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一直是当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积极探索的问题。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其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课程的深入,可能存在着部分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老师的教学过程脱节的问题。而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主修科目,如果学习不认真、基础不牢固,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如何应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是目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引言: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伴随着学生思维意识的逐渐发展,以及教学课程的难度增加,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学活动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从不同类型的学生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原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只有理解个体差异,以人为本,才能探析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道路,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意识是实践的基础,同时意识也会对于实践起到引导作用,在探索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时,最需要重视的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只有帮助学生构建好数学思维,使其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可以用数学化的方式进行思考,才可以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数学思维并不只是单一的思维方式,而是较为综合的思维意识,包括问题认识、方法分析与推理等方面。培养数学思维,需要从各方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先,认识能力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由于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思维意识也会逐渐发展。小学数学的学习,从低年级数学课本上图片衍生的简单计算,逐渐发展成为对于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这就需要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确有效得思考。只有寻找到问题关键所在,才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其次,数学方法分析与推理能力,是对于难度逐渐增加、模式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梳理出具体解决方式。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问题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不再只是小学低年级时的简单计算,而是对于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的应用题进行梳理、计算。这就需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可以从人物对话以及材料概述中,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可以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出问题的计算方法与解决办法。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会引导学生走好未来的数学道路。
二、分析学生的不同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年龄逐渐增长的同时,也都各自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与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一味地重视课上教学,也应当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习惯,通过课上教学与课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老师应该关注到受教育主体的心理成长状况以及性格特点。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需要老师增加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程度。而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需要老师结合学生逐渐发展的心理状态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受教育主体心理状态的了解,体会到真正的精神需要。只有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个性变化,并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课堂学习与其性格特点的联系,才能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老师同样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实中部分人可能由于学习能力不够或者成绩较差,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进而造成数学成绩无法提高的恶性循环。所以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成绩较差的部分人有足够的重视,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教学办法,提高受教育主体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其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点已经逐步发生变化。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也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只注重书本的教学模式,而是倡导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发展,逐渐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理念,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渐更改原有的只注重书本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寻找到适合新时代“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当代教师应当重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学理念也在逐渐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只是传授者,同样也是参与者。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育数学思维,提升受教育主体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方法,增进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者,同样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参与者。通过这种方法,使老师能够真正了解数学课堂问题的根源,也能够逐渐了解到学生内心所想,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体会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授的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总结: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育数学思维、分析心理特点、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只有从学生出发,认识到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亚西.以人为本的小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7.
[2]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6-58.
[3]蒋芳德.基于以人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3):92-93.
论文作者:汪景茂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小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