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简论
◎余秋雨
一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中流传最广的基本经典。公元402年由鸠摩罗什翻译成汉文,后来还出现过六七个译本,但大家读得最多的,还是鸠摩罗什的那一种。前不久我用大字行书全部恭录的,也是这个译本。我居然整整书写了一百四十幅宣纸,连在一起悬挂,长达六十多米,将来刻成石碑,会是一个不小的景观。现在国内几个佛教圣地镌刻了我手书的《心经》石碑,而《金刚经》的篇幅又比《心经》长了十七倍。
大麦屿港区是目前台州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码头。一年到头,不计其数的陶瓷、卷钢、粮食、煤炭、板材等从这里输入台州,再将台州生产的小家电、机电、家具、水泵等产品运往各地。
相传禅宗的六祖慧能听到《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心明得悟,因此这部经也就成了禅宗中南宗的主要经典。这是中国佛教对原始经典的隆重选择,也是我用那么多功夫来书写的原因之一。
《金刚经》历来有很多注疏、讲解、研讨,但这些著作往往比《金刚经》本文更为复杂和艰涩,改变了它明快的风格,更不适合大批经常念诵它的信众。在当代,又有一些研究者把它归纳得过于概念化,而且仅用几句话了断。让人很难相信,它如果真是这样,怎么会延绵成千百年的晨钟暮鼓?
我与历来的研究者稍有不同的是,除了经义之外,还关注它的文学品质。这一点,读过我的《老子今译》的朋友,一定很有印象。何况,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比老子的生平更有诗意。我曾经花费很长时间和巨大精力到尼泊尔和印度,一一朝拜了释迦牟尼出生、苦修、悟道、讲经、行脚的各个遗址,觉得那真是一部由思想和脚步一起写下的宏大史诗。这种整体的史诗风貌,也体现在很多经文中,《金刚经》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极具代表性。
习惯于理论归纳的当代学者,一定会觉得《金刚经》在行文中包含了太多近似句式的轮番重复。他们或许会想,绕来绕去,不就是这么个意思吗?但他们不知,这是一场千人聚会中的慧语铺陈,比较适合诗歌、对唱中经常运用的重叠结构和回旋语态。在诗歌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白云,同样的清风,同样的草原,只是马蹄的深浅有了差异。于是,诗人就要重复那么多同样词句,来烘托那一点差异。在一次次“大同小异”中,“大同”体现整体节奏,“小异”体现特殊命题,两相扶持,走向诗和哲理。
真正伟大的宗教,并不要求信众陷入密集的概念丛林,而只要求简明记诵。一声声佛号,一次次礼拜,都是重复的,并在重复中抵拒以复杂形态出现的骚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只看到寺门,听到钟声,面对袈裟,就已领悟了一种宗教境界。因此,简明,是一种宗教成熟的标志。如果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简明,那就更加合乎天道。
在施工前技术检测方面可采用强制搅拌楼或机具铺筑等方式,其中要求拌和站的最小配置容量至少要在30m³/h以上,确认标准配比与各项参数内容,将混凝土材料运输到现场自卸。在施工前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合同文件以及设备施工条件、流程进行进一步审核,确定好施工工艺流程后再针对现场路面进行最后一次的平面与高程测量,严格审核原材料的配合比及实验报告总体内容,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基稳定性、均匀度与密实性进行全面查看。当然在施工前还要进行一次全宽度的碾压检测,确定基层强度到位[1]。
我在用大字行书恭录 《金刚经》的时候,那么多白天黑夜,经常反复书写“须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意云何”“何以故”等语句,便心生宁静,就像在庙宇中一遍遍倾听经诵和木鱼的声音。
由此产生一个想法,能否把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感受向读者报告?不是讲解,不是注释,而是有感而发,既显得轻松,又更靠近文学。我想,我的不少研究西方现代派的学生读了一定会很惊讶:居然有那么多比“现代哲理”更彻底的思维,早在古代已经可以随口吐出,而且在问答之间的语流,竟是那么美好。
二
《金刚经》的开头,是一番纯粹的文学描写,与一般的经文截然不同。
④最早的记载见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孔凡礼、齐治平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陆游卷》,中华书局,1962,52.
