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农村实现小康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小康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九○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小康。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徽农村奔小康的工作,安徽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安徽农村小康生活标准》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安徽农村奔小康主要受农民收入增长压力、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高、县村两级经济实力薄弱、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现小康的各项指标具有很大的难度,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方可实现。为此,本文提出了安徽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奔小康的具体途径与措施: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广辟就业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加强组织领导。
关键词:小康生活指标 综合评分法 总体思路
实现小康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农村小康标准作了科学权威的阐述。199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在借鉴理论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安徽实际情况,构建了《安徽省农村小康生活标准》指标体系,把《决定》中提出的小康生活总体目标,进行了系统的量化。为了进一步把农村奔小康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按照省级农村小康标准,用综合评分法对安徽农村小康的现状进行了定量研究(由于1993年省级综合数据和全国数据尚未公布,故以1992年统计数据为准),分析了安徽农村奔小康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九五”期间安徽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奔小康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一、安徽农村奔小康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1、安徽省省级农村小康生活标准:(1)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1200元(1990年不变价);(2)基尼系数30~40%;(3)恩格尔系数≤50%;(4)蛋白质摄入量≥75克/人日;(5)衣着消费支出≥70元/人年;(6)钢混、砖木结构住房比重≥80%;(7)高档机电消费品拥有量≥200台件/百户;(8)人均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10%;(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0岁;(10)适龄青年平均受教育程度≥9年;(11)已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12)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70%;(13)安全卫生水普及率≥90%;(14)用电户比重≥95%;(15)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90%;(16)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5件。
2、从总体上看,1992年安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综合评分为44.75分,它表明安徽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已向小康目标迈进了44.75%的路,在以后的8年时间里还需走55.25%的路才能如期实现小康目标。从16项具体指标考察,达到或接近小康生活标准的有7项,占43.75%,其中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标准;钢混砖木结构住房比重、已通公路行政村、安全卫生水普及率、用电户比重、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高档机电消费品拥有量等6项指标,实现程度已在73-85%之间,再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距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的有4项指标,占25%。它们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蛋白质摄入量、衣着消费支出、人均文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在20-46%之间,尤其是作为小康标准的核心、基础指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只有34.2%。这4项指标的缺口率都在50%以上,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方可实现。
4、分值在20分以下的有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适龄青年平均受教育程度、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这5项指标,占31.25%。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都在20%以下,只是处于温饱阶段水平的要求,有的指标甚至还不及温饱阶段的水平,它们要达标,难度很大。
从农村小康的实现情况看,当前和今后影响安徽农村奔小康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农民收入增长压力的影响。从纵向看,安徽省制定农村小康标准的低限为人均纯收入1100元(90不变价),1992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3.8元,按90年价格换算为521.81元,距小康线还差578.19元。也就是说,从1992年到本世纪末的8年时间里,每年要增加收入72.25元,年均递增9.8%才能达标。如考虑到价格因素,假使平均每年价格上涨6%,则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现价要达1700元左右,从1992年后的8年时间里,平均每年要增长14.5%;假使物价每年上涨10%,则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00元左右,以后每年要递增20.8%。但从安徽80年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3%。现在在基数增大的情况下,每年递增率要高于80年代3-9%个百分点,这是十分不易的。另外,目前全省还有24.4%的县、40.77%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有的甚至在400元以下。这些县与农户要如期达到小康线,今后8年人均纯收入递增率必须保持在16%以上,难度非常大。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将是安徽农村奔小康的最大影响因素,也是今后90年代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农村经济结构变动缓慢的影响。安徽农村产业结构中,1992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达44.7%,比全国高出8.9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仅达55.3%,与沿海发达省份已超过80%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农业内部结构变化不快,1992年与1978年相比,安徽农业结构变动值比全国低6.8个百分点。这种产业结构直接反映在收入结构上。1992年全省农民人均非农业收入只占生产性收入的25.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6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主体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取得的。多年来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而粮食收入又占种植业收入的4成。这种结构基本是一种自然经济的“温饱型结构”,是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根本原因。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结构基本维持在温饱阶段。1992年安徽农民生存消费如食品、衣着、住房、燃料等所占消费支出比重高达80.96%,只比1985年下降了6.5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特别是衡量农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始终保持在58%左右。因此说,安徽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缓慢,将是安徽农村奔小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农业就业人口比例高的制约。1992年安徽农村劳动力2423万人,在全国居第8位,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1992万人,居全国第5位,占81.9%。