学生、家长、社会以及自己,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培养学生不能急。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不能快速发展。教育必须是科学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发育的特点。这个规律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的错误,可依然在做“拔苗助长”的事。现在幼儿园大班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和家长的你,在这个年龄段学过吗?现在小学课程的难度水平,适应大多数学生吗?教师是“园丁”,庭院里有玫瑰花还有含羞草,浇水施肥的时间不同,量也不同,不能只要玫瑰拔掉草吧?教育需要理清思路、找准目标和方向,需要安宁、清净的教育环境,才能愉快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2.培养积极的心态。教师职业被教师称为含泪奔跑的职业。这眼泪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感动。积极的心态是心灵健康的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的快乐和自身的健康。拥有积极心态的教师,就能看到学生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生活才充满美好、希望和快乐。只有构建和谐、宽松、愉快的校园工作环境,教师才能以健康的心理、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教书育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创造和谐的生命状态。

五、结束语

教师是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全社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不能忘却呵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将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心理健康,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论文作者:苏 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_苏 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