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与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移动通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五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工业,特别是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1987年我国开始建设公用移动电话网以来的十年间,即截至1997年7月, 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000万户。最新数据表明,这一数字已达到1300万户,其规模在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已跃居世界第三位。
外国品牌的手机在我国的通信市场中其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1997年5月,《人民邮电报》对我国北京、上海、 沈阳等五大城市各品牌手机综合销售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爱立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几乎主宰了整个市场。如在北京,爱立信的市场份额为34%,诺基亚为31%,摩托罗拉为24%,这三种品牌占了市场份额的89%,而其他占市场份额11%的品牌中仍不乏外国的品牌,如西门子、松下和NEC等。 通信市场中出现的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产业状况及发展方向
1.手机市场的形成
在80年代初期,继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局用交换机设备和关键性技术,发展国内公用通信网之后,我国于1987年又开办了移动通信业务。据统计,除1990年,我国移动通信的年增长均在100%以上, 其中1992和1993年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68.75%和260.45%。1990—1994年,我国移动通信的增长率是204.1%。经过十年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潜力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
1990年,杭州通信有限公司(原杭州通信设备厂)下属的杭州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引进摩托罗拉移动通信技术,生产摩托罗拉品牌的手机。自1992年,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开始火爆,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截至1996年底,该公司已连续引进9种手机, 产销的移动电话已达100多万台,约占国内市场的1/6(截至1996年10月末, 我国公用移动电话用户已接近650万户)。但移动通信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并不是由于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的结果,因为当时除杭州东信生产的摩托罗拉牌手机外,市场销售的主要是进口手机。然而,正是我国手机市场的火爆,才使各大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继杭州东信之后,国内先后成立了北京松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在1996年才开始生产手机)、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生产手机和基站等移动通信系统及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北京爱立信和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均是在1995年才成立并投产的,而飞利浦公司在1997年才与深圳桑达电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各类电话,包括移动电话。摩托罗拉公司也是在1997年在杭州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用户机有限公司,生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码分多址(CDMA)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手机,预计投产后将可形成年产160 万台以上CDMA用户手机的能力。
因此,可以说,国内生产移动电话的合资企业主要是从1995年以后才开始生产手机并投放国内市场的。在此之前,是由国内股份公司东信在生产摩托罗拉品牌的模拟手机,而市场销售的其他品牌的手机主要是进口的。我国简化了手机入网的手续(只要国内外厂家生产的模拟或数字手机符合标准,经邮电部移动通信设备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即可申请入网),中国联通进行市场运作,移动电话价格两次下调后,特别是一些手机经销商利用开放带机入网的条件大量走私水货手机,手机市场才随之火爆起来。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外国手机品牌达30种以上,而目前经邮电部批准入网的手机有60余种。但根据市场调查,我国消费者主要购买的品牌仍是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NEC、 飞利浦这些品牌。凡此种种形成了目前手机市场几乎完全被外国品牌手机所占有的局面。
2.市场成因
自1992年国内手机市场火爆以来,国内移动通信市场飞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电话普及程度低。
据业内人士称,我国移动通信增长如此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电话普及程度低造成的。在电话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移动通信自然就起到补充的作用。发达国家在移动通信发展初期,一般话机普及率已达到相当水平。而我国则恰恰相反。因此,经济发展对通信的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就形成了我国移动通信超常规发展的局面。另外,目前许多人购买手机也是因为电话的初装费过高。而手机由于两次大幅度降价,现在购买一部裸机和入网的价格加起来甚至比一部电话的安装费还便宜,而且使用方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什么不购买手机,而去安装电话呢?
