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地形复杂,很多农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远离水源或者缺乏水源的问题比较普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探究相关发展思路,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运用
1 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其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将灌溉技术与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建立良好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来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利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大力发展农业。相比较传统的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节省更多的水资源,而且还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对农田水利工程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可以让农田水利工程跟上当代的发展速度,在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完成更多的灌溉任务,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往更稳定、更协调的方向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2.1 做好节水灌溉重要性的普及宣传,改变灌区群众固有观念
要达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节水灌溉相机结合的目的,首先要提前是完善节水灌溉重要性的普及宣传,消除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阻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借助节水灌溉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工程,让群众看到节水灌溉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思想上改变固定灌溉理念。第二,农业管理部门及灌区管理者应通过技术人员入区宣传的方式,近距离演示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类型。当前,较常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主要有田间配水、微灌、喷灌、滴灌等。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适用不同状况的灌区,例如,田间配水在使用中应以水源准确及时输送为标准;微灌及滴灌主要是对灌溉水量进行控制,以此起到水资源节约的效果;喷灌则在对灌溉区种植农作物类型进行了解后,得出农作物生长所需水量比例,借助压力设备及泵送设备等,充分利用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从实际应用过程看,应针对灌溉区所处区位及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选用“适宜”节水灌溉技术。
2.2确保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性
目前中国的科技一直都处在迅速发展的状态,各行各业的科技普及度都远胜从前。为了加快跟随时代潮流的脚步,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也在不断接纳更发达的科技的融入。过去的灌溉方式已经逐渐被如今的生产方式所淘汰,对今后农业的发展而言,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水平是相当关键的。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1)通过生物技术的调控进行灌溉;2)在节水灌溉中使用 3S 技术;3)使用智能技术。这三种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能使节水灌溉的作用更为明显的方式。
2.3渠道防渗技术和管道输水技术应用
(1)渠道防渗(如图一)。水资源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渗漏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漏水。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要想提升防渗效果,普遍是利用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护面能够有效的降低渗漏现象,甚至高达 85%,浆砌石则可以避免 60%以上的渗漏现象。(2)管道输水。在运输水的过程中,会出现水面蒸发和渠床杂草蒸发等现象,这些都会使水资源因为蒸发而大量损耗,因此可以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运送水资源。如果使用管道运输的话,那么对于管道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管道材料的腐蚀系数必须要求非常低,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的预期效果。
图一
2.4新型灌溉技术
当前我国还出现了很多新型灌溉技术,比如智能化渠灌以及雨水积蓄技术。智能化渠灌技术是灌区信息化测控平台和智能灌溉设备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联控,实现智能化灌溉。信息化测控平台通过卫星等设备获取地表和气象条件,并计算出合适的灌溉时间和水量。无线电通讯系统通过2G/3G/4G/5G网络和终端设备完成灌溉指令和灌溉信息的传递。智能灌溉设备(如图二)通过太阳能供电设备自动开闭闸(阀)门,并将实时测量的水文信息传递到信息化测控平台。测控平台智能计算后自动发出指令,调节各闸(阀)门启闭,让精确灌溉的目的得以实现,这种方式操作过程中智能化程度高,便于实现大范围的无人灌溉作业。雨水积蓄的灌溉措施主要是在修筑工程的过程中收集降雨,通过管道的作用传递积蓄的雨水,倒灌该区域。这种操作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适合一些季节性缺水和干旱的区域。这种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灌溉农作物,还能够补充人畜用水,与此同时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让水土流失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控制,符合保护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需求。
图二
2.5滴灌灌溉技术
对于缺水严重的地区而言,他们在进行农田灌溉的时候通常选用滴灌灌溉技术。一般来说,滴灌技术往往用于局部灌溉,例如果园、蔬菜园或者温室大棚等经济作物区。这种滴灌技术的原理是将水源通过管道上微小的毛管孔中喷洒在农作物上,不仅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水分,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进而达到节水灌溉的最终目的。滴灌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移动式和固定式的半固式。这种灌溉技术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而且模式为自动化,不需要人工灌溉,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能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例如会经常出现毛孔堵塞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水质较差引起的。所以,在用滴灌技术进行农田灌溉时,必须要将水资源中的杂质过滤掉,避免出现毛孔堵塞等情况,同时过滤过的水资源更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而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2.6水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使农田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还要对生态、生活、生产用水等进行统筹,重点关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测评估工作。水资源分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切忌盲目。在控制水资源总量的前提下,采取配额管理方法。熟悉各个灌溉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总量、相关指标等,强调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循环合理利用,提高用水质量及效率,真正将水资源配置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2.7科学制定节水灌溉政策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等要求高,需要国家给予经济、政策方面的支持。对于经济发达区来说,地区政府可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依托税收减免政策,给予农民相应的鼓励,使其积极订购节水灌溉设备,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中,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包含滴灌技术、喷灌技术、智能化渠灌等基础类别,当下一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也主要都是基于这几种灌溉技术而进行的改进和优化。缺乏节水规划、缺少统一的农业节水标准、技术运用不到位等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基于此,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做好节水规划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节水标准、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加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绍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J].农家参谋,2019,(03).
[2]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
论文作者:惠金龙,毛媛媛,刘红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高效论文; 农作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