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侯国利

宁乡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肠梗阻患者应用腹部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肠梗阻患者,均接受腹部CT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对肠梗阻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腹部CT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梗阻原因及部位诊断准确率、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时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高于腹部X线平片,操作难度低于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过程中,腹部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判断腹部原因、部位具有明显作用,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CT;X线平片;诊断

肠梗阻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肠内异物堵塞、肠肌痉挛所致,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肠梗阻具有发病急、病情迅速多变等特点,使患者肠壁形态、功能发生改变,引起全身生理功能紊乱,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可导致肠穿孔,增加死亡风险[1]。早期确诊肠梗阻,并积极治疗,对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以往临床多采用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但诊断准确率有限,无法明确肠梗阻病因及类型。随着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CT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肠梗阻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收集了近两年98例肠梗阻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腹部CT检查资料,情况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随机选取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龄5~74岁,平均年龄(45.64±4.57)岁;其中有手术史43例,无手术史55例;80例为单侧性肠梗阻,18例为绞窄性肠梗阻;67例小肠梗阻,31例结肠梗阻。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经病理证实诊断为肠梗阻。本组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腹部X线平片。98例患者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检查,患者取站立位拍照,其中51例患者加平卧位拍照,拍照结束后,由专业阅片师进行阅片分析。

1.2.2腹部CT。仪器为GE 64排螺旋CT机,层厚5.0mm,螺距1.5:1,电压为120kV,电流为220~360mA。其中32例患者检查前给予350ml、1.5%泛影葡胺溶液口服,对全腹部进行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其中34例患者平扫后,接受腹部螺旋双期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以4ml/s流速注射进行增强扫描,延迟扫描时间2min。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多层面曲面重建、密度投影等处理与分析,由有经验的医师分析影像学特征,确定肠梗阻原因和部位。

1.3观察项目

以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具体部位、原因、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正确率判断诊断价值。(1)肠梗阻诊断。肠袢扩张,小肠肠管内径扩张2.5cm以上,结肠内径扩张6.0cm以上,扩张肠管呈现出液气平面,见梗阻部位下肠管萎陷,正常肠管与远侧肠管出现“移行带”。(2)肠梗阻部位诊断。从远侧肠管开始,往近侧肠道逆行追踪,找到扩张肠管,可确定为梗阻部位;(3)肠梗阻原因诊断。“移行带”出现明确病变,可判断为肠套叠,肠扭转,肿瘤;“移行带”未出现明确病变,判断为粘连性肠梗阻[2];(4)绞窄性肠梗阻或闭袢诊断,肠系膜血管及扩张肠袢以梗阻部位为中心,表现为放射状分布,或见积液扩张肠曲表现为“U”、“C”形,判断为闭袢型肠梗阻;存在肠梗阻时,扩张肠袢壁厚2cm以上。肠壁未出现强化或延迟强化,局限性肠系膜发生改变,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3]。

1.4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检查方法肠梗阻诊断率、梗阻原因检出率、梗阻部位检出率、绞窄性肠梗阻检出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舒适度、图像清晰度、操作难度。

1.5统计与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中出现的计数资料运用n(%)形式描述,组间数据由卡方检验,若数据比较显示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腹部CT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梗阻原因及部位诊断准确率、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详情如表1。

2.2两种检查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腹部CT检查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显著提高,操作难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3讨论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表现为腹部压痛、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有包块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引起肠坏死、肠穿孔,死亡率相对较高,故加强肠梗阻诊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不仅要了解肠梗阻患者病情,还应进一步确定肠梗阻位置、发病原因及是否伴有绞窄等。以往临床多采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但人体腹部结构组织影像相会重叠干扰,导致X线片分辨率较低,对医师诊断带来干扰,易出现漏诊事件[4]。

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CT逐渐取代腹部X线平片,成为了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姚文武[5]研究显示,腹部CT对诊断有无梗阻、肠梗阻部位、原因、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正确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提示腹部CT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可帮助医师掌握肠梗阻部位、原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CT检查时,患者一次屏住呼吸,5~10s可完成扫描,可避免肠蠕动、呼吸运动引起的伪影图像,确保检查结果更加准确。针对时间和恐惧,再建层厚薄,分娩率较高,图像中横断面解剖结构不会出现组织重叠,客观地显示出肠管真实内径、肠腔内外肿块、腹腔肿块、肠壁及肠系膜供血情况[6],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组结果显示,腹部CT对肠梗阻、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较腹部X线平片显著提高,同时腹部CT检查时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高于腹部X线平片,操作难度明显降低,说明腹部CT可有效诊断肠梗阻,明确肠梗阻原因、部位及是否合并绞窄性肠梗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腹部CT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舒适度较高,患者更易接受。

综上所述,腹部CT对肠梗阻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帮助医师掌握梗阻部位、发病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芬莲,陈小勋,莫旭林等.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33-2335.

[2]王金瑜,赵笔辉,胡燕标等.腹部X线、螺旋CT及超声对肠梗阻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6):1135-1137,1138.

[3]史振乾.腹部CT检查诊断肠梗阻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4):31-32.

[4]那业军.腹部X线、超声、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7(3):60-61.

[5]姚文武.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5,18(15):108-108,109.

[6]黄鉴洲.腹部CT与X线平片在肠梗阻诊断应用中的比较[J].医药前沿,2011,01(22):119-120.

论文作者:侯国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腹部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侯国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