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今后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发展趋势,由于老式电网无法可靠接入新型分布式电源、电能损耗较大、难以和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联,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供电质量、可靠性与节能环保提出的需要。作为自动化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充分融合产物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将来输配电目标的最佳方案,也是现阶段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
1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相关简述
1.1自动化运行的含义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作为互联网联络功能和电脑功能的两者结合,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条件下将电力源源不断提供给用户,这样的工作流程比起旧时的电厂输配电方式显得更牢靠和稳妥。还有,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在全天候条件下支持互联网视频的无死角观察,它经电脑精确验算和校核去科学输送电力给各个用户,客观上加快了供电的效率,令住户最大程度地体会到用电之便。
1.2自动化运行的特点
第一,高效性。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能够自动控制实现分合闸,不需要人工干预,计算机能够不间断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发出正确的指令,实现对电网运行的一体化管理,有着较高的覆盖面和灵活的调度方式,满足电力管理的多样化需求。第二,便捷性。电网涉及的机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多方面的内容,信息和技术都相当复杂,自动化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与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分组,并能及时收集各用户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网的监控和管理。第三,安全性。供电输配工作有着较高的危险性,自动化运行技术操作严谨、稳定性强,能够取代大多数人工操作流程,有效规避因人工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同时自动化系统也能够主动监测供配输电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监管人员,大大提高了用电工程的安全性。第四,经济性。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分析计算出哪一条路径最短、哪一条设备运输耗电量最少,有效减低电能的额外损耗,减少冗余环节;当运行设备发生短路或故障时,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判断出事故原因和事故发生点,减少检修的成本投入。
2 输配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水平不足
电力行业经过改革之后,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我国的电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力技术水平仍然不足。电力企业在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导致电力技术不足的原因之一,先进技术人才的缺乏,使电力企业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层对先进技术的意识淡薄是导致电力技术不足的原因之二,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进度,电力企业管理层先进技术意识的缺乏,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也就不足,在输配电时还使用传统的方式,逐渐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效益,限制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2.2 电力输配电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后,我国的电力企业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我国的电力输配电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还没有完全追赶上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也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电力输配电管理体系,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引进科技人才,对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加强电力输配电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信息化时代接轨,发展自动化的电力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提升措施
3.1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支持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电力企业转向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措施。供电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和现实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技术投资成本,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关技术。供电企业可以与一些高等院校强强联手,帮助其进行定向探讨,大力支持其研究成果转换成生产力的实验,并进行正确反馈,有助于完善技术。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养成在工作中及时记录常遇见的问题信息的习惯,以此为研究人员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具体的数据依据,保障技术改革和创新顺利进行。
3.2完善管理模式,增强资源利用率
增强资源利用率不但是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同时还是所有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最佳渠道。为了加强资源有效利用率,电力企业要对两个方面着重重视:一方面是管理,另一方面是技术。首先,管理方面,电力企业要强化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其对企业经济效益重视程度,明确自身相关责任。电力企业要制定严谨、合理的惩奖制度,把个人综合能力测评和岗位节能情况联系起来,加强员工节能认识。这样就能在自动化运行所有过程中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积极激励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对做出贡献的员工颁发奖品以兹鼓励,并予以高度表扬和肯定,把激励创新视为企业长久发展策略。与此同时,夏天通常处于高温天气,这让大部分用户都增加了用电需求量,对输配电自动化运行来讲,这是一个十分严苛的磨练,要积极给予相应处理方法,以保证电力的稳定。对于电力波动的问题,电力企业要及时建设战略部署,合理规划资源配置,尽可能的消纳水电资源,减少弃水现象,举行应急演练。
3.3完善设备设施,提高自动化水平
众所周知,仅仅靠人工把控资源利用率的传统方式是具有局限性的,要顺应时代发展将主要工作侧重于提升技术水平方面。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强化输配电过程中主要工作的监控和测量,使用最先进的新型设备设施,健全系统数据信息,把输配电技术与系统自动化有机融合在一起,科学调整系统、设备、电网的相关配置,把系统能耗减少到最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时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要在现实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将技术创新有效融入到工作中的问题中,逐渐完善电力输配系统,从而进一步加强输配电每个工作中的资源利用率,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4重视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目前,我国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是因为我国这项技术研发时间较晚;其次,是忽视这方面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要想加快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单纯依靠外部引进是完全不够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电力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择优首选具备较好电力输配技术操作的专业性人才,这有助于改革传统用工形式,改善企业用工情况。还要针对在岗人员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或者聘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等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输配电管理中,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重要手段,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自动化处理输配电工作,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员方面的投入,也直接控制了输电质量。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做好相关的科研工作,根据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需求。对自动化技术的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对输配电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进而就能大大提升自动化运行效率,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强.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 36(3):285-286.
[2]何琼.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 电子测试, 2017(11):111-111.
论文作者:袁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输配电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