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回应:中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中国论文,新发展论文,本土论文,重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端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在经历百年的实践和反思之后,在多元认识论的冲击下对非西方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的关注蔚然成风,并尝试将其纳入所谓的主流理论体系,如此关注的宗旨是尝试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的迫切性来自两个挑战:其一,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一直受到置疑,缺乏独特的知识架构是重要根源;其二,社会工作要回应不同人群的需要,而这一切都可能因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异变而异变,因此,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必须满足这一现实要求。Midgley倡导发达国家在社会福利上要学习非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是东亚的经验①,这一论断实质上表明非西方国家对于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对于正在发展社会工作的中国而言更是意义重大。
一、本土思想资源对于社会工作知识建构的意义
毫无疑问,现有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主要来自西方,而西方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就其源头而言是来自古希腊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其发展和演化伴随着西方哲学观念的变迁和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进展,并吸纳了大量经验研究的结果和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因此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是否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语境之下,就涉及到:知识转移是如何可能的?知识如何脉络化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当然,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要排斥社会工作的普遍意涵,尤其是作为价值取向的专业,它背后承载着某些普世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不能因为所谓的“本土化”而解构。
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脉络,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即是那些深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下的思想模式,它是中国社会工作的构成性因素。社会工作在上海乃至中国初步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作为构成性因素在社会工作的实践环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引进”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因此实务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而这样的理论框架离不开本土思想资源的支撑——正如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离不开其古典思想传统。尤有进之,中国的社会工作有可能从中发现自己独特的知识贡献,因为西方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并不成熟、也不完善,这恰好是中国社会工作的机会。尽管学术界将这一问题表述为“本土化”,但“本土化”决不是努力的终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尝试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贡献社会工作的知识库存,为全球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智识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社会工作具有“中国性”,那么我们要考虑这样的中国性是否具有“全球性”。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一百多年,形成了一些具有全球扩散意义的知识,那么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有机会发展出一些具有全球扩散意义的知识,从而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问题,这样的知识是否可以行诸文字?是否可以表述为国际同行可以理解的语言?否则这样的知识就只能是“自说自话”,因此将中国可以贡献于社会工作知识库存的元素纳入社会工作的全球体系是我们的使命之一。
如前所述,西方社会工作知识建构就其源头而言是古希腊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古希腊传统提供了认知论和方法论的知识原型,而基督教传统则提供了价值观基础。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知识框架的可行路径之一就是从本土思想资源中寻求智慧,其目标不在于重审国粹,而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寻求一个可与国际同行对话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体系。
在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之前需要考察本土思想资源与社会工作的相关性。中国传统上从来就不缺乏关于如何看待人以及人的成长、如何助人、如何化解生活困境、如何践行关爱、慈善和福利的论述,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理论的聚焦所在。有必要指出的是,此处思想资源不仅仅包括思想家的论述,而且也包括流行于民间的思想观念,因为精英群体的思想只有渗透到民间的“小传统”之中才可以有坚实的根基。社会工作要明确关注民众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因为社会工作面对的正是这样的群体。检视社会工作的本土思想资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可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智识支持;它也会为反思华人社会的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框架;从更为广泛的意义而言,它可能为建构一个本土性和世界性兼有的社会工作知识框架提供基础。
二、重审本土思想资源的研究议程