本文也不艰深,但我还是翻译了一下,以求与后面的行文统一。开头是这样的——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有一位叫须菩提的长老,与众人在一起,这时站起身来。他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祖说……
这个情景,写得具体而又生动,传达了释迦牟尼和当时佛教团队的生活形态。落脚的园子不小,挤得下一千多人。住在这么大的园子里,又有这么大的团队,居然还要到城中依次乞食,这反映了当时印度佛教的一种行为信仰。那么,这一千多人都跟着他进城去乞食么?那是一支多么庞大的队伍啊,城中的住户会有什么感觉?当然,这一千多人除了弟子,还有一般的追随者。一般的追随者大多并未出家,可能不必乞食了,那么必须乞食的人有多少?
乞了食,并不在城中吃,还要回到园子里来。吃了还要洗脚,然后铺好坐垫坐下来,开始对话式的传道。
这就引出了第二主角:须菩提。这位大弟子已经颇有声望,但他提问时还是表现出一系列动作: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十……一派虔诚。
(3) 试件延性系数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不大;随着套箍指标的增大而增大,增幅8.4%;随受热温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300℃时,延性不理想。
这个开头当然不是闲笔。释迦牟尼的透彻生态正好印证了他的透彻主张,而且,由他的日常生活引向一种千人聚集的盛大,而这种盛大正是阐述经义的背景。大弟子须菩提的恭敬,又让盛大的聚集增添了崇高的气氛。
这个开头,又与《金刚经》的结尾构成呼应。那是在释迦牟尼讲经结束之后,仍然由须菩提长老引头,带动各位男女弟子和在家信众,甚至联通一切 “不在场却听到了”的高人,皆大欢喜,表示一定信受奉行。
如此开头和结尾,使中间的讲经内容进入了情节,进入了场景,进入了可以切身感觉的生命呼应。于是,在这里,美学收纳了经学,文学安顿了佛学。
释迦牟尼在讲经过程中,不断地呼叫须菩提的名字,这又让情节贯通,让对话延续,使千人演讲变成了两人交谈,众人旁听,并由此增加了亲切感。
有些现代学者在讲解《金刚经》的时候删略了这个开头,实在可惜。
三
须菩提长老向释迦牟尼提出的,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修行者如果想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应该如何执守、降伏自己的心?”
首先可以大力开展全域旅游群众性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让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其次可将旅游服务设施、各类旅游产品依托全媒体网络营销,实现精准营销,以达到实时、高效、便捷的营销效果;最后注重节庆营销,积极开展旅游节庆和各类营销活动,做到全年、全民、全季节办会、办活动,实现四季有品牌,每月有主题,经常有活动。
这已经触及佛理的核心,我们可以从反面说得比较明白。一般人看世界,看生活,总是界线重重,欲念重重。界线阻止了天下平等,欲念阻止了正常知觉。因此,只有“正等正觉”,才能摆脱界线,摆脱欲念,使一切回到“正”。这也就是说,追求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是一切修行者的起点。
(1)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质量应满足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经过80um筛孔后,水泥的细度不应超过5%。水泥出厂时间不超过2个月。
须菩提长老由此问释迦牟尼,追求有了,起点有了,接下来,该怎么守住,怎么来降伏自己的心?原文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释迦牟尼当然也不必再论述基本命题“无上正等正觉”了,作为最优秀的导师,他不做针锋相对地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转移了提问者的话题,把问题推到了新的高度。
他说,一切生命,不管是怎么产生的,也不管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都应该获得引渡,使它们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但是请注意,修行者如果认定自己引渡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有了这种认定就未必真有效果,结果很可能谁也引渡不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心里有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者了。
这就出现了释迦牟尼独特的精神坐标。大家都在高喊引渡,他却在警惕,在引渡者心目中,自己与被引渡者是否平等。
如果把事情移到释迦牟尼身后的世界上来,我们就能发现,很多好心人都在主张“拯救他人”“指引他人”“开导他人”,却需要认真问一问,你们这些 “拯救者”“指引者”“开导者”的心中,自己与“被拯救者”“被指引者”“被开导者”究竟有什么区别?你们是否把自己的形象定位,打理得太高大、太强势了?
