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与新的历史使命研究论文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与新的历史使命研究论文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与新的历史使命研究

郭连云

摘 要: 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历程轨迹与新的历史使命内在逻辑为视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实践生成为主线,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转变轨迹、转变的必然性、转变的历史使命、转变后如何继续践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进行重大的转变作以理论诠释,以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多层面的执政内涵,彰显执政方略转变创新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执政方略 历史使命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管是局部执政亦还是全面执政,多次作出战略性的重大调整,其事业的成败,与执政抉择、决策、动向转变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全面执政70年昭示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为人民谋幸福、办好中国的事情。中国共产党是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而产生的,从来就是为实现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而发展的,承担起这项历史重任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重大转变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时代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作出重大调整的阶段。面对国家发展重大要求和时代任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勇排重担,认真思考“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问题。回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发展演进及其执政的实践轨迹,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转变。

(一)提出了新时代的民族梦想和奋斗目标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时代的民族梦想和奋斗目标。一是提出了“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梦”,从本质内涵、实现道路、精神动力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并且把“中国梦”与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一起来,初步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二是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规划与时间安排做了总体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路径与总目标。将这个目标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根本动力,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如何执政实践,为丰富“经济发展为中心、协调推进五四战略布局、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新方略布局”形成新思想做了比较充实的、理论内容、思路和理论建构准备。

(二)形成了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在两个方面体现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一是部署形成了“四个全面”的国家战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强化了依法治国的理念,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做出具体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所做出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的重要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确立的,接下来再此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5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中的作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1]229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阐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式形成并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核心方略,在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轨迹的实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与免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是如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传播的,同时向学生讲解讲卫生与否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而且向学生讲解个人身体素质对于疾病防范的重要性。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针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以及卫生状况的改善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声波在煤岩体传播过程中遇到异常体时,如断层、陷落柱、煤层异常变化带等,其传播路径及参数会发生部分改变,通过声波探测可以获得异常体的位置及规模。冲击地压的发生往往是应力局部化和缺陷局部化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采掘活动接近煤柱、断层、煤层赋存急剧变化等异常区域时较易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通过声波探测技术获得异常区域的位置及其大小,就能间接获得冲击危险区域位置及其严重程度,因此该技术较多的应用于冲击危险预评价及危险区域划分。

(三)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核心领导地位

三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世界和平共同发展新理念。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中国共产党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对话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9]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使中国的治理理念、国际影响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的必然性

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历史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既有伟大的成功,也有迷茫的探索和预判的失误。在这里主要以1978年为逻辑起点,梳理分析政府及执政党抉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应占据什么样的理论地位与现实价值。如何随着形势任务、地位的变化及时调整方略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重大转折中,就是一次中共执政理论、执政实践及其执政规律探索上取得巨大成功的转变。从文献版本分析,从1982年至1992年邓小平的讲话、文章、著作中,含有经济题目的论述要比1975年至1982年文选多得多,版本中清晰地反映了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高速发展经济、积极大胆地迈出改革步伐、使改革市场化的一贯愿望和战略主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全面反思了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总结了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内涵。这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的又一块发展战略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执政内容从依靠发动群众向尊重自主权、从大集体农业向家庭经营农业、从平均主义式的分配向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从重视粮食生产向提倡重视多种经营、从以计划经济为指针向以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城乡分割向农村城市(镇)化等方面进行重大方向性转变的理论基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抉择支撑点。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判断已经明确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时代的划分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自为划分,而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十九大报告中,三个“意味着”,分别从历史与时代的意义、理论与民族信仰的意义、全世界与全人类发展的意义,分层次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阐释。五个“是”,就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层面,逐一解读了“新时代”。从制度、道路、国家、民族、世界等角度高度凝练,深刻阐释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谋发展、促革新、办实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2]。毋庸置疑,这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萧红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斐声文坛的作家。也是一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她的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无不渗透着东北文学的乡土色彩。

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政策取向的关键,也是一个国家及其执政党必须考量的问题,也决定着政党生死存亡的命运和前途。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甘于奉献、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党所从事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升华。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历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已经表明并见证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服务人民的决心和恒心,回应人民的呼声,顺应人民的期待,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101。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在人民心中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真正的拥护和爱戴。