在农业中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1770万人,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全省种植业实际需要劳动力82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高达950万。这样的就业人口比例,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1992年安徽农业劳动生产率1299.4元/人,扣除物价因素,比1985年只增长1.2%,7年里农业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提高。因此,安徽农村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低农业就业人口比例,加速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4、县村两级经济实力薄弱的影响。目前农村中许多社会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等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缺乏建设规划、零乱分散、杂乱无章等问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这些与县、村两级经济实力薄弱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县级来看,1992年的72个县(市)中,工农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的只有7个,占不到1/10;财政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9个,占12.3%;全省尚有35个财政补贴县、56个赤字县,分别占59%和77%,县级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无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从目前大多数村的现状看,村统一经营实力薄弱,1992年村组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只占农村总收入的9.4%,还有约1/3的“空白村”。农村集体积累少,难以兴办各种公益事业,92年全省村级用于公益事业开支8000万元,平均每个村只有2500元左右;80%左右的村正常运转所需费用主要是从农民手里提取,加重了农民群众的负担,1992年全省人均负担33.46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9%。因此,县、村两级经济实力薄弱,将是影响农村奔小康的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5、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影响。安徽是农业大省,一方面农业人口比重大,占全省83.8%;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增长过快。改革以来,安徽农业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5万人,农业人口的增加量占全省人口增加量的60.5%。实现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而且主要是看人均占有水平。近几年来,安徽国民经济的一些主要指标,从经济总量上看,大体排在全国的13位左右,居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但按人均计算,只能排在全国的24位以后。因此安徽经济落后,主要落后在人均占有量上。可见,能否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也将是制约农村奔小康的重要因素。
6、宏观政策对实现小康的制约。安徽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改革开放以来,每年调出省外粮食高达40亿公斤以上,为确保全国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完成粮食供给任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现行宏观政策条件下,为发展农业和促进粮食生产,地方财政和农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客观上形成了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1990年与1980年相比,安徽农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国1.09个和2.29个百分点,而同期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却低于全国1.75个和1.35个百分点,说明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低。1992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的第27位和第29位,“农业大省、财政穷省、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窘迫境况十分明显。深究起来,这不能不说是所有农业大省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原因。
二、安徽农村奔小康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实现小康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总体思路。由于全省情况千差万别,各地条件和基础也不相同,因此,农村奔小康的具体途径不应强求一律。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农村奔小康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力争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使安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我们认为,安徽农村奔小康的具体途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发展市场农业,走优质、高产、高效之路。安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多、潜力大,目前农户收入的80%又来自农业,因此,农业既是安徽的优势,又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基础产业。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农业向“两高一优”方向转化,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是安徽一大优势,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农作物产品的价值。还应大力发展养殖业,使种植业产品转化增值,延伸农业的经济环节,使农民多次收益。到2000年,养殖业化重应从目前的23.8%提高到40%左右,使养殖业成为农业的主导行业之一。二是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开发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效益明显,利益直接。以“大包干”著称的滁州市,提出以创“千元田”为突破口,总结出34种农田、桑园、果园、养殖、水产等开发模式,1994年人均拥有半亩“千元田”,初步测算,今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可增长150元,其中通过农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增收部分占60~70%。安徽尚有90万亩荒地、100万亩荒滩、290万亩荒水以及2500万亩未充分利用的林业用地,宜牧草场利用率不到20%。因此,要采取平面扩展和内涵开发的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量收入看,1986~1992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155.87元,其中农业收入增加额占57.5%,而非农业收入增加额占42.5%,这个情况表明,农业作为农民收入主体的地位有被非农业逐步取代的趋势。9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60%以上要靠发展二、三产业。因此,在农村三次产业中,二、三产业的比重必须由目前的50%提高到70%,使之成为农民实现小康、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在注重市场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农业的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逐步形成以开发性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产业新格局。坚持多轮驱动、多业并举的方针,在起步迟、基础差的地方,提倡以就地利用资源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乡镇企业尽快发展起来,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二是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在商品经济逐步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衔接着市场与农民,传递着供需信息,传播各种新技术,并运用各种新技术帮助农民开发市场和生产,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今后凡是适合在农村办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尽量放在农村办,城市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亦应逐步向农村转移。根据安徽的实际情况,着重搞好三个系列的产品加工。(1)粮食系列产品加工。从优质米精加工入手,发展优质米系列制品,实现增值;(2)经济作物产品系列加工。从茶叶、水果、瓜菜等产品的保鲜、包装精加工入手,逐步发展各类经济作物的初、精加工;(3)畜禽、水产品系列加工。积极发展一批肉类、奶类、禽蛋、鱼类的初加工、精加工企业,兴办牧工商、渔工商实体。