(2)中国是个大市场。
中国有12亿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吸引外商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大市场。我国只要有1%的人购买手机,便会形成一个1200 万用户的庞大市场。在过去短短十年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就达到了1300万户。更确切地说,从1996年10月到1997年末,在这14个月的时间里,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就翻了一番,即以平均每月增加46.4 万户的速度发展。 据统计,1990—1994年,我国移动通信的增长率为204.1%。 但即使按这一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用户也只是每百人拥有0.79部手机,而位于全国第一位的北京市也只是3.67部/百人。如按通信市场近几个月的发展趋势,有关人士预计,到本世纪末每年要净增600万以上的用户, 而国家电信网和联通网用户将逾2000万户。由此可见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之大。此外,据有关调查表明,自费购买手机者已占80%以上。手机用户的大幅度增长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也是分不开的。据飞利浦公司对中国市场所做的调查,中国的移动电话消费市场目前正从商业性向消费性转变,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正在出现。因此,中国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各大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市场作为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3.市场份额浅析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国内市场中出售的外国品牌手机并不全部都是由国内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产品,可以说这些手机的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的产品,二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进口的外国品牌手机,三是通过灰色渠道进入我国的外国品牌的水货手机。1997年8月,有关公司对北京市场上200余家手机经销店进行调查后发现,90%左右的商家在销售水货手机,而且还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据有关报道,水货手机大多来自广东番禺,走私数量平均每天达5000部,据估计1997年市场上走私手机为200万部。大量的手机走私与1997 年手机市场空前火爆有很大的关系。但令人吃惊的是,200 万这一数字与我国合资企业1996年全年生产的手机总数持平。据统计,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末,在过去14个月的时间里,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增加了650 万户,即增加了100%,并以平均每月增加46.4万户的速度发展。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手机用户逾50万户,仅1997年8月就新添3万多户。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里,由于手机价格和入网费用的几次下调而引起的销售增长势头仍然趋旺,如果手机改为单向收费,手机销售的形势更将看好。由此可以看出,手机用户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长、市场需求量之大,即使我国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不出口也是供不应求的。手机市场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进口和水货手机构成的。因此,简单地根据我国手机市场中销售的各类外国品牌手机及其垄断性的市场占有率就做出我国移动市场开放过大,移动通信市场已被外商所占领、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内销过多等结论是缺乏根据的。
此外,这里也存在着如何看待合资企业的产品这一问题。首先,就移动通信业中合资企业的股份比重来看,中方几乎全部持有50%或50%以上的股份。例如,国内最大的手机厂家,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中方股份为51%,诺基亚和松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均为50%,而生产摩托罗拉品牌手机的杭州东方通信有限公司本身并不是合资企业,只是在1990年引进摩托罗拉移动通信技术,生产其品牌的产品。所以,在这些企业中,也谈不上什么外方控股。根据十五大报告精神,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也包含国有成分,何况这些企业中还有50%或50%以上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因此,对这些企业应加以扶植和保护。此外,这些合资企业的成立也填补了我国生产手机的空白,促进了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所以说,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应仅以其外国商标和品牌而被视为外国产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企业以哪一个品牌和商标进行生产和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利益。例如,天津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为一家合资企业,但在销售该公司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时就采取了一种灵活的办法,即一种产品两块牌子,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为原有企业的品牌“北京”牌,而出口的产品则为“三星”牌,这样该企业充分利用了合资双方各自商标在国内、国外的知名度,促进了企业产品的销售。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产品不应等同于进口的外国产品;二、国内产品包括了两大块,即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而与之相对的才是进口产品。实际上,我国许多行业,如洗衣机、冰箱、彩电、程控交换机等行业,在统计国内的产品时,都已将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列为国产品。因此,合资企业生产的手机也不应仅根据其外国商标和品牌而被排斥在国产品的范围之外。
综上所述,我国的市场是由各种因素决定其构成的,销售的产品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因而并不能仅以品牌及其占有率就轻率做出结论,并据此来判断和决定某行业市场的开放程度。
4.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方向
移动通信这一产业包括制造业和运营业两大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常是二者协调,全面发展。在我国,虽然移动电话市场以年平均增长率近200%的高速度飞涨,但这只是运营业生意兴隆, 而制造业却举步维艰。虽然国内已开始合资生产手机,但真正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东方通信目前正在努力打出自己的东信品牌手机,开发(或联合开发)拥有自己(或部分)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品;南京熊猫和上海英立也都引进国外技术生产或组装生产各种型号的手机;江苏江阴智能公司在生产我国自行设计的模拟手机。但这些手机在市场上几乎很少有人问津。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的产品都是国外80年代水平的产品,根本无法与国外名牌产品,而且是最新研制生产的新机型进行竞争,老产品卖不出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难以在市场上立足。那么,我国通信设备厂为什么难以生产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二点: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通信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整个微电子和计算机行业远远落后于国外。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即“六五”、“七五”的10年里,虽将发展电信业中的程控交换机列为发展的重点,但却并未在同时发展电信业的基础行业——微电子产业,因而使我国本来就基础薄弱的电子技术又失去了一次迎头赶上的机遇。此外,移动通信业是80年代的新兴产业。在我国,手机则刚刚起步。即使从东方通信1990年引进摩托罗拉的技术生产手机开始,到现在也只有6年的时间。从技术角度来看, 手机的技术复杂,技术含量较高,而我国电子技术又远远落后于国外。因此,相对来说,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困难也大一些。