海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在讨论中国本土的思想资源与社会工作的相关性。最为系统地将社会工作与本土思想资源进行联结的尝试是“儒家社会工作”和“东方身心灵模式”。美国华裔学者钟桂男的“儒家社会工作”在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高级通用社会工作模式②。香港的陈丽云教授基于儒释道的关于灵性的论述而发展出一个东方的“身心灵”模式,致力于在微观实践上开创新的典范③。然而,这两个模式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梳理中华文化中蕴藏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本土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模式也显得突兀且缺乏厚实的基础。国内有不少学者尝试从本土思想资源的视角来反思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例如,王思斌研究了中国人的求—助关系背后所展现的情、理、法的交织和传统文化的印记④,香港的叶锦成一系列的研究都旨在尝试考察中国古典思想与精神健康的关联,乃至尝试思考中国文化脉络下的赋权概念⑤。然而,他们的研究并没有系统讨论本土思想资源对于当代社会工作知识建构的启示意义,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是初步的。
除此之外,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者比较丰富的本土研究则对社会工作具有启示意义。费孝通晚年提倡要从人文的视角对中国本土的若干概念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心”、“我”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但并没有被深入考察的概念,这实际上揭橥了从本土思想资源的视角重审核心概念的期望⑥。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的系列研究揭示了中国人“世道人心”的特殊面相⑦。翟学伟、黄光国致力于颠覆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个体主义认识论立场,试图从关系或关系主义的立场重构中国的知识体系⑧。更多的学者聚焦在内在于中国社会的若干本土概念,包括关系与面子、义与利、情与理、诚与信、忍与苦、命与运、和与合,它们体现了民间践行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经典所倡导的观念,都有可能整合到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中。
由此看出,重新检视社会工作的本土思想资源是必要的,迫切的,也是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但现有的研究远未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如何重新审视本土思想资源与社会工作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思考的研究议程包括:(1)本土思想资源中与社会工作具有关联性的核心概念有哪些?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是什么?它们如何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框架之中?这样的概念如何进行操作化?(2)核心概念背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什么?这样的认识论立场如何形构慈善观、福利观和助人观的?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是什么?如何体现在中国人应付困境的策略之中?(3)本土思想资源中层现出怎样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否具有亲和性?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何等程度上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契合?(4)本土的核心概念、价值观是否为社工或服务对象所认同?(5)传统上是如何看待人的成长以及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的?看似相互冲突的论述之间有没有共识?这样的共识对于当代社会工作具有什么意义?(6)传统上中国人应对困境的策略是什么?这样的策略背后展现的是怎样的民间观念或思想传统?本土的助人实践的特色是什么?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样的机制体现了怎样的思维?(7)本土思想资源中哪些元素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如何克服?
三、一个初步的结论
从已有的文献可以提出几个初步的结论供讨论:(1)中国人的思想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立足于对立统一这一核心命题,变动和转化是要义,呼应了社会工作寻求改变的宗旨。(2)基于对立统一这一命题,关系主义就构成中国社会工作知识框架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基础。(3)“仁”、“义”、“心”、“关系”、“无为”、“道”、“和”、“命”、“忍”、“苦”等概念可以成为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要素,但需要进一步考察如何进一步概念化和操作化,并纳入社会工作的实践框架。(4)重审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之间的亲和性是必要的。中国人关于“仁”、“善”、“义”、“和”的阐述是重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可能原则。中国人关于“天下”的观念对于从全球视角理解社会工作的聚焦点可能是有帮助的。(5)本土思想资源对于权利的论述较为薄弱,更多强调的是强势群体的责任和人道,这是需要引入公民权利加以改造的聚焦所在。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需要进一步操作化且经过经验证实。
重新梳理本土思想资源从而拓展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为构建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提供准备,这也是对全球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贡献。从更大的范围而言,它也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一直倡导的“文化自觉”。因此,探索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是中国社会工作一个具有广泛前景的研究方向,也为处于初创期,面临各种挑战的中国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注释:
①Midgley,James,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Sage,1995.
②钟桂男:《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③陈丽云:《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④王思斌:《中国社会的—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⑤叶锦成:《中国古代医学思想中的心理健康概念》,Hong Ko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27,86-99,1998;叶锦成:《中国古代墨家思想中的心理健康概念》,Hong Ko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30:46-68,2001; Yip,K.S.,"The Empowerment Model: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Empowerment in Chinese Culture",Social Work,Vol.49,2004。
⑥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翟学伟:《中国人的行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