2.11 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天下的大麻烦,常常就是由那些“拯救者”“指引者”“开导者”带来的,因为他们把天下人心分割了,对立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态度,更是因为他们为自己设定了特殊的身份和资格。他们也许是善良的人,但是却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居高临下、永远正面的形象定位,于是也给对方制造了一种负面的形象定位。因此,他们为形象定位而奋斗,对方随之也为形象定位而反抗,麻烦由此产生,并且越闹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的形象定位又不断衍生,使世界变得既亢奋,又疲惫,既分裂,又混乱,无可收拾。
上面举的这几句,如果用这种幽默的口气来说,确实是对“名”构成了不小的嘲谑——
对于“相状”“相”,释迦牟尼的态度很明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也就是说,他要求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形象定位”,都要看破,不留余地。他要人们明白,那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虚空不实,转瞬即逝。
看破相状,是《金刚经》的精髓所在。看破相状,非常艰难,又非常重要,所以要用回旋式的包围圈,反复强调。
说到人们最为执着的“相状”,释迦牟尼举出 “我相”“人相”“众人相”“寿者相”这四种。那就是:自己的形象定位,对方的形象定位,众人的形象定位,长者的形象定位。在他看来,正是这几种形象定位,把人缠住了,缠僵了,缠死了。其实往深里看,这些形象定位都是虚设的,不真实的,万万不可执着。
这种种“相”,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系列误会。既是对自己生命的误会,对别人生命的误会,又是对集体生命的误会,对时间生命的误会。这几种误会中,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误会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以众人名义所代表的集体生命,以长者面目所代表的时间生命(或称历史生命),却很难正视。直到今天,一讲到人山人海的“众人”,或悠久漫长的“历史”,常常让人徒生恭敬,失去了正等正觉。
在这里,我不妨就“众人相”的虚妄,来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在年轻时代所遇到的“文革”浩劫,可称之为“众人相”的大嚣张、大祸害。但当祸害刚刚结束,前不久还浩浩荡荡的“众人相”却找不到了,原来一切都是假冒。我父亲被关押十年,我叔叔被迫害致死,都是什么人造成的?我在浩劫过去之后反复查问,回答是“革命群众”,也就是“众人”。但是,直到今天,我父亲和叔叔的坟墓上草生草枯不知多少年了,也找不到任何一个伤害他们的“革命群众”。这一事实,足以印证“众人相”的虚妄。其实,《金刚经》要破除的“众人相”,并不仅仅在中国惹祸,请看世界各地万众聚集的“众人相”,又有多少虚妄?
