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趣味性教学
一、要做好准备工作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很突出,但是为了保障体育游戏顺利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每个班级的同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就要设计不同的游戏,设计低年级体育游戏时,要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目标,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大的游戏;设计高年级体育游戏时,可以有一定难度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内容设计好之后,体育教师应提前准备所需要的器械,并确保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做好硬件准备工作。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才能为游戏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准备活动给予高度重视,还要采取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准备活动的积极性。而游戏教学法在体育准备活动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有效性,对其进行合理使用还能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准备活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在传统的准备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采取定位操以及慢跑的形式来教学,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无味,且长时间使用同样的准备活动方法,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换位跑及跳皮筋等游戏,来开展准备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达到热身训练的目的,还有助于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要把握好运动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
游戏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开展任何一项体育游戏,都不仅仅是为了玩,也不单纯是为了取胜,它要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合理的运动量大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握好运动量。像我在教学障碍跑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单脚跳障碍游戏,规则是在往返距离为20米×2的途中等距离设置60厘米高的横橡皮筋,要求学生往返都必须跳过,不得绕开,不得换脚。开展这个游戏目的就是发展弹跳力和下肢力量。在教学中当发现学生兴趣不高,动作迟缓的时候,我就要及时调整高度和距离再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兴趣提高了,锻炼目的也就达到了。可见,只有通过对学生情绪、动作等细致观察,准确判断运动量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游戏目标,对于不合理的安排及时调整,才能有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要坚持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游戏的引入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学生,而是通过游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例如,要培养学生追逐、躲闪的能力,发展跑的速度和灵巧性,如果只简单地要学生单调重复,学生定会感到枯燥厌倦,这时我就开展“警察抓坏蛋”的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兴趣,同时在活动中还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趣味性,要把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四、要激发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游戏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就是因为游戏都带有竞争性,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能促进他们意志品质的形成。在游戏前,我以“冠军”、“胜利者”称号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游戏中可给予必要的赞扬,使他们发挥潜力。游戏结束后,正确评价,要求胜不骄,败不馁,克服困难,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正确发挥游戏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安全第一。在游戏中,学生处在追跑,对抗等状态,易出现滑倒和互相冲撞现象。教师在游戏前,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向学生讲解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检查器材,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学生身上是否带有刀具之类的东西。这样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场地、器材、设备是上好体育课的硬件,教师可根据各校不同情况开展各种游戏。
总之,我们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对体育游戏教学要给予充分、有效的应用,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还能确保体育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郝宇.??现代职业教育. 2016(34)
[2]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 刘锡坤.??新教育. 2016(12)
论文作者:周先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游戏论文; 游戏论文; 目的论文; 体育论文; 趣味性论文; 要把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