三是努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兴起。不同产业对劳动力容纳程度有较大差异,按等量投资计算,第三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3倍,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可以吸纳各层次的人才就业。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农副产品、生产资源流通服务为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状况,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为农副产品流通顺畅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农村第三产业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房地产业、咨询业、信息业等,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第三,广辟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预计到2000年,安徽农村劳动力总数将达2900万人。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分析,到200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当年价)的目标,相对应安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中就业结构比例应从目前的7.3:2.7调整到3.6:6.4,即在2900万劳动力总数中,从事农业的1050万人,非农产业的1850万人,分别比1992年下降和上升37个百分点。从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来看,安徽有以下几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一是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和多种经营,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分流。据测算,通过结构调整,安徽大农业可容纳劳动力1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左右。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如果按照年递增10%的吸纳能力,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将达到1150万人,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40%。三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1993年,安徽外出民工约为500万人。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有利于打破城乡壁垒,活化生产要素,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对于促进输入输出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发育劳动力市场,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和范围,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提高劳动力流动的有序化程度,使劳务输出人员稳定在500~700万人左右,到2000年保持在600万人左右,其中常年性外出劳务人员250万人左右。
第四,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小康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从战略的高度看,小城镇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化滞后的最佳途径,是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别的可行之路。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乡镇企业产值可占社会总产值的50%。如果达到这种规模,必然出现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的趋势,因此必须建设相应数量的小城镇,形成交通、能源、市政、通讯等完整的基础设施及金融、商业、公用事业等服务机构,为乡镇企业群众服务,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乡镇企业的水平和效益。同时小城镇兴起,可以使大批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极大地促进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当前小城镇建设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规划管理问题。现在不少地方对小城镇规划、管理不重视,使小城镇建设处于随意、盲目的发展状态之中。从省里来说,应尽快制定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制定规划要着眼未来,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贯彻合理使用土地的国策,充分考虑到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合理集中和集贸市场建设,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二是建设资金问题。安徽不少地方在建设小城镇时,由于启动资金不足,影响了综合开发水平。为此,我们建议国家建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采取国家投入和吸收国内外各种资金的办法聚积基金。通过开发和有偿使用的办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效益原则,匹配投放,滚动使用,限期收回,引导小城镇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
第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小康目标是综合性目标,它不仅包括农村生产力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还包括农村文明程度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从农村目前的情况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加快农村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建设,重点是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积累制度等。二是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农村现有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以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为农村实现小康打好基本素质基础。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控制人口增长。近几年来全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4.47‰下降到目前的18.26‰,但仍高于全国0.52个千分点,同时计划外出生比例在30%左右。目前又正处在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的顶峰,人口出生率容易出发反弹。因此,在重视提高人口质量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力争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12.5‰,为实现小康目标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四是要重视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搞好社会秩序,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第六,切实加强领导,把奔小康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奔小康任务能否完成,奔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奔小康作为90年代农村工作的主线,围绕实现小康的总目标开展工作。一是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小康生活标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要开展奔小康的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群奔小康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小康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造成一个“人人议小康、全民奔小康”的强大声势和舆论氛围,为奔小康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二是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推动全面发展。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和制定规划,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调动方方面面支持和促进农村奔小康的积极性,在落实上下功夫。四是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奔小康中的领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标签:农民论文; 农民人均纯收入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