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论文_汪洋 张振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论文_汪洋 张振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目前,在实施的艺术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其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在绘画中幼儿激发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了实践经验,并且能够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其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思维定式;措施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含义

幼儿美术教育是指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能反应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通过幼儿园美术教育,使得学龄前儿童掌握基础的绘画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开设美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给幼儿亲身体验,自由表现得机会,能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感性经验,激发创造美的潜能;同时,它能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认知能力和意志品质;最后,也能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孩子能自由的在用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的世界,这不仅是一种乐趣还是一种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美术教育在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培养优秀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

在幼儿园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重要的内容,而幼儿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在此阶段,我们应充分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予以支持,从而为幼儿以后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而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金钱至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待人与事是这样,对待艺术更是这样。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画得栩栩如生、工程浩大的画才称得上是好的作品,才具有美术价值,因此,导致许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处在摇篮中就被扼杀了。同时,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出现的超前教育以及照葫芦画瓢的现象,不顾幼儿的发展情况,使幼儿园美术教育产生很多的不足,面临误入歧途的危险,最终使幼儿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一)传统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思维定式

传统的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往往是教师先画一幅示范画,然后让幼儿跟着进行模仿,完成作业之后再由教师评判哪位学生画得好,而最像的就是最好的。甚至在一些学校里面,教幼儿如何进行配色及画画构图之类的美术技巧,而这些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适合于在三到六岁幼儿美术教育的课程之中。这样的定势思维,使得幼儿在绘画中也会产生只要跟着老师画的像我就是画的最好的,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无法达到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

(二)家长的潜意识中存在有缺陷的美术教育观

在家长的意识中美术就是画画,其实,这是一种有缺陷的、片面的、不完全的美术教育观。事实上,进行美术教育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应肩负起的责任。美术教育包括许多方面,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功利化的想法普遍的存在于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中,他们认为孩子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得到各类奖项,并将这种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除此之外,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以“像不像”作为唯一评判孩子的画好不好的标准。由于这些观点的存在,导致更加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职业素质水平低

现今的幼儿美术教师大多不是毕业于专业的美术院校,一个老师代多种课程的现象很普遍,这些老师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缺乏一定的研究,因此他们只能以大众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无法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课时往往采用老师画一幅,学生照搬老师的作品的形式,更有甚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迎合家长需求,直接代替孩子完成美术作品。这从根本上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美术教育,更加无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三、改善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应该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上画画。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教师应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指导幼儿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去发现美的存在,这样就会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心,去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在观察单一的物体时,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海底世界》时,幼儿不仅可以画海洋里的生物,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添加出这些动物的表情,动物之间的交流,丰富画面,但在丰富画面时还需要使布局能够更加合理有序。

(二)创造宽松、愉悦、舒适的内部心理环境

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想法,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孩子就可以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自己创作,使自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需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错位”“出格”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人的脸上有无数个眼睛,小鸡长成鸭子嘴巴;老鼠尾巴粗又长;晚上时画出个太阳……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教师有时会打断幼儿作画的过程,但这时的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忙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画画结束后引导他去观察,去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这样就能让幼儿能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错位”“出格”现象,作为教师应要多加鼓励与引导。

(三)更新家长和老师的观念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对美术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不清,所以对待美术教育也没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在现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该将原有的较为功利化的思想,转变成为更加成熟的一种思想。美术教育是一种针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如何绘画,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享受这个过程,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予以解决,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幼儿美术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以孩子的特性为切入点,多方面的加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多对幼儿进行肯定和鼓励,使幼儿对自身充满信心,从而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得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孔起英著,《儿童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张梅著,《儿童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究》,http://www.jsmsjy.com。

[4]张桂木主编,《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汪洋 张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论文_汪洋 张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