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轴-辐条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产业区位效应——基于流动资本模型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辐条论文,轮轴论文,区位论文,协定论文,自由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8]02-071022-0847
一、引言
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已经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68个。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s)和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占90%以上,而关税同盟不超过10%。数量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重叠交错、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被Bhagwati(2002)[1] 称为“意大利面碗”现象。这种网络由许多形式复杂的轮轴-辐条型FFA构成。每个轮轴-辐条型FTA包括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轮轴国和多个围绕四周的辐条国,轮轴国与每个辐条国单独签订双边贸易协定,辐条国之间无贸易协定。轮轴国产品可以通过贸易协定进入所有辐条国市场,辐条国产品受到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无法相互进入。
目前国际经济学界对轮轴-辐条型FTA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大部分关注的是贸易效应(参见Kowalczyk和Wonnacott,1992[3]; Baldwin,1994[4],2004[5]; Deltas、Desmet和Facchini,2005[6]; Benedictis、Santis和Vicarelli,2005[7])。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产业区位① 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Baldwin和Venables(1995)[8] 把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国内部和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称为“区位效应”。轮轴-辐条型FTA作为自由贸易协定的特殊形式也会产生特殊的区位效应。Krugman(1993)[9] 指出轮轴-辐条贸易安排具有“轮轴效应(hub effect)”,它会赋予轮轴国更强的区位优势。Puga和Venables(1997)[10] 最早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了轮轴-辐条型FTA的产业区位,他们指出轮轴-辐条型FTA有利于轮轴国区位,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会引发产业在轮轴国集聚,并可能导致辐条国之间发展不平等。他们的研究以Krugman(1991)[11] 的中心-外围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简称CP模型)为基础,大部分结论依赖于计算机数字模拟技术,在理解和应用方面比较困难。Baldwin(2003)[12] 采用另外一种更简洁的经济地理学模型,即流动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FC模型),研究了经济地理和贸易政策的关系。他的研究以优惠贸易安排为主,没有深入分析轮轴-辐条型FTA。
本文在FC模型的基础上,对轮轴-辐条型FTA的区位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CP模型和FC模型的对比,分析了产业区位的基本决定机制,指出FC模型在分析国际产业区位方面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然后详细介绍了FC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对轮轴-辐条型FTA的区位效应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指出轮轴-辐条型FTA具有双层区位效应,即生产转移效应和轮轴效应。在引入累积循环的产业集聚因素后,本文描述了产业区位的动态演化过程,指出轮轴-辐条型FTA最终可能导致国家间产业发展不平等和贫富分化。最后,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应对轮轴-辐条FTA区位效应的政策措施。
二、产业区位的基本决定机制:CP模型vs.FC模型
1.中心-外围(CP)模型与产业区位的决定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首次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即产业区位)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和运输成本为零的假设不同,新经济地理学更加强调现实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并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模型来研究产业区位,其中最核心的是CP模型。因此,本文首先根据CP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简要说明产业区位的基本决定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区位取决于集聚力和分散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在CP模型中,集聚力包括“市场进入效应”(也称“需求联接型累积循环”)和“生活成本效应”(也称“成本联接型累积循环”)。其中,市场进入效应是指垄断竞争型厂商倾向于使生产位于规模较大的市场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出口产品。生活成本效应是厂商区位对当地生活成本的影响。在制造业厂商较多的地区,商品会更加便宜,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因而生活成本下降。分散力是指“市场拥挤效应”(也称“本地竞争效应”)(Baldwin,2003),即不完全竞争厂商趋向于选择竞争者相对较少的区位。集聚力促进产业的空间集聚,分散力使产业趋向分散。
