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有因 来之有道——2000年全国税收收入增收2348亿元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亿元论文,得之论文,税收收入论文,原因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年伊始,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宣布:2000年全国税收收入在上年突破万亿元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当年税收收入(不含关税、农业税)完成1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增加额达到了创记录的2348亿元,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新闻发布会前后,2000年税收收入是否正常、是否收了过头税加重了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成了部分人关注的话题。就这一问题,金人庆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已做了简要说明,概括分析了2000年税收大幅度增收的三方面原因:一是当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税源扩大带动税收收入增加1550亿元,占总增收额的2/3。二是当年税收政策性因素和价格第一次性因素增加收入500亿元以上,占总增收额的22%。三是全国各级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理欠税,增加税收约300亿元。金局长最后还特别强调,2000年税收收入增长幅度虽超过了20%,但若扣除海关代征进口税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政策调整、价格上涨等因素后,税收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与当年我国经济增长及企业效益提高的情况基本适应。
从金局长报告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2000年税收增收额大幅度增加,是经济发展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收入结果是正常的,与经济发展情况是吻合的、相适应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再深入分析一下2000年税收增收的具体构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海关代征进口税收随外贸进口总额的快速增加而增长,2000年收入达到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增收454亿元;二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受股市成交量的迅速扩大成倍增长,当年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95.2%,增收233亿元,三是按GDP税收负担率算,除上述两项之外国内经济正常增长增加税收约860亿元;四是税收政策性因素增收300亿元,其中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增收148亿元,三资企业超税负返还和校办企业即征即退政策到期恢复征税以及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进一步减少,共增加收入约150亿元;五是原油等基础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企业改制等因素带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增加200多亿元;六是税务系统继续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税收工作方针,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加快金税工程建设,有效减少了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约300亿元。
在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2000年税收与经济关系也出现了更加协调一致的趋势。从实际税收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看,2000年宏观税负将达到14.2%左右,税收与GDP的增长弹性超过2。虽然从弹性上看,税收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但从经济和税收的构成上分析,税收收入的主体构成部分税负比较稳定,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能够承受的空间中稳定健康增长。其中国内“两税”(增值税、消费税)净收入税负为10.7%,略低于1999年11.6%和1998年10.9%的水平;营业税税负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都稳定在6%左右;城市维护建设税税负2000年为4.8%,与前两年也大体持平。另外,从出口退税方面看,2000年实际退税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退税率提高——出口退税大幅度增加——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超出预期——国内税收大幅度增加,这一链条成为2000年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
从分季度税收收入情况看,2000年税收收入的均衡性进一步提高,与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更加紧密。四个季度占全年收入比重分别为22.2%、25%、24.9%的27.9%,与上年21.3%、26.9%、23.6%和28.2%的实际水平比离散系数下降,平均趋势明显增强。
总体分析,2000年税收收入比上年增收2348亿元,是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政策性增收和一次性增收、加强征管和清理尔税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是得之有因,来之有道。特别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收入均衡性的增强以及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更趋协调,表明税收工作在依法治税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我国税收收入一定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