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十八大论文,丰富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3-00018-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的阐释。讲话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凝聚了党心民意,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体现了我们党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鲜明的问题导向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引领社会进步,是我们党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具有高度理论自觉自信的实际体现。解答实际问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创新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所在。新的思想观点,越是能反映实践的要求,对实践中的问题解答得越明确,就越能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就越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以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新的判断,对一些重大实践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遵循。其主要思想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针对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混同资本主义的说法,他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他认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就在于我们党把它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解决了中国问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以实际作为兑现党对历史和人民的承诺。习近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和长远目标出发,提出并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这样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也是我们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承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包含着这种梦想的追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党正在兑现承诺,使梦想成为现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以更大更好的实际作为完成这种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习近平指出:“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开放。”[3]他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既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也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 第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强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4]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是我们党总结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形成的深刻认识,其中也包含着对世界各国和我国历史上有益做法的借鉴。 第五,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过程中,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第六,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6]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要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要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构建整体化的国家安全体系。 第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以及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7]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同时,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第八,努力弘扬和展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8]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九,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9]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他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在强调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还强调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他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0]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些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视野,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一以贯之的主题和强烈的改革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新命题。此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促使着党的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解答新的问题,体现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实际价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继形成,不断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使我们党有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事业不间断、不停滞,理论必然要有新发展。把已有的理论运用到新的实践中,会使已有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针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就会给已有的理论增添新的内容,使已有的理论得到更大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进一步解答,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有的认识为基础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论判断,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既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也体现了在坚持中的发展和深化。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坚持、最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在进一步深化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同时,明确地提出了探索和解答怎样治理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反映了习近平和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探索和解答的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认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产生偏差和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1]什么是社会主义,其中心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要求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心问题要是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式问题。这个问题归结在一点上,就是探索和解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探索和解答这个问题的坚实理论基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深化对这个基本问题认识的过程中,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两个问题作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解答,并形成了富有创见性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以往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时,一般都把三个问题并列起来。实际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探索和解答,是探索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展开,是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问题,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关于制度建设问题,邓小平很早就提出来了。但从国家治理这样的角度来认识和推进制度建设,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完善制度统一起来,强调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习近平和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独创性贡献。这也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已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迈向了制度定型化的阶段。随着这个问题的不断探索和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建设上将获得新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始终充满和体现着改革开放的强烈意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体制的更新,促进制度的成熟和完善。中国的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也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只有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念,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已经解决了许多似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克服了许多似乎难以克服的困难,积累了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风险的条件和经验,使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同我们的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完成对旧体制的革故鼎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定型的体制机制,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前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不少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凸现出來的。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这是实践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望。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们视野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绝不能有丝毫动摇。”[12]“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13]他还明确强调,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凝聚社会共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推进改革,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表达的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止步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增强了全党推进改革开放的责任感、紧迫感,也进一步增强了全党推进改革开放的勇气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也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不断增强理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思想原则。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并进而集中凝炼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富有中国气派的理论概括,精辟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鲜活性。正是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我们党的理论才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适应了实践的要求,并引导全党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本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立足新的实践基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我们党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把握,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拓展,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的。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习近平明确强调,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他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14] 习近平指出,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地把我们的事业和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说明,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实际体现。把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能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解放思想创造了历史,也必将开辟未来;实事求是带来了事业兴盛,也必将筑造新的辉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上下功夫,才能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与中华文化的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思考和解答中国问题,同时也吸纳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融合和贯通。这不仅使其思想观点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党治国的政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动摇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也包括基本原理,也就是反映历史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这些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思想基础及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用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还在于用来改造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针对新的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指导实践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意义。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大优势。但是,如果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就会走向反面,不仅起不了指导作用,还会束缚人们的思想,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也就等于宣告自身命运的结束。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老祖宗”不能丢,还要不断讲新话,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多次重申,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5]有了这样的经验和认识,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科学运用,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相继产生。习近平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16]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实际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所提出和阐释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如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让一切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要看到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更好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从而守住底线,防患于未然;要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在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等等。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在本质上都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有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并直接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这其中也必然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其许多思想观点都带有中华文化的基因,有中华文化的深刻烙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都愿意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风格反映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总是渗透着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的特色。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要使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就要使其不断吸纳中华文化的精华,融合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交汇的过程。中华文化不仅积累知识,也传承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7]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团结统一、和谐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奋进崛起的精神源泉。这些文化精神,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文化底蕴和精神营养。我们党的理论之所以能够持久地影响或引领社会发展,除了有自身的逻辑力量和对社会问题的解答程度,还在于它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和贯通。 习近平不仅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他的系列讲话中也直接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彰显。比如,他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来激励人们不断改革进取;他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的说法,来强调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亿万人民的力量;他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和“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的词语,来说明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他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名言,来强调社会发展进步要不断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推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他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词句,来强调领导者要有大局意识,从全局看问题;他用“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来传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张;他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常言,来强调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他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话语,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和“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来阐释反腐倡廉的意义;他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这样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来阐明中国人看待社会与人生的价值观念,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其思想观点和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相融合,同民族精神相贯通,不仅更益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也产生更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并富有无限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习近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安全文化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