二是凝聚党心、民心,践行执政方略。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社会转型时期,个体的觉醒、权利的诉求等使得群众基础不断分解,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如何延续、拓展并提升党群关系,亟待我党运用适合渐进的方式,从践行群众路线的经验入手,通过梳理和反思现实的变化,从群众到公民,实现党执政逻辑的延续和拓展,因为这是党与中国社会的核心纽带,“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8]

二是设计形成了“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执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从这一论述中表明“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执政方略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将更加着力于解决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明确提出与确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后,对发展理念有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意义的理解不仅要放到经济层面,还要联系牵动到社会的各方面发展,更要涉及到根本制度层面,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拆译法又称分句法(splitting),指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原文意思,在翻译时可以改变原文的结构,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成分或从句或并列分句。商务英语和汉语的表达风格不同,句子主语的“有灵”或“无灵”各具特点,翻译的时须从原文的整体风格出发,灵活处理问题,必要时应予以适当的断句,采用拆译法进行翻译。

党厚植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一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执政基础是否坚固、是否牢靠。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党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侵蚀党的自身健康、建设的病毒。全面从严治党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我党面临的新考验和新矛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二是执政党需要牢牢把握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就是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一个政权,关键要看在这个执政组织的领导下,大多数人民的愿望是否可以满足,生活质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新时代人民的愿望,成为党的执政新要求和国家协调发展的总任务。这项事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科学民主执政紧密相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此外,也可开展乡镇级别的幼儿教师培训,让教师们充分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理念及详细规则。培训中可以就某些集中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例如幼儿的晨间锻炼运动有哪些具体的要求,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教师应该做什么工作,具体怎么执行等。在讨论的基础上,让教师们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何才能够将幼儿一日保教活动执行得更好,真正地理解并做到幼儿教师规范细则。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核心关键词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庄严的宣示。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所做出的所有战略布局和重大战略举措,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

党的价值基因与战斗品格的必然要求。一是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基因”,说它是“价值基因”是因为这种基因具有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特质。厘清国家、党的发展轨迹,历史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是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聚合力和驱动力。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不断取得胜利的光辉斗争史。新的历史征程已经开启,党必须继续保持自身的战斗品格和斗争态势,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矛盾存在,就必然会产生斗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挑战和风险危机并存的特殊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要克服回避矛盾的消极懈怠思想,消除满足现状、贪图享乐的不良行为。深入推进伟大斗争,将制约和阻碍伟大梦想实现的各因素、内外环境阻碍、体制机制障碍扫清,解决新矛盾,并且采取和创设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路径和现实抓手。

党的本质特征与执政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性决定政党的历史使命。无论从政党的起源、政党的性质、政党的目标、政党的功能、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等各方面,都能得出这样一个共性的结论,使命自觉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因素,决定了党的首要责任就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了这种使命感,共产党的合理性就会动摇,这个政党就会失去活力。二是党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作为一个党员,献身于人民的事业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是共产党本身的性质使然。从世界上一些政党的本质与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上做一些比较也不难得出结论,美国政治学家施密特评论在美国“政党关注于赢得选举,而不是大量登记为忠诚、交纳党费并对党的纲领有着热切信念的党员”[5];迈克尔·罗斯金评论“要想获得大选胜利,就必须成为兼容性的政党,这几乎成了一条公理”[6]。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规律,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基本方略之重,全面从严治党,在从严治党的历史轨迹中,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要求,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新时代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思考

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党在思想上与行动上,围绕执政目标,凝聚各方力量;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破旧立新;汲取执政经验,全面从严治党践行执政方略。

(一)围绕执政目标,凝聚各方力量,践行执政方略

一是围绕新阶段党的具体执政目标,践行执政方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基本国情未变,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转化,“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7]。因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2]。新时代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我党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伟大斗争。明确斗争内涵,落实斗争要求,发扬斗争精神。

2012年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核心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又一次作出中共执政上的重大转变。习近平在2012—2017年间就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探索与执政实践方略中提出了“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党的建设”等新时代国家全面协调平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再次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历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40余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执政方略上,着力增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和证实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执政战略上的转变抉择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一个政党顺应时势变化而不断调整治国理政策略的执政基本规律的。