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与区际人口迁移相结合可能会产生“累积循环”(也称“前后向联接”)。假设存在两个初始状态相同的地区(称为北部和南部),一个制造业工人从南部迁移到北部就会打破这种初始的对称状态。工人把收入在当地消费使南方市场变小,北部市场变大。由于市场进入效应,市场规模的改变会促使某些制造业厂商从南部迁往北部。产业的重新布局通过生活成本效应使北部名义工资更有吸引力。因此,最初的迁移冲击会自我强化,迁移改变了两地区实际工资的相对水平,从而引发更多的迁移。
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大小取决于贸易成本。集聚力和分散力都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贸易成本很高时,分散力比集聚力大得多,但是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分散力的下降速度比集聚力快得多。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个水平时,集聚力会超过分散力,并会引发累积循环效应,使所有产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2.流动资本(FC)模型与产业区位的决定机制
CP模型中产业区位的变化是通过劳动力流动来实现的,它更适于研究一国范围内的产业区位。由于国界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阻碍了人口的跨国流动,所以CP模型在研究国际产业区位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Martin和Rogers(1995)[13] 对CP模型进行了调整,用资本流动代替劳动力流动构建了FC模型。在CP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也是唯一的可流动要素;而在FC模型中,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构成,资本是唯一的可流动要素。假设条件的改变使产业区位的决定机制也相应改变。
首先,在CP模型中,集聚力由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构成;而在FC模型中,市场进入效应是唯一的集聚力。这是因为FC模型假设流动要素(资本)把其所有收入返回本国,无论资本在哪里被使用,资本收入都在资本所有者本国消费,所以生活成本效应与资本的区位决策无关。产业区位由市场进入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相互作用决定。
其次,在CP模型中,产业集聚具有累积循环的特性;而在FC模型中,由于假设流动要素(资本)不在当地市场消费,所以需求联接和成本联接型累积循环被切断。FC模型中的产业集聚来源于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effect)。如果有微小的外生变化使市场规模增大,从而吸引更大比例的厂商迁移到该区位,就会引发产业集聚。但是FC模型中的产业集聚是外生的,不能自我强化(Baldwin,2003)。
最后,在CP模型中,两个产业对称分布的地区之间贸易成本的下降最终会导致产业在地区间的不对称分布,即产业区位的内生不对称和中心-外围分布。而在FC模型中,由于产业集聚不能自我强化,所以贸易成本下降只会产生“本国市场放大效应(home market magnification effect)”,而不会造成内生的不对称和中心-外围分布。
由于FC模型更适于研究国际产业区位问题,而且比CP模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所以本文采用FC模型作为研究轮轴-辐条型FTA产业区位效应的理论框架。
三、FC模型的基本框架
1.两国FC模型
(1)假设条件
1)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国家1、2),他们的偏好、生产技术、贸易开放度和要素禀赋相同;两个生产部门(农业A和制造业M),两种产品(农产品和制造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2)农业部门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L生产同质的农产品。农产品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为自由贸易,无贸易成本②。每生产1单位农产品需要a[,A]单位L。A部门劳动工资记为w[,L]。
5)每个国家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相同且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Cobb-Douglas效用函数,决定消费者对农产品和制造品的支出分配。第二层面是CES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对差异性制造品的偏好。国家1的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为:
该公式表明,资本流动取决于名义资本收益的差异,即π和π*的大小。
(2)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是资本空间分布给定时消费者最优、厂商最优和市场出清的均衡条件。
1)A部门均衡
2)M部门均衡
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可得国家1代表性消费者对第j类制造品的CES消费需求函数⑦ 为:
四、轮轴-辐条型FTA产业区位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轮轴-辐条型FTA具有双层区位效应。第一层称为“生产转移效应”,它会使产业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转移。第二层称为“轮轴效应”,它使产业趋向于从辐条国向轮轴国转移。
1.生产转移效应
轮轴-辐条型FTA的生产转移效应来源于“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Krugman,1980)[14] 是指在其他情况都相等的情况下,报酬递增产业有定位于本产业的市场最大的国家并向其他国家出口的倾向。新经济地理理论扩展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内涵,即如果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消除贸易壁垒,产业将倾向于集中在这个被扩大的“新市场”。
