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蜂有诀窍_蜜蜂论文

春天养蜂有诀窍_蜜蜂论文

养蜂春繁有诀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诀窍论文,春繁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养蜂是传统养殖业,也是一项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致富门路。春繁是养蜂新一年的开始,春季蜂群复壮的快慢、病害防治的得当与否关系到当年养蜂的收入,是养蜂成功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一组养蜂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繁殖新方法

      春繁期选干燥、向阳和避风的场地,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每群喂糖水或兑水蜂蜜250~300毫升。待2小时后,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可进行抖蜂紧脾。不论原群内有多少张脾,只选留一张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使蜂多于脾。这样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防止早春低温寒潮的袭击,使产卵圈不受冻,仔蜂健康发育,同时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长寿命。

      紧脾后,每夜从箱底进行奖励饲喂。糖水或蜜水盛入箱底饲喂器中,由巢门伸入箱内。这样不需要开蜂箱,操作也方便,蜂箱中温度保持恒定。第一次饲喂可稍多些,一般每群喂350~400毫升,以后看蜂数多少和产卵圈的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为宜。饲喂要勤,每夜一次不能间断,饲喂量不宜太多。

      加人工花粉

      早春,天然花粉极少,若有多数蜂王开始产卵,为了保证蜂群内花粉供应和扩大产卵圈,则要加人工花粉脾(若有天然花粉脾更佳)。加第一张脾应是一面为空隙巢房,另一面为花粉房。加脾方法根据蜂脾关系而定,蜂数多的群,将有粉的一面朝内;蜂数一般的将巢房的一面朝内。等蜂王已在人工粉脾的空巢房内产卵,第一张粉脾的人工花粉吃掉一半时,即紧邻第一张粉脾加第二张人工花粉脾。如此可加第三张、第四张,这样群势发展迅猛,能及时获得强群,投入生产。

      疾病诊断两法

      观察蜂体诊断法

      状态 患病蜜蜂常表现痴呆,反应迟钝,失去活力,不能起飞,神情不安,栖于一侧或在箱内外缓慢滚爬。

      头部 健康蜂的头部活动自如,当表现摇头瘙痒时,可能是有蜂螨等寄生虫。

      翅膀 健康蜂四翅完整,张合自如,飞翔自由。病蜂翅膀残缺不全,或振翅颤抖,失去飞翔能力。有的幼蜂翅膀卷曲,多是患有卷翅病,翅膀残缺多由蜂螨为害造成。

      脚肢 健康蜂六脚灵活,爬行迅速,如果脚麻木,僵直失灵,爬行迟缓或不能爬行,多是患有麻痹病。

      背腹 健康蜂的背腹密生绒毛,其环节能有节律地频频伸缩。色泽鲜艳,体表干燥。而病蜂的腹部表现膨大或缩小,不能自由伸缩。绒毛脱落,毛色变暗或发黑,体表湿润,有时像油浸过一样,这多是麻痹病的典型症状。

      死蜂 健康蜂一般不会死在箱内,也很少死在蜂箱周围。在越冬期如果发现箱底有大量死蜂,且蜂体颜色变暗、发软、恶臭,很可能是由于患副伤寒或失血症所引起。采蜜季节在蜂箱周围发现死蜂,伸出两翅后翻,腹向内弯曲,是农药中毒所致。

      检查子脾诊断法

      健康蜜蜂脾房内的幼虫呈乳白色,端正而整齐地盘卧于巢房底部,无异味,变蛹后的房盖饱满,颜色淡黄。而病群的幼虫体色苍白或变黄甚至变黑,变蛹后的房盖略微下陷或有针眼样小孔,房盖颜色较深。如果幼虫多数是在封盖前死亡,有酸臭味,尸体无粘性,易从巢房内清出,封盖子脾出现“花子”现象,可诊断为欧洲幼虫腐臭病;如果幼虫多数是在封盖后死亡,有鱼腥臭味,尸体有粘性,不易从巢房内清出,可诊断为美洲幼虫腐臭病。如果死亡幼虫头部上翘,用镊子将尸体夹起,整个幼虫像一个小囊袋,里面充满颗粒和乳白色液体,无臭味,即可诊断为囊状幼虫病。

      如何应对分蜂群

      “蜂王精”气味诱惑法

      将要淘汰的蜂王放入50毫升或100毫升内装酒精(纯度75%)的瓶中密闭保存,这就是所谓的“蜂王精”。一旦追到分蜂群,则在落定的蜂群下面或旁侧紧靠目标处将回收箱敞开放好。将“蜂王精”瓶盖打开,把瓶颈口用白纱布或塑料纱布捆严放入回收箱,并在箱内挂上一张蜜脾和一张子脾。分蜂群嗅到“蜂王精”的气味,便会栩栩飞到或爬入回收箱。蜂群稳定后盖上覆布和箱盖,将蜂箱搬回。

      实践证明,用“蜂王精”气味诱惑法,需把蜜蜂(分蜂群)落定的树木枝条向回收箱内摇晃或抖一下,或把蜜蜂落定的其他物体用小扫帚向回收箱内扫一下,这样,较单纯用“蜂王精”气味诱惑法要快得多。