二是技术的飞速发展。邮电通信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很强,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手机市场发展的趋势是,各个厂商竞相加快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往往一种新型手机亮相不久,另一种新款式手机又投放市场,而且其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据生产厂家称,约半年左右就推出一种新产品。因此,我国如果仅以引进单项技术和单纯引进生产线来发展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不但很难保证,而且很快就面临落后和被淘汰的处境。如上述江阴智能公司生产的模拟手机就已经落后于目前市场销售的GSM数字蜂窝系统。 东信生产的摩托罗拉品牌的手机由于是模拟手机,几年前曾占有绝对的优势,但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也不得不让位于后起之秀爱立信和诺基亚的GSM手机, 并且也同样需要技术更新。为此,摩托罗拉公司与邮电工业总公司和东信在杭州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企业,生产比目前GSM系统还要先进的CDMA 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手机。特别是在1994年,国外取消了在通信领域对我国的出口限制,最先进的产品出实验室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合资企业,如爱立信和诺基亚公司,在生产上也是与国外公司同步,生产的手机都是最先进的机型。而我国的一些企业至今仍未研制出GSM系统。 据有关人士估计,即使这一攻关取得突破,但达到商用水平、形成规模生产,最快也要两三年的时间。然而,1997年秋天,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已开始抢滩我国本已白热化的手机市场,向GSM系统宣战。因此, 国内手机通信系统又迎来了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时代。据预测,今后数年,CDMA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手机将在我国通信市场上占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鉴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电子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依靠引进单项技术和生产线显然是不行的,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那么,如何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呢?答案仍在于合资。因为只有采用合资的方式,才有可能改变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实际上,合资是外商们不情愿做的事情。他们希望我国能引进单项技术和生产线。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发展移动通信业的立足之本。我国程控交换机的发展经历了“从国外购买设备和引进技术—中外合资—国内自行开发研制”这三个阶段,而我国的移动通信业目前尚处在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合资企业,国内几家企业也引进生产技术,并努力在开发拥有(或部分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因此国内自主研制开发出无论在技术和质量上都成熟的手机是完全可以的。我国的移动通信业也会同电信业及其他成熟产业一样,经历“合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三个阶段而发展起来。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这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技术含量低。
在走访北京几家生产手机的合资企业时,企业在谈到技术转让时几乎都说没有技术转让费,或只需支付3%的利润。这主要是因为, 就手机生产来说,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言。目前生产手机基本上仍是组装生产,即采用大散件(SKD)和小散件(CKD)的方式组装生产。而企业的生产通常是从SKD逐步向CDK过渡。就这两种方式来说,后者比前者可以说拥有一定的技术。至于生产中的技术核心部分——集成电路技术,却并未转让,主要仍依靠进口,或从国内相关的合资企业中采购。由此可见,在我国目前的手机生产中,主要是以组装的形式进行生产,生产技术含量低。因此可以说,在目前的移动通信业中,就以市场换技术来说,实际上并未换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电子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这一落后状况束缚了我国通信业的发展。
在我国,电子工业中的一些国有企业几十年不变,生产和使用的仍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产品和老设备。国外电子工业在飞速发展,而我国的电子工业却几十年毫无起色,远远落后于国外。以这样的电子工业为基础,怎能发展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呢?因此,以这样的基础,是很难换到技术的。以市场换技术必须是在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才能换到的,进而才能提高企业原有的技术水平。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基础产业——电子工业,彻底改变电子工业落后的局面,才能促进移动通信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工业产品,从电子元器件、芯片,到集成电路。因此,电子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已到了下大气力抓电子行业的时候了。否则,我国的工业发展只能是瘸腿走路。
2.进口关税及增值税问题。
生产手机的合资企业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进口关税及增值税过高的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由于电子行业基础薄弱,目前国内的手机合资企业及电子产业中的其他合资企业,大部分仍为组装生产,而零部件也主要是依靠进口。
因而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由于进口部件的关税和增值税过高而引起产品成本过高。据企业讲,增值税从1996年7月1日开始实行先征后退的办法,但实际上产品在出口时却难以退税,或不能完全退税(大约只退税9%左右)。因此, 这实际上就等于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在原来12%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虽然从1997年10月1日起, 国内进一步降低了进口电子元件的关税,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的有关人士算了一笔帐,在未降低关税和增值税之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分别为12%和17%。而且,进口的散件与整机的关税是一样的。此外,欧洲的手机关税则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从国外进口手机反而比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手机价格还要低。据业内人士估计,差价为19%左右。如与水货手机相比,价格则相差更远,仅税收就相差31%,差价往往为几百至1000元不等。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口整机的价格反而比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手机价格还要低。这也是国内大量进口和走私手机的原因之一。另外,这些进口和走私的手机对国内合资企业的生产及其产品也形成一定的冲击。这样不但不利于这些合资企业的正常发展,也促使这些企业不愿意出口其产品,或减少其出口。同时也容易使一些合资企业从国外公司进口相同机型的手机,顶替国内企业的产品,并在国内进行销售。例如,最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披露的一起大规模水货手机走私贩私案件中,参与走私贩私的手机厂商就有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该公司解释其参与的理由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这种现象在其他手机合资企业中也同样存在。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在征收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方面存在着问题。此外,这也提醒我们应对合资企业进行必要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以避免合资企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综上所述,我国通信业的发展与合资企业的建立和生产息息相关。利用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和引进国外的关键性技术和设备,对促进我国通信业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