从图4可见,含钛高炉渣的杂质CaO、MgO、Fe、Al2O3脱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时间超过6 h时,TiO2损失率明显提高,因此,合适的反应时间为6 h。
至于“寿者相”,当然不是指“长寿者之相”,因为这样解释无法与 “我相”“人相”“众人相”并立。有的学者把它解释成“永生不灭的相状”,或“事物生灭的存在”,这又过于概念化了,而《金刚经》在这里所排列的,是四种形象定位。因此我在上文把它解释成以长者面目所代表的时间生命和历史生命。对于这种“相”的识破,难度也很大。试想,如果把时间和历史都变成一个个“相”压在各种事情之上,那么,一切新生的、年轻的、初始的存在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天下还有生机吗?问题是,那种道貌岸然、陈词滥调的“寿者相”也都只是表演而已。表演什么?表演远年的幽灵曾经一次次给自己“托梦”,让它们复活,其实并不真实。
总之,正是“我相”“人相”“众人相”“寿者相”造成了世间的不平等、不正常,也就是阻碍了人们追求的 “无上正等正觉”,破坏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反观人类的一个共通误区,就是不断地给自己和他人“造相”,正面的相、负面的相、高贵的相、威胁的相、无敌的相、受欺的相……一切困厄皆由此而生,却永远乐此不疲。即使是聪明智慧的人群,也很难完全摆脱“相”的羁绊。
四
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还与须菩提长老讨论了小乘佛教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限。他们谈到了小乘佛教里通过修行所达到的几个果位,例如,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在断灭三界、断灭烦恼、断灭惑见、断灭轮回上都做得很好,但又总是执着于自己要进入什么、来往什么、拒绝什么等等目标,执着于自己的相状,那也就没有抵达“无上正等正觉”。可见,要进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不容易,要识破一切相状真不容易。
在《金刚经》看来,为各种相状所加的“名”,其实都是冒充。冒充不仅仅是为了骗人,而且也变成了自我认定和世间认定,因此问题更加严重。
他在 《金刚经》里提出,“不应住色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所说的“住”,是指执守、执着。所谓“住色”,就是执着于形象定位,包括生命形态的定位。我们的心,只有不被“色”和“相”锁住,摆脱对“色”和“相”的执着,才能“生其心”,才有心灵的自由空间。
说到这里,释迦牟尼也就回答了须菩提开场时提出的问题。如何执守?回答是:不能执守,一旦执守就会陷入迷妄;如何降伏其心?回答是:不是降伏其心,而是首先是降伏相状。须菩提刚刚提问的时候,释迦牟尼把问题暂时搁置,却带领他进入一种“别样思维”,然后水到渠成,全然解决。这真是高超的答问智慧。
释迦牟尼为什么会认为一切相状都不可信?这与他在菩提树下终于开悟的要旨有关,因为相状正是他悟得的“缘起性空”这个原理中“缘起”的部分外象,本性为空。明明是“性空”却要翻腾出那么多外象来诱人、惑人,当然应该看破。释迦牟尼在很多地方论述过“缘起性空”,在《心经》中又把“空”阐释得非常全面,读者可参阅我研究《心经》的文章《读经修行》。释迦牟尼正因为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彻底开悟,所以不断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上当的是相状。只有把它们看破,才能放下烦恼,获得自在。《金刚经》由此找到了自己的论述重心。
《金刚经》特别举出了一系列非常吸引常人的相状,然后指出它们都虚妄不实。
例如,人们常说“庄严佛土”。“庄严”就是一种相状,因此佛说,世上并无真正的“庄严”可言,大谈“庄严”就是不庄严。
又如,说一个人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大巍峨。佛说,没有这样的身体,没有这样的高大,没有这样的相状。
新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上来看,新闻学还很年轻。但是作为普遍存在的新闻传播活动却早已开始。从最初的口头新闻一直到如今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新闻,新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美学也有着同样的命运。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专著《美学》第一卷的出版,使“美学”这一名称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从此,美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可以说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人类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却十分古老。从考古发现的洞穴壁画到古希腊哲人的思辨再到现如今各种实用美学的兴起,不得不说美学既古老而又年轻。
再如,说一个人“具足色身”,也就是拥有了圆满而完备的形象。其实在佛看来,不存在“具足色身”,那只是一种假象。
…………
我们常人所执守的“相状”,并没有那么庄严,那么高大,那么圆满,那么完备,却还是把它们看成了生活的依据、生命的依赖。例如职位、身价、家世、单位、称号等等,并为它们煎熬、竞争、觊觎,增加了自己和别人的无数烦恼,增加了人世间的不安全。其实,大家是在为假象而征战,为虚妄而遭殃。