轮轴-辐条型FTA本质上是由多个FTA构成的,研究它的生产转移效应首先要分析FTA的生产转移效应。假设世界上有R个国家,国家之间是对称的,即每个国家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均为。如果其中两个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则每个成员国的市场规模扩大为原来的两倍。根据本地市场效应,FTA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规模占有率将超过其市场规模占有率。由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前,每个国家的产业份额均等于其市场份额,这表明FTA的形成将使一部分产业从世界其他国家(非成员国)转移到FTA成员国。由于轮轴-辐条型FTA内每个自由贸易协定具有生产转移效应,所以轮轴-辐条型FTA作为一个整体就使大量产业从非成员国转移到其成员国。由此得到:
命题1.轮轴-辐条型FTA具有生产转移效应,它以非成员国产业减少为代价使成员国产业增加。生产转移的规模取决于轮轴-辐条体系的规模和贸易开放度。成员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福利增加,而非成员国工业化进程受阻,福利减少。非成员国为了吸引产业转移到本国,有加入轮轴-辐条体系的动力,因此轮轴-辐条体系具有不断扩张的趋势。
2.轮轴效应
最基本的轮轴-辐条型FTA由一个轮轴国和两个辐条国构成。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有自由贸易协定,相互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辐条国之间没有自由贸易协定,它们的贸易只能遵循最惠国待遇原则,所以轮轴国与辐条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大于辐条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11)。轮轴-辐条型FTA的特殊形式决定了它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区位效应,即轮轴效应。
为了分析轮轴效应,需要对多国FC模型做适当调整。假设世界上有3个国家,国家1是轮轴国,国家2和3是辐条国。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为φ,辐条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为ψ,显然ψ<φ。本文在此剔除市场规模因素,假设每个国家规模相同,各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3。令E[w]=1,K[w]=1,则类似于表达式(13),可以求得:
命题2.如果辐条国之间贸易自由度不变,当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相对较低时(但是满足φ>ψ),轮轴-辐条体系存在轮轴效应,产业趋于向轮轴国集中,并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轮轴效应不断变大。当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的自由度达到临界值(最惠国待遇和完全自由贸易的平均值)时,轮轴效应最大,产业将全部集中在轮轴国。如果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的自由度大于临界值,则轮轴效应不复存在,产业从轮轴国向辐条国转移。
命题3.轮轴-辐条体系的轮轴效应随着辐条国之间贸易自由度(多边贸易自由化)的提高而减弱。非歧视性多边贸易自由化会打破轮轴-辐条体系,消除轮轴-辐条安排造成的产业分布不平衡现象。
由此可见,即使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偏好、市场规模等初始条件相同,轮轴-辐条型FTA也会引起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以及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产业分布的不平衡。产业会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转移,而产业在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的分布取决于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度。
五、累积循环、动态演化和发展不平等
以上分析揭示了轮轴-辐条FTA产业区位变化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FC模型自身的特点,忽略了生产前后向联接引起的累积循环,所以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前后向联接使厂商趋向于集中在具有大量中间产品供应商的地区,大量厂商的集中又增加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并吸引更多厂商集中到该地区,从而引起累积循环的产业集聚(Krugman and Venables,2005)。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下去并不断放大。对于轮轴-辐条FTA,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意味着生产转移比预料中的更迅速更剧烈,从而加剧国家间产业分布不平衡。所以引入累积循环的产业集聚因素后,轮轴-辐条体系内产业区位就会呈现动态演化过程。
在
的情况下,如果轮轴-辐条双边自由化度φ逐渐增加,制造业就会逐渐转移到轮轴国(国家1)。产业前后向联接越紧密,产业转移的速度就越快,规模也越大。当轮轴-辐条的双边自由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产业集聚速度会突然加快,几乎所有产业都集中在轮轴国,从而在轮轴国和辐条国之间形成中心-外围结构。假设由于前后向联接程度的差异,某些产业仍然位于辐条国,如果其中一个辐条国(国家2)拥有的产业份额大于另外一个(国家3),那么两个原本对称的辐条国之间的均衡就会被打破,出现第二个分叉点,产业从国家3向国家2转移。由此可见,轮轴-辐条型FTA通过产业区位效应导致国家间产业分布不平衡,影响了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最终会引起国家间贫富分化和经济发展不平等。
