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叶嘉辉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叶嘉辉

佛山馨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减少对水体、土壤、生物等不良影响,注重政府监管、法制建设、技术创新,充分重视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做好工程施工与运营监管与相关防控措施干预,做好相关舆论引导,促使相关保护工作的完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较大助推作用。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兴建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构成一定破坏性。因此,当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上,不仅要注重其经济实用型,同时也需要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的进行洪水拦蓄来降低洪水对下游环境与人们生活构成的破坏。大坝与水库可以有效的确保枯水期有较好的河流流量,同时可以减少洪水期洪灾的破坏性,降低相关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与发生频次。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的水源,有助于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等实际需求的满足。该类工程也可以有效的达到水利发电,进而有效的减少化石燃料等能源的使用,以及相关能源使用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清洁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其开发运用程度也不断广泛,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化石能源所引发的温室效应以及酸雨的危害,控制相关问题的发生频率与危害程度。

水库与大坝建成投入蓄水操作后,会改变水流速,进而导致水体中的污染物自净能力发生变化,影响水质状况。在库区水体流速会相对变缓,停留时间延长,进而有助于达到悬浮物的陈家,改变水体本身的浑浊度与色度。但是也会促使藻类更高频率的活动繁殖,进而在呼吸作用下有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与水体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生成更多的碳酸钙与碳酸镁,同时达到沉淀,进而减少水体硬度,减少水体毒性。

(二)负面影响

1、气候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立后会造成局部范围内的大气环流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气候变化。一般情况下,水库与有关灌溉工程会对局部区域的原有地貌进行一定改变,将原本的陆地转为水面,从而提升了局部的空气湿度,进而会对该区域降水与温度造成一定影响。水库通过太阳光照影响而导致局部蒸发量提升,进而提升库区范围的降水量。同时会由于水库范围的低温效应而导致库区外部降水量的提升。区域范围内的降水量在时间的分布上也会随之变化。一般夏季范围内库区温度相对降低,气流活动状况趋于稳定,降水量会相对而言缩减;而冬季范围内库区相对会保持温度相对较高的状态,气流活动能力相对更强烈,进而会促使局部降雨量提升。在水库完工运用后,库区范围内的下垫面从原本的陆地转变为水域地貌情况,会改变原有的空气间能量交换与强度状况,进而引发气温在局部产生改变,年度范围内的气温水平会相对提升。

2、水体

水库进行蓄水功能发挥后会库区水流变缓,进而促使水与气界面的交换速度与污染物扩散转移功能的削弱,引发复氧能力降低,致使水库水体缺乏应有的自净效果。水流变缓导致水体置换速率减缓,水体透明度提升,更有助于藻类产生光合作用,配合好的水体温度,容易在库区范围内角落区域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3、地质与土壤

水库蓄水会引发地壳应力提升,断层润滑作用强化,岩层孔隙水压增加,进而会导致局部区域地震可能性提升。在水库水位提升的同时,附近土体抗剪能力削弱,进而提升了滑坡塌方几率。此外,水库水源在发生污染后,其产生的渗透作用会加大对附近水体构成的污染。而土壤情况中,如果水体将土壤全部淹没,土壤中的生物量与生物种类会相对缩减,土壤肥力会显著下滑。土壤附近水位提高,土壤地下水位也会提升,会促使地表转为沼泽的可能性提升,土壤自身对植被的繁殖供养能力也相对下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库补给到地表会由于蒸发作用而引发土壤盐碱化严重,进而地表植物生长能力严重下滑,情况严重会导致水土流失。

4、水体生物

水库与相关工程建筑会导致水生藻类与陆地动植物产生一定损害,同时在气候、土壤与水位方面的影响之下,水库附近的陆生性动植物的具体种类与结构产生变化,水生性的生物由于水体富氧化而快速繁殖生长,进而导致缺氧而衰亡。相关影响下也会促使水中鱼类生存受到影响。对于洄游鱼类,水库的出现会导致鱼类在具体的生存繁殖与产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会提升鱼类气泡病出现率,在葛洲坝水库建设中就由相关因素引发鱼类死亡率达到32.24%。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强化法律与政府管理作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展中,需要充分强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先的原则,保持有序开发,加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完善相关法制建设,促进技术升级,结合经济补偿,避免产生先建设后审批与审批小工程建设大工程的无序化开发处理,做好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深度研究,加强各方面技术创新,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发展为生态化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落实相关政府行为职责,将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的渗透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全程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中,进而达到水土资源、环境与水资源的保护,相关情况要做好充分论证分析后再做具体实施。工程项目要展开终身追责制度,促使有关部门与个人严格把关。

2、注重工程考评与奖惩

要在工程内部开展对应的工作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做对应的奖惩措施制度建立,要保持规律性的工程考核评估,动态性观察工程开展状态,及时有效监督与纠正工程执行中的不良问题,对于工程施工与运行中的环保有效行为进行一定奖励机制建立,提升工程整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将其划归到工作考评重要指标。对于生态 环境破坏的工程与行为要开展对应的批评通报,情况严重者要进行薪资福利待遇的缩减与负责人职务调动。

3、强化舆论引导

要充分的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提升相关意识。加强媒体监督,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优劣情况做全面评估公报,通过数据与资料整理反映事实工程状态。同时通过媒体引导人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民对生态环保行为的强化,获取更多民众支持,促使相关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工作推进的顺利性与有效性。做好国际交流合作,将产生过剩装备做一定转移,促进装备升级换代。

4、加强技术创新

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中需要加强运用先进技术的程度,积极的做好环保设备与技术开发利用。可以选择有助于植物生长的良好透水性建材与多孔护坡等技术;其次,可以优化管理技术,控制“三废”排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破坏;其三,优化设计方案,可以运用生态流量排放预留、分层取水的水闸阀设计、开辟洄游鱼类繁衍有效通道,配合增殖放流与生态环境补偿措施,有效的促使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改善。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较为突出,因此要做好对应的防控保护处理,尽可能降低其破坏程度与破坏量,建立生态水利水电工程意识,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永革,杨新颖,李春鹏等.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5,(1):19-19,22.

[2] 柴向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4,(10):154-154.

[3] 龙燕.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应对策略[J].北京农业,2015,(17):170-170.

论文作者:叶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叶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