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2
【内容摘要】本文解读了《六国论》的思想内容,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让读者明了作者苏洵写《六国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为北宋敲响警钟。
【关键词】六国 灭亡 原因 北宋 教训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和其他七位古文家相提并论,但他从来不以文学家自居。他不喜欢舞文弄墨、寻章摘句,认为那纯粹是在词章上耗费精力。他不愿意人家把他与辞赋家司马相如摆在一个台面上,而每每自比是汉代的政治家贾谊。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喜欢研究形势,擅长撰写政论性文章。公元1058年,在名重一时的欧阳修的推荐下,苏洵把自己写的20多篇论著献给宋仁宗,论述他对北宋当时内政和外交问题的见解、主张。《六国论》就是其中一篇。
《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北宋第一个黄帝赵匡胤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政权的,所以他怕别人也通过军事政变这种方式夺取政权,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军权的措施,以防止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而限制军权的结果是:军队的战斗作用大大减弱了,抵御外侮的国防力量减弱了。当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形成掎角之势入侵北宋时,北宋采取步步妥协退让,往往屈辱求和的政策,以求得苟安。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就是有力的明证:每年给辽进贡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北宋这么委曲求全,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人民怨声载道,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助长了辽和西夏的嚣张气焰,也刺激了辽和西夏的胃口,增强了辽和西夏的力量。这样内忧外患,形势令人堪忧。苏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写了《六国论》,借古讽今,希望北宋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那么,六国是怎么灭亡的呢?苏洵在《六国论》里分析得明明白白。
战国时代是战乱的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战国七雄包括: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是指除秦之外的其它六个国家。秦国就像现在称王称霸的美国,看谁不顺眼,看谁不听话,就找个借口攻打谁。六国被秦国各个击破,逐一吞并。《六国论》的中心内容是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为北宋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文章开宗明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直截了当揭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赂秦”就是贿赂秦国,用割让土地的办法贿赂秦国,求得一时安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苏洵分析“贿赂”的结果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增大了秦国的胃口,助长了秦国扩张侵略的野心,促使自己走向灭亡。那么,六国之中也有坚守国土,不贿赂秦国的,怎么能一概而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苏洵补充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归根结底还是“弊在赂秦”。
据苏洵分析,秦国受贿所得土地是打仗所得土地的百倍,而诸侯行贿所失土地是打仗丢失土地的百倍,所以六国破灭的原因,不在“战”而在“赂”。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接着,作者分别从“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两个角度具体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一、赂秦者灭亡原因
苏洵分析研究:前辈艰难创业,子孙轻易败业,“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成,然后得一夕安寝”,割地的目的是苟且偷安,但只能“安”得一时,不能“安”得一世,割地求安只能无限膨胀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的胃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割地使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增强,六国的实力越来越削弱,弱肉强食,这是自然规律 ,“赂秦者”岂有不被吞并的道理?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的方针政策,远的暂时结交,近的直接攻取。韩、魏、楚三国是秦的近邻,首当其冲受到威胁,三个国家还都“赂秦”,结果最早被秦所灭。这是“赂秦者”灭亡的原因。
二、不赂者灭亡的原因
齐国离秦较远,属于“不赂者”国家 ,但也不愿得罪秦国,秦国侵略别国时,坐山观虎斗,不予增援,等到五国被秦所灭,自己孤立无援,灭亡也就在所难免。
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敢于和秦国对峙,可惜策略欠妥: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结果导致灭亡。而赵国本来实力挺强,有大将李牧对秦构成威胁,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主力李牧,加速了灭亡。这是内因,再加上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掌难鸣,导致灭亡。这是燕赵灭亡的外因。齐、燕、赵三国是不赂者,但“不赂者以赂者丧”,照应了开头,回应了观点。
苏洵做了一个假想:六国如果发愤图强,团结一心,联合抗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吞并了六国也消化不了。
宋代和六国的情况极为相似,如出一辙,因而苏洵借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为宋代当国者敲响了警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能一味对辽和西夏进行妥协退让,否则就会重步六国灭亡之后尘。
文笔犀利,分析透彻,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值得当国者借鉴。
【参考文献】
1、《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2、百度百科
3、赵齐平的《介绍苏洵的<六国论>》
论文作者:黄跃先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秦国论文; 六国论文; 北宋论文; 原因论文; 这是论文; 西夏论文; 六国论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