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引言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同时也能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执行的进程中,企业要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1管理标准化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大厦的地基,企业管理大厦盖得越高,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也势必打得更深更坚固。每个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标准化,只有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在企业管理中,标准化使企业生产者在生产活动中有章可循。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规程、操作步骤和保障体系。大到新项目投产,小到一颗螺丝的紧固,都有相应的标准来衔接与约束,任何环节上的失调都会影响整个生产任务和作业质量,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2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是指为适应科学发展和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牌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而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9年2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2019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坚持科学管理、服务发展,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中心,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化职称保障,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3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路径
3.1优化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的优化是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科学设计并重新规划生产排线,是实现现代化精益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一环。集约有效的生产线布局可以减少人力、时间的浪费,易于标准化作业的实施。生产排线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车间如何分区、流水线路径设计、各道工序的排序、每个工位、机位安排在车间的什么位置、相互距离是多少等等。良好的布局规划可以使作业者更有效率的开展生产操作,减少行走、重复运动等浪费,减少产品流的迂回,交叉。
确保不会出现路线太长或运输混乱等现象。一道经过优化的生产排线,能够影响产量提升10%—15%。如果生产工艺或产能不同,那么与之相适配的生产排线方案也会有所区分,生产部门需要重新规划生产车间。比如某公司需要设计一条5千万/年产能和现有工艺的新的生产排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科学测算,安排合理有序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准确的操作效率的提高,并让工时和资源浪费减少到最小是重点,那么就需要根据这个测算来进行。
3.2完善现场环境的管理
“5S”是来自日文发音的首字母“S”,所以统称为“5S”。员工的标准操作需要整齐地摆放各工位的物料、使劳动区域环境干净、整洁,操作时便于准确、快速的拿取和放置半成品及零件。现场环境管理中重要一个就是目视化管理,是当前一种主流的利用视觉完成管理的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视觉感知信息来进行现场生产活动的组织与规范,合理把握人员的转动方式及物料流动方式,进而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具体到车间的标准化管理操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比如车间区域划线在生产车间的所有工作场所,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在相应地域刷不同颜色油漆,或划线标示区域。
3.3生产部门管理人员能力和意识的构建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生产管理改革和标准化过程时,若是遇到来自企业高层的阻力,则会导致这一改革难以落实或偏离目标,最终无法获得应有效果而对企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生产管理进行支持和重视,才能保证其顺利推进。通过引入具有相关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相关现代化理念,才能保证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不遇到阻力,才能指导管理改革的真正落实。同时需要对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能力和意识的构建,促进企业生产部门的内部管理优化和技术提升,从而间接帮助企业走向全面现代化。
因此,从短期发展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和专业管理经验的人才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从长期来看,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灌输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直到能够指导生产活动为止。综上,对于企业而言所需的优秀生产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同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管理相适应的意识和充分的经验,通过内部培训或者引进的方式,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充分改善,从而加快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步伐。
3.4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提高企业全员标准化意识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由企业全体职工参与的全员性工作。因此,企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标准化知识普及宣传;重大标准的宣讲,培训;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审;标准化问题的研讨及标准化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企业全体职工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了解标准化,自觉地参与标准化活动,使企业标准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束语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经营与生产等环节的秩序化,需要通过相