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的后现代图书馆建设_图书馆论文

基于哲学的后现代图书馆建设_图书馆论文

构筑哲学基础上的后现代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上论文,后现代论文,哲学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门明确的理论,最初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是相对于后工业社会的一种观念形态,涉及到哲学、艺术等多种文化领域,是西方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产物。图书馆学的后现代主义言论出现在为庆祝北大百年校庆举办的一个名为“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认识和评判当前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对我们最有用的是问题意识和关系意识。问题意识,即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当重视分析信息分析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信息安全、身份确认、电子版权、资源著录等。关系意识,即要善于发现网络环境下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关系,如信息安全和自由存取、版权保护和知识的广泛使用、资源共享和资源的地方保护、印刷品和多媒体等。我们拥有了一些新的“建筑”形式:主页、系统平台、防火墙:拥有了一批“新人类”:信息穷人和富人、网络导航员、网民等。21世纪图书馆的新使命就在于解决好这些问题,协调好这些关系。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非核心化,其理论又称之为非核心论,前些年图书馆界一直争论着这样一个课题,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将逐步走向消亡,似乎e-book将会取代纸载体的文献,电子阅览室将取代先行的阅览室,由此等等实际上就是认为图书馆将走进一个新的、单一的核心。随着宽带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国内电子期刊也大量涌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的逐步普及高校先行的图书馆不但没有失去传统上的意义,同样也没有失去现代图书馆的意义,网络图书馆只是传统图书馆的一种改良。纵观一些传统图书馆和一些新办高校的纯现代图书馆(几乎只有电子文献)近几年来的走势,后现代图书馆依旧是它们不言的发展趋势,不搞一个核心,走向多载体文献与高技术的多极化是所有图书馆走向后现代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摘自《图书馆学研究》(长春),2004.8.5~7

标签:;  ;  

基于哲学的后现代图书馆建设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