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分析论文_吴业平

湖南省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417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初开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工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显著,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效果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特我院自2015年初开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工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整理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自2015年初开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工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0岁到81岁,平均年龄(51.29±2.16)岁;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岁到79岁,平均年龄(52.19±2.87)岁;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我院2015年初开展持续质量护理工作,并积极进行品管圈活动。

1.2.1人员培训 我院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此之前,组织各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品管圈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品管圈的概念、开展目的、发展现状、应用技巧、操作步骤及流程要点等。并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分阶段考核,考察护理人员品管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1.2.2品管圈小组成立 品管圈小组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内圈员以自愿、上下结合为原则参加,并以民主投票的形式选举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圈长1名,并配1名辅导员,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护理人员担当[1]。由所有医护人员讨论决定品管圈小组名称,小组名称为“团结圈”,意味所有医护人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努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职业神圣,责任重大。由小组成员投票表决,选取1名护理主任为圈长,1名护理副主任为辅导员,其他所有成员圈员。活动主题为“持续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制定相应的圈名、圈徽等工作,并进行上报获得批准。

1.2.3品管圈活动内容确立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由圈长组织成员展开讨论,对各科室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与意义在于提高各科室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制度、操作规范的依从性,提升执行力与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1.2.4要因分析 品管圈圈长每2个星期组织品管圈小组进行讨论1次,以头脑风暴形式讨论主题,分析现状,反馈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要因分析:①住院护理工作繁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出院、入院等流动性大;同时住院的患者一般情况较为严重,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对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规范管理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护理团队的年轻化,缺乏丰富护理知识,实践经验不足,面对某些难以判断的病情评估工作不全面,或面对情绪不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欠缺有效沟通,容易耽误救治最佳时机。

1.2.5解决对策 ①规范化护理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合理调配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保证护理人员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②合理调配各部门,加强护理人员间默契度,提高护理效率,避免护理工作出现重叠现象。③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术与沟通技巧的运用,提升专业素质。④开展老带新活动,由科室内高资质护理人员带动年轻护士,指导年前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患者体征评估患者病情的方法,教会正确、客观观察患者体征、病情变化的方法。⑤定期考核,分为书面与实践两部分,旨在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意识同步提高。

1.3观察指标

应用评分表以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两方面分别评估开展品管圈前后急诊科护理质量;患者病情稳定后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开展品管圈前后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体现,如何见医院护理质量进行提升hi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特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医院的护理质量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展开头脑风暴,发挥个人的力量,积极应提出护理中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对各个方面的原因进行查找,查出的问题及时针对性解决,积累经验,为以后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打好基础[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显著,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爱琼,罗林,颜涛.等.品管圈在提高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循环杂志,2014(z1):235-236.

[2]周晓娟,陈霞,方储馨,等. 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实践[J].临床护理杂志,2013,4(3):59.

[3]周晓娟,陈霞,方储馨,等. 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实践[J].临床护理杂志,2013,4(3):59.

[4]王翠华,王郑芳,张超彦,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体检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8):92-94.

[5]石瑜珊.在体检中心应用品管圈减少医患纠纷的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1):75-77.

论文作者:吴业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分析论文_吴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