六、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历史突发事件的冲击下,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就会通过累积循环作用不断地自我强化,其他地区很难追上。即使消除最初的冲击也不会扭转该地区的区位优势。这就是“区位迟滞(locational hysteresis)”,即短暂的冲击具有持久的效应(Ottaviano,2002)[15]。区位迟滞意味着“坏”的政策即使是暂时的,也会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谈判能力较弱,通常会沦为辐条国,虽然通过生产转移效应能够从非成员国吸引到一部分产业,但却受到轮轴效应的不利影响,极有可能被“外围化”。轮轴国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追赶,即使取消这种贸易安排,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不利影响也会长期存在。因此,如何能够在分享经济一体化利益的同时避免轮轴效应的影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有如下几个政策选择:
第一,争取加入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内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加入关税同盟既能获得FTA生产转移的利益,又能避免轮轴效应,是最为有效的策略。发展中国家加入关税同盟还有可能成为轮轴国。例如,东盟10国均为发展中的小国,如果分别与大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就很可能沦为辐条国。它们组成关税同盟以后,整体经济实力增加、市场规模扩大,从而在国际经济谈判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目前东盟除了分别与中国和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外,还积极推进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谈判。东盟10国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逐步取得轮轴国地位。
第二,辐条国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轮轴-辐条体系的轮轴效应随着辐条国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发展中国家成为辐条国后并非束手无策,它可以通过与其它辐条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来削弱轮轴效应的影响。在欧盟东扩进程中,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签署了大量自由贸易协定,从而成为欧盟的辐条国。如果中东欧国家内部也能相互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轮轴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主动谋求轮轴国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也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利用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积极展开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谈判,争取轮轴国地位[16]。墨西哥在此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自从1992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西哥已经缔结了10个区域贸易协定,充分奠定了它的轮轴国地位。
第四,积极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本文的分析表明,歧视性贸易政策最终会导致国家之间产业分布不平衡和贫富分化,一部分国家获益总是以另一部分国家的损失为代价。非歧视性多边贸易自由化会打破轮轴-辐条体系,消除轮轴-辐条安排造成的产业分布不平衡现象,因此消除歧视性贸易政策,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选择。在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需要协调一致,积极推进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为各国产业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
注释:
① 本文中的产业区位(industry location)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② 这样,农产品可以无成本地自由流动。由于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完全竞争,所以农产品价格和劳动的工资率在各个地区是一样的,即劳动收益率相同,劳动力不流动。
③ 生产者把制造品销售给本国消费者是无贸易成本的,而把1单位制造品卖到其他国家,生产者则必须运送Υ单位(Υ≥1)。其中单位(Υ-1)制造品“融化”在运输中。(Υ-1)表示向国外市场销售所发生的所有贸易成本,而不仅是运输费用。
④ 实物资本K的特点是它可以与资本所有者分离,可以在东道国被使用,而将资本收益汇回母国。
⑤ 因为每个厂商(即每种产品)的固定投入为1单位资本,所以一国使用的资本占世界资本总量的份额等于该国产业占世界产业的份额,等于该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占世界产品种类的份额。
⑥ 制造品价格指数G的推导过程详见《空间经济学》[17] 第54-56页。
⑦ 制造品需求函数的推导过程详见同上书第56-57页。
⑧
⑨
⑩ 多国FC模型以Richard E.Baldwin在“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中的研究为基础,参见该书第332页。
(11) 在特惠贸易协定错综复杂的“意大利面碗”现象中,“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已经变成“最差国待遇(Least Favored Nation)”,基于最惠国待遇的关税率成为事实上条件最差的关税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