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术语_心理学论文

“认知”和“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术语_心理学论文

“认知”和“认识”不是两个对立的术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立论文,术语论文,认知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心理学著作中应该用“认知”,还是用“认识”的讨论,我没有多少话可说。下面是个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是否妥当,请指教。

第一,认知(或认识),英语原文是cognition。 它是一个含义广泛,几乎没有特指的术语。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英语词典)列举了这个词的几种含义,包括“认识的活动或官能”(the action or faculty of knowing)。强调它既是一种过程, 也是一种可以分为不同活动潜力的官能。如觉知、再认、理解、直觉等等。简言之,cognition的基本意思就是认识,译为“认知”是指“知、情、 意”中的知。“认知”和“认识”不是两个对立的术语。

第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关键含意是中心论。它着重探究内部的心理过程的一般心理学方法。它反对行为主义的外周论,认为行为只根据其外显的特征是无法详细说明的,需要在心理事件、表象、信念、意向等水平上加以阐释。它也不同意传统的内省法,同意采用可观察的客观方法。

但是,

不同时期的不同认知心理学有对cognition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 用认知心理学(或认识心理学)把他们包括在一起,也只是一种勉强的做法,相形之下,“认知”和“认识”之争,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第三,“认识”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在五六十年代,广泛地见于从前苏联翻译过来的教材书中,但也只泛指心理过程之一的“认识过程”而言,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等,“认识”本身并没有特指的对象。八十年代在我国大陆心理学著作中,“认知”一词广泛出现,其中见于信息加心理论的认知心理学译著、专著或研究论文中最多,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在这以前,“认知”一词,也曾出现于其他心理学著作中。如:“认知地图”、“认知不协调”、“认知疗法”、“认知学习理论”,等等。如果把这些术语中的“认知”改为“认识”,恐怕反倒会节外生枝,引起许多无关宏旨的争论来。

第四,本来越是含义确切的术语,译成中文越容易一致。但是事实上即使原文含义非常明确的心理学术语,在译成中文时,也很不容易很快统一起来。 举个例子, 斯金纳常用的一个术语“contingency ofreinforcement”的含义本身是很确切的,但在我国心理学界, 就曾有过以下几种译法:强化列联、强化依随、强化偶合、强化偶联。实质哪个译法容易被同行接受?是否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确定下来。“认知”和“认识”之争,是否也可采用同样的办法?

〔编者注:本文是陈泽川教授给敝编辑部的信中的一段。题目是编者加的。〕

收稿日期:1999—03—15

标签:;  ;  

“认知”和“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术语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