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大手”相互牵 我与家长共文明——山东省莱芜市深入开展“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成效显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与论文,莱芜市论文,家长论文,山东省论文,教育活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强领导,周密策划,为教育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莱芜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对教育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各中小学校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健全教育工作机制,及时做好“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启动仪式,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在莱芜日报、莱芜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设“我与家长共文明”专栏,通过述评、评论、征文、事迹报道等形式,加大对教育活动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市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同时,注重发挥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班级文明角等宣传阵地,利用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以《青少年文明礼仪读本》为基础,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及《莱芜市市民文明公约》等,开展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熟悉各项文明礼仪要求,为开展“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载体,增强吸引力,让家长和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一是发放倡议书信。由学生带回家,将文明礼仪知识传播到家庭,社区,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改正不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市民。二是组织学生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学习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知识,彼此排查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不文明行为,由学生做好记录,及时上交学校备案。三是签订文明公约。各学校印制《家庭文明公约》,父母承诺“在家做个好父母,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孩子承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互相监督考核。四是开展文明储蓄活动。每周孩子和家长共同研究履行情况及建议,由学生记录,把好的做法、好的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五是开展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公共场所捡拾垃圾、清理“牛皮癣”、植绿护绿等活动,开展做一次“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福利院、敬老院探望和照顾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谈心、读书读报,开展做一次“爱心小天使。实践活动。六是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经典篇章和优秀书籍书目,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我和家长读好书”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诵读,共同学习并撰写读后感,由学生带回学校在班内进行交流,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谐社会风气。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完善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实施“家校共建”工程。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把家长委员会建成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推进文明礼仪传播、家校文明共建的重要抓手。家长委员会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发放《“我与家长共文明”活动告家长书》,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的各种表现,组织家长积极参与“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二是实施“特色带动”工程。印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学校采取具体实际行动,深入分析校史校情,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促进了“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各中小学校注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三是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师德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我与家长共文明”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坚持以文明礼仪知识学习为主导,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以考评激励为手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强化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师德行为,培育具有高尚师德,文明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加强未成年人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