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永滨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永滨

林永滨

广州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623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工序多,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易影响工程造价,尤其是现阶段的建筑项目,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变得愈发重要。对此,笔者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更好的立足,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如期完工,又要尽可能的节约工程造价,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深女长远发展。然而现实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我们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所在

之所以如此强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因为其不仅关乎整个建筑项目的有序开展,是建筑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无论是对于建筑企业发展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均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价值。换句话说,如果造价管理合理有效,势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正视造价管理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有效的解决。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造价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不可否认,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模式上均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升,但并未发生质的飞跃,甚至有的企业只是单纯的喊口号,并未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开展造价动态管理,也未意识到每个环节的停止和开始能够引发造价变动;再如建筑工程所用材料量大而多样,同一材料市场价格有高有低,材料供应情况变化莫测,可是部分企业并未对此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无统一的管理标准,致使违规采购屡禁不止,成本随之上升;加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实际工作要求不匹配,致使造价管理绩效较低,甚至衍生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1]。

2.造价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建筑工程有着大大小小一系列的工种和工序,但其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毕竟建筑工程造价会受到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政治风险、设计方案、施工环境、施工管理、设计变更、竣工结算、运营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在造价管理中建筑企业容易顾此失彼,有的造价风险管理主要停留在施工阶段,对于决策、设计、竣工、运营等阶段的风险管理过于表面化,从而埋下了众多的隐患,如不合理的建设时机、不准确的勘察结果、不科学的运营以及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都容易被忽视。

3.不同阶段造价控制不足

决策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决定性的,但在具体实施中容易因高风险降低建设规模和标准,或者盲目求新忽视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设计阶段往往考虑不太全面,或者设计方案与业主要求、国家规范有一定的出入;施工阶段容易出现实际造价与预算不符的情况,并对施工质量和进度带来不良影响;竣工结算阶段,不管是最终结算还是按月、按阶段结算,都可能存在较大纰漏等。上述情况的存在与造价控制力度不足密切相关,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有时也会偷工减料、降低施工质量,显然得不偿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对策

1.优化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有效的造价管理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特别是建筑工程始终处于变化状态,在此背景下应该构建与之匹配的管理体系,而全生命周期理念与造价管理的融合,既能实现全面控制造价,又能保证造价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趋于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而为造价安全和高效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全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增强造价管理意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并对不同阶段的相关人员予以针对性的管理,内容要明确、细化而合理;二是对于造价与质量管理之间的矛盾需以质量第一,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以免因小失大;三是落实责任成本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阶段,可完善签证制度确保成本真实而严谨,通过明确划分岗位和人员职责,使其与造价管理相关联,可有效降低额外开支。再者对于不同款项的支付,需预留20%左右的比例作为预备款项,涉及重大项目和新款支付,建议实施多级审核制,以此保证资金支出有理有据等等[2]。

2.强化造价风险控制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全员树立风险意识,要想切实强化风险管理效果,则要重视造价风险模型的建立。首先,基于实地调查、文献搜索、管理经验和专家分析,列出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包括决策、设计、施工、结算、运营维护、拆除回收等每个阶段;其次结合工程概况和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其中全程造价风险评估为最高层次,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回收等阶段风险为中层,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为最低层次;再者在项目专家的帮助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科学计算方法依次生成准则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最后经严格计算得出造价风险评估报告,为后续的造价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同时,在造价风险管理过程中明确造价管理重难点,并密切关注内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材料价格、政策法规等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规避。

3.严格落实全程造价管理

在决策阶段,可聘请专业机构进行造价估算,结合项目初步计划分析财务是否可行、经济合理,如项目后期方向、出售方式、经济效益、成本回收时间、投资收益率等都应予以全面考虑,并收集多方数据完善造价信息数据库,为投资估算和造价网络管理提供依据,以免出现“三超”情况。在设计阶段,应针对每一设计环节编写设计预算,经对比上一阶段预算差异后再提交,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造价控制的红线;图纸会审造价部门人员参与,出具审核意见以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以此保证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当然施工工艺、建设标准等需符合实际要求[4]。在施工阶段,应基于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加以计算结算,做好工程变更和索赔工作,以期更好的控制造价。如编制并执行工期计划,促使工序之间合理衔接;注意动态比较工程预算与实际成本,并分析原因予以规避;重视工程变更,慎重处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合同等文件,以免因疏忽增加成本。在运营维护阶段,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制定合理的运营费用标准,结合科技创新尽可能的节约造价。此外还应按照合同规范结算费用,基于最佳的报废回收方案降低造价风险。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依旧存在较多的不足,当务之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等方面着手,为打造安全、优质、经济的建筑工程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家琦.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31.

[2]侯晓敏.现阶段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业,2016(12):134-135.

[3]梅红.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动态管理问题试分析[J].科技风,2015(16):165.

[4]梁宁,李培.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试分析[J].科技风,2015(11):164.

论文作者:林永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永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