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_范方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_范方裕

范方裕(德阳市人民医院 618000)

【摘要】目的: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 年7 月——2014 年8 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以及转诊的孕妇合计7000 例为观察组,其中引产后经X 线检查证实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有6 例,胎儿孕龄为16~27 周,平均孕龄(22±1.3)周,对其行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其中胸腰部椎体融合2 例,胸腰段半椎体各2 例。结果:在脊柱矢状切面椎弓回声排列方面有3 例胎儿检查结果欠满意,3 例胎儿椎弓回声排列杂乱。从冠状切面可见椎体部分隐缺,部分椎体大小形态各异,呈杂乱排列状态,部分椎体融合,出现成角畸形或脊柱侧弯的状况,肋间隙增宽,部分肋骨回声失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能有效控制人口缺陷,对实行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提高人口质量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柱半椎体畸形;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2-01

胎儿半椎体畸形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失常所引起的,在胚芽发育时期,原始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发育成体节,生骨节位于体节腹侧,其间叶细胞分裂后向中线和脊侧移动,逐渐发育成椎体[1],当移动受到阻碍或间叶细胞发育失常则会导致胎儿椎体发育失常,如果生骨节一侧的间叶细胞发育受到阻碍或无明显向中线和脊侧移动的迹象,但对侧发育正常就形成了胎儿半椎体畸形;如果两侧移动幅度过大则形成融合椎。半椎体可累及形成单个或多个椎体,当同侧累及时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当胸段脊柱出现多个半椎体时则会导致肋骨畸形、肋骨缺失、肋间隙增宽以及肺部发育阻碍[2]。

本次研究主要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加深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认识,促进临床工作中能及时检查出这种畸形,合理引导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或行产后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7 月——2014 年8 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以及转诊的孕妇合计7000 例为观察组,其中引产后经X 线检查证实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有6 例,胎儿孕龄为16~27 周,平均孕龄(22±1.3)周,孕妇年龄21~30 岁,平均年龄(24±1.3)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检查方法使用二维探头频率为2.0~5.0MHz,,三维探头频率为4.0~8.5MHz的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一般情况下,孕妇采取侧卧位、半侧卧位以及常规仰卧位,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胎儿脊椎自然弯曲度和椎体形态,扫查有脊柱异常迹象病例的脊柱冠状切面、矢状切面以及横断切面,根据不同的检查需要及时对仪器频率进行调整,以便于获得清晰度最佳的图像,经X 线平片,证实6 例引产后的胎儿患有半椎体畸形。

1.3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6 例胎儿中腰椎、胸椎发生半椎体的各2 例,胸腰部椎体融合2例。6 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多个半椎体和脊柱侧弯,同时存在脊柱开裂、上消化道紧闭的状况,肋骨缺失(肋间隙增宽、畸形)4 例。

3 结论半椎体畸形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脊柱发育畸形疾病,其胚胎发育第6 周期间体节发育异常所导致,椎弓和椎体发育不良而形成半椎体,在活产儿当中的发生率约为0.03%~0.1%[3],常发生于任何单个椎体或多个椎体,多在胎儿出生后经过X 线检查才能确诊,平均确诊年龄为1.9 岁[4],这种畸形理论上来说虽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难度极大,效果不佳,因此,在孕妇怀孕期间进行早期检查确诊十分重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且普及范围较大,价格实惠,并可进行重复检查,尤其是在引入三维超声后,能有效扩大病变视野,对半椎体畸形病状进行清晰、全面的评估。

检查胎儿的脊柱可利用超声检查,从冠状切面、矢状切面以及横断切面入手,观察脊柱的表面皮肤,由于孕妇体位和羊水对胎儿的脊柱影响较大,因此要进行多切面检查或更换体位,以确保检查准确。在胎儿脊柱发生弯曲弧度变化是,在冠状切面上可显示成角弯曲,通过仔细管擦可发现椎体和椎弓的配对数量、大小形态排列等基本情况,以及单个椎体骨化中心或多发椎体骨化中心缺失,横断切面可显示出三个骨化中心其中某一个骨化中心缺失,在脊柱失去正常闭合状态时呈等腰三角形,骨体与椎弓所呈角度发生变化时不处于同一连线上,而是会引起形态改变,在发生融合时甚至会导致椎弓和椎体重叠。半椎体发生脊柱开裂是,脊柱表面皮肤会连续性回声中断。通过对所有胎儿在各孕期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可知,在中期妊娠期间(孕期≥18 周)对胎儿半椎体进行观察能获得理想效果,但要保证孕妇合适体位和羊水量,骶尾部位脊柱要在孕期达到17 周或18 周时才能骨化,因此半椎体很少发生在骶尾部位。

在本次研究中,6 例胎儿中腰椎、胸椎发生半椎体的各2 例,胸腰部椎体融合2 例。6 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多个半椎体和脊柱侧弯,同时存在脊柱开裂、上消化道紧闭的状况,肋骨缺失(肋间隙增宽、畸形)4 例。因此产前超声诊断能加深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认识,促进临床工作中能及时检查出这种畸形,合理引导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或行产后治疗,对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能有效控制人口缺陷,对实行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提高人口质量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1]何敏,张波,杨太珠等.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6):757-760.[2]张韩珉,胡波,林霞等.胎儿半椎体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319-322.[3]乔丽,何立红,卢菁菁等.三维超声在胎儿半椎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2):71-72.[4]张贵琼,罗应香,修斌等.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3,(23):68-69.

论文作者:范方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  ;  ;  ;  ;  ;  ;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_范方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