正因为危害如此之大,所以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建立了一种艰深而有趣的否定结构。请注意,不是个别性的否定,而是以结构所做出的整体性否定。这种否定结构,把种种相状全部装了进去。例如——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是名善法”;
“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那时,佛祖释迦牟尼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弟子和追随者一起,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吃饭时分,佛祖穿好衣服,拿着钵,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后,就回到本处,吃完饭,收拾好衣钵,洗了脚,铺好座位,坐了下来。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
这一系列否定结构,一般是先提出一个常用相状,然后由佛(如来)来否定,否定之后再说明,正因为不是,才有了这个假名。
在这里,除了否定相状之外,还否定了随之而来的名,而且否定得颇为讽刺,颇为幽默。
这里所说的“形象定位”,就是佛教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相状。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单说一个字:“相”。
雨落先表示了歉意,说许姐,非常不好意思,请您来其实不是因为证书,而是想和您商量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许沁略显诧异,笑道,什么事啊,搞得这么紧张兮兮的。玉敏刚要张口,雨落用手止住了,然后平静地说了。
是善法吗?佛说不是善法,所以老是叫“善法”;
是凡夫吗?佛说不是凡夫,所以老是叫“凡夫”;
选择耐高温抗病品种,搞品种搭配种植和套种,降低生产风险。栽种前要查看本地区常年最高温时段发生的时间,通过提前计划,调整播种期让抽雄吐丝期错开高温天气。
是微尘吗?佛说不是微尘,所以老是叫“微尘”;
是民众吗?佛说不是,所以老是叫“民众”;
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原则,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或通过改种绿肥、轮作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压低非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减轻病害防控压力。黄淮常年发生区和华北、西北偶发区,结合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
本研究所选病证为儿童功能性腹痛脾胃虚寒证。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优效性检验的方法,以中心为分层因素。计划样本量240例,试验组、对照组各120例。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邯郸市中医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长春市儿童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共12家中心共同完成。本研究已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TYLL2015[Y]字033)。获得所有入组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是忍辱引渡智慧吗?佛说不是,所以老是叫“忍辱引渡”;
…………
如果用这样的否定结构来环视世间诸物,各种相状的名号也就变成了自我否定——
是专家吗?因为不是,所以老是叫“专家”;是君子吗?因为不是,所以老是叫“君子”;是美女吗?因为不是,所以老是叫“美女”;······
相状,与佛教里另一个概念“色”,紧密相关,都是指物质形态的形象定位。佛教往往把世界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显而易见,无论哪个教派都会为摆脱欲界而大下功夫;色界就麻烦了,因为其中包括着有血、有肉、有情的生命形态,有不少教派为了吸引民众常常采取温和的中间路线。而释迦牟尼则要求修行者以无色界作为方向,主张“无余涅槃”,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然而,对一般人来说,把一切相状都看成假象,可能会使自己失去依靠,从而产生惊惧、恐怖、畏怯。对此,佛祖要求修行者在摆脱各种相状时要“不惊、不怖、不畏”。他以自己的例子说明,只有摆脱了相状,才能真正做到“不惊、不怖、不畏”。他说那年,残暴的歌利王要割截他的肢体,他因为早已不在乎自己身体的相状,所以“不惊、不怖、不畏”,结果反倒使歌利王大为震撼。
由此反证,人世间的种种惊惧、恐怖、畏怯,都因相状而生,也就是担心失去相状。如果完全不在乎相状,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摆脱相状而“不惊、不怖、不畏”,这在释迦牟尼看来也是十分稀少而珍贵的品德,那就是我们所景仰的“万难不避、万险不退”的大雄精神。“大雄”精神也就是金刚精神,中国佛教寺庙总习惯把供奉佛祖的主殿名之为“大雄宝殿”,即与此有关。因此,每次看到“大雄宝殿”,我都会想到《金刚经》。
中国民间历来传说,《金刚经》具有明显的“辟邪”功效,大概也就是依仗着大雄精神和金刚精神吧?