      捕捉蜂王法

      分出去的蜂群一旦落到某目标上,蜂王活动最为活跃,而且工蜂都要给它让路。蜂王所到之处(除去护卫蜂之外)工蜂总是与蜂王隔开一条缝。在蜂王的环卫圈旁有个“坑”,形成“凹坑”,像个黑洞。因此,找到蜂王就不难了。看准蜂王。要敏捷轻快地把蜂王的翅膀捏住,放入已备好的王笼中,再将王笼连同王笼上的护卫蜂一同挂到回收箱内子脾的框架上。然后将手慢慢伸向分蜂群落定的树枝或其他物体向回收箱内猛地一抖,或是把一部分分蜂扫入回收箱,余下的分蜂便会慢慢飞回或爬入回收箱再不反复。最后盖上覆布和箱盖将蜂箱搬回。

      以上两种方法是捕捉已经分出去的蜂群。

      泼水逼回法

      有时,刚分走一部分蜂,头上方黑压压一片,或分蜂刚刚开始。箱内嗡嗡作响,震耳欲聋,箱口内工蜂无秩序地向外涌。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两种情况都不要慌。只要用脸盆或其他容器向头上方分蜂群泼水,同时向分蜂的蜂箱口适量泼水即可。这样分蜂群将误以为要下雨。分蜂很快停止。已分走的分蜂群也会随之返回箱内。当分蜂转为平静以后,再把老王新王分群即可。

      实践证明,泼水逼回法省时、省力,但只能逼回近距离分出的一部分分蜂。对于落在其他地方的分蜂仍然要用“蜂王精”气味诱惑法或捕捉蜂王法收回。

      需补充说明的是:经过多年观察,分蜂一般要分走老王,新王则留在箱内。如老王已分出,箱内有一个新王还有王台或仍有两个暂时未见面的新王。则先出台的新王会再分出,这已成为分蜂的规律。初学养蜂者应按这个规律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做好应付分蜂热的准备。同时,不要把自然分蜂混同为分蜂热。

      对于箱口结团是否为分蜂先兆,要看蜂群平时在箱口的表现,不能单凭一时表现就片面认为是分蜂的前兆。如雨天和风天箱口蜂都较少。炎热的天气,尤其是夏秋酷热的中午前后,蜜蜂在箱口聚集,这绝不是分蜂。晴朗的天气或微风下蜜蜂箱口结团而不积极采食,甚至懒得动,这就是快要分蜂了。初学养蜂者此时要考虑打开蜂箱检查,再采取措施。另外,分蜂多在外面蜜源充足时进行。

      春繁技术措施

      早春气温低,蜜蜂由于受到低温或寒风的袭击,产卵圈往往会受冻而难以正常休息,这样对蜜蜂的产卵非常不利。春繁期间,应该把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没有风的傍晚,喂给每群蜂糖与水相同比例的糖水或兑水蜂蜜275毫升左右。2小时后,等到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也有所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通常情况下,蜂王在紧脾后2天左右就可进行产卵。值得注意的是: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可全部提出,这样能促使蜂王迅速产卵。

      紧脾后,在箱底饲喂器中盛入蜜水或糖水,每天晚上将其从箱底进行辅助饲喂。饲喂要勤,每夜1次,不可间断,饲喂量不宜太大。不过第一次饲喂时,饲喂量可稍大些,一般群喂376毫升左右。以后就可由蜂数的多少以及产卵圈的大小而定,最终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为宜。

      初春时节,天然花粉较少,当有很多蜂王都要开始产卵时,为保证蜂群内花粉的充足供应与产卵圈的扩大,要加入人工花粉脾。

      脾的做法为:黄豆炒成八分熟,然后将其去皮,去皮后再研成粉末状。按蜂蜜和黄豆粉为2:3的比例拌匀成湿粉,让湿粉在孔径为3毫米的筛上通过。呈天然花粉状,然后,加一半蜂蜜重量的蔗糖粉,将其搅匀后,灌入空巢房内,再用刷子轻轻捣实,巢房内花粉有七八分满即可,最后在粉房上涂少量蜜水,即可完成人工花粉脾。所加的每张脾都应是一面花粉房,另一面为空隙巢房。

      保温蜜蜂在春繁开始时群势较小,调节温度的能力也较差,从而不利于保温,因此要注意加强保温。应保持蜜蜂的数量要多于脾,紧脾后的第一张脾放在蜂箱中央,可使蜜蜂足以保护巢脾;箱的空隙处填满保温物,靠近邻箱的一侧放隔板,另一侧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温物。箱外保温可将巢门缩小,在箱底垫草,在两蜂箱之间填杂草。巢内四周进行外包装,用塑料布防温保温,在阴雨天或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将蜂箱全部覆盖,但要注意不要堵死巢门。傍晚看气温的变化情况可选择是否关闭巢门。正常情况下,蜂箱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开箱检查必须选择在晴暖无风的天气,当天气比较暖和时,才可渐渐地拆除保温物。

      蜂螨、腐臭病等对蜂群的危害非常大,不可忽视这些疾病的防治。在蜂群开始繁殖时就必须彻底治螨,可用杀螨剂、鱼藤精等药物治疗;腐臭病可用链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加入糖液饲喂进行预防。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春天养蜂有诀窍_蜜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