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因为这一重大问题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并结合十八大以来治党的案例深入分析,指出“分析这些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如果在刚发现问题时组织就及时拉一把,一些干部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党组织要多了解党员、干部日常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多注意干部群众的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1]215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抓好“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虎拍蝇、建章立制,振奋党心民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以全面从严治党锻造执政能力提升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治党、管党的成就斐然,执政方略的不断创新,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得以系统阐述和科学总结,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新思想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开启了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新征程。

昨天在鲁镇没看到“祝福”仪式的表演,今天就打算到绍兴市鲁迅故里再去看看。加上鲁迅故里的“祝福”仪式媒体多有报道,所以我今天就更想一睹究竟了。天公作美,久违的太阳出来了。虽然气温还低,但阳光让游客都兴致盎然。鲁迅故里人山人海,散客、旅游团等操着天南地北不同口音来到了这个江南古镇的旅游景区,想一睹这位大文豪生活过的地方。我问了几个工作人员,才终于找到“祝福”仪式的表演地——鲁迅祖居。“祝福”仪式在德寿堂举行。初一到初五,每天上下午各两场,每场持续15分钟。

(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破旧立新,践行执政方略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发展都无从进行。”[10]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成功并有经验地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关系。

一是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再次证明,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稳定。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11]离开发展的稳定是空想的稳定,像空中楼阁,没有根基。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动力。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必须着力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障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坚定不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体制性根源。因此,在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各项事业动态发展的平衡。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抓住创新,解决社会发展全局动力这个关键问题。找出短板,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做到全民、全面共享,还要做到共建、渐进共享原则。

三是破旧立新,践行执政方略。新时期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总任务的变化,根据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在执政方略的具体实践中,突破以往改革发展稳定的常规态势,我们须进一步围绕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新发展理念的全面优势、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连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10]我们必须清醒、深刻地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之中,必然会涉及到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避免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与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全局建设受挫。因此,必须扫清思想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旧立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践行执政方略。

从严教育与从严管理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必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能视为“两张皮”,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总的说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就是通过从严教育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问题,通过教育的导向功能为党组织及党员行为指明善的方向;通过从严管理解决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约束监督问题,通过从严管理的保障功能,为党组织及党员行为保存善的成果。这就需要在从严教育中融入管理元素,即把从严教育的成功经验升华、固化为制度;与此同时,需要在从严管理中植入思想元素,实现从严教育与从严管理同向发力。

(三)汲取执政经验,全面从严治党,践行执政方略

新时代具体的使命,内在统一于不忘初心,具体的方式在于牢牢谨记、不断践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党执政规律来看,伟大梦想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必须要求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开辟通途。

一是党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清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据新时代两个发展阶段安排,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通向美好未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汲取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总结我党长期积累的执政经验,发现这样一个铁的规律,不搞社会主义,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失去执政地位。不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脱离了中国的特征去搞社会主义,总是困难重重、艰难发展。新时代进一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全面领导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因为执政中每一环节、每一方面的失控,都会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顺利进行,执政党需要把握大局,协调各方,不能顾此失彼。

二是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12],覆盖到所有党员和党组织,覆盖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有效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项根本性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实现民族梦想和奋斗目标,就必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与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弘扬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正能量党性价值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增强忧患意识,为党和人民承担起治国理政的历史重任。必须把反腐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突出任务来抓,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工作,形成常态性的反腐败制度,“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4]4

三是科学执政,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使之成为常态举措。在执政规律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不忘勇于自我革新、经常自我完善。因为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矛盾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自我检视,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逃避,解决问题并克服缺点。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要求,中国产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旧立新,迎难而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用“马克思主义手电筒”照自己,挑自身的毛病,改正自己的错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敢于从体制内入手,打破思想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让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施密特.美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180.

[6]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2-6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22.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1.

[12]习近平.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花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01.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38(2019)05—0106—05

作者简介: 郭连云,法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藏区宗教文化安全问题与基层政权建设及趋于稳定发展关系研究”(18CMZ012)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与新的历史使命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