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概念:“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教的基本命题,所以须菩提随口吐出,不必向其他弟子解释。“无上正等正觉”,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由梵语音译,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就是我在恭录经文时重复度最高的九个字。鸠摩罗什选择音译,证明直译非常困难。但我们还是要勉为其难地解释一下。这里出现两个“三”字,不是数字,而是音译而来,现在西文译写为sam,表示一种正确的段位。“藐”,意为“平等”;“菩提”,意为“觉悟”。 因此,“三藐三菩提”,可简单地翻译为“正等正觉”。前面加一个修饰词“阿耨多罗”,意为“至高无上”。连在一起,这九字梵语音译,可以大致解释为六字汉语组合:“无上正等正觉”。
是第一引渡智慧吗?佛说不是,所以老是叫“第一引渡”;
五
《金刚经》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它一再指出,人们如果以形态和声音来显摆和求索,便是“邪道”,背离了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自如神韵。修行者只有摆脱对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言语、形态等等相状的执着,才能走出黑暗,看见阳光。如果修行者能够不是拿物质来布施,拿金、银、琉璃、玛瑙等等宝贝来布施,而是以《金刚经》所传扬的“无上正等正觉”来布施,以超越种种相状的自如之心来布施,那就必将平复世间狂乱之心,获得真正的福德。而且,永远功德无量。
释迦牟尼认为,执着于相状,必然因分割了天下而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狭隘和琐小。如果反过来,不执着相状了,精神天地就会变得很大,令人神往。
请听他与须菩提的一段对话——
释迦牟尼:须菩提,东方的空间,可以思量么?
须菩提:不可以,世尊。
释迦牟尼:那么,南方、西方、北方,这四维空间可以思量么?
须菩提:不可以,世尊。
释迦牟尼: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相状的布施,所以他的福德就像东、南、西、北四方上下一样,不可思量。
在释迦牟尼看来,无边无际的大,就可能产生无边无际的福德。种种相状,就是通向无边无际境界的绊脚石,所以一定要清除。一旦清除,必有非常美好的结果。
因此他觉得,阐述这个道理的《金刚经》,“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
《金刚经》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在主张摆脱一切相状的时候,终究会自问:佛法,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要人们执守的相状?
对此,《金刚经》显得非常坦诚。它认为,佛法本不固定,没有执守的理由。人世间一切对固定目标的执守,都应该放弃。如果要人们必须执守佛法的相状,那么,人们也有理由去执守别的相状了。如果要人们一味执守佛法的相状,那么人们随之就会指责“非佛法”了,而指责“非佛法”就离开了佛的包容真谛。因此,《金刚经》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认为,一般在佛教团队中所说的佛法,只是让人渡河的船筏。人们到了彼岸就必须舍弃船筏,佛法也是这样,迟早会被舍弃。何况,我们平常见到的那么多“法”,并不是正的佛法。
这个意思,《金刚经》里的原话是:“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船筏的比喻,又很文学。一个小比喻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只有文学做得到。
连佛法都可以像船筏一样被舍弃,这给中国的禅宗带来极大的启发,增加了其他宗教所少有的精神自由度。对此且不作细论,可参阅我的著作《修行三阶》中讲述禅宗的章节。
最后,要说说《金刚经》这个名称了。前面说过,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指大智慧;“波罗蜜”是指引渡;引领词“金刚”,当然是指精坚不摧之志。因此,合在一起,“金刚波罗蜜多”,意为“以大决心大智慧引渡”,或者说,以金刚智慧引渡。如果不用梵语音译而只用汉语,此经也可称之为《金刚智度经》。但是,鸠摩罗什的译名已成经典,不必擅改,因此还是简称为《金刚经》吧。
此经虽然长达五千多字,但意思却很简明:识破相状,放弃执守,抵达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在释迦牟尼的各种经论主旨中,这就是《金刚经》的分工使命,它完成得很充分。
那就还是让那句佛诵来结束本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手书的六十余米《金刚经》全文,今后不管收入何书,展览何处,都会有本文跟随,以表达当代学人的拜读之忱。
余秋雨 1946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县 (今余姚市),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出版有《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曾经贴地历险四万公里考察了人类全部重大古文明遗址,获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等。近年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标签:香港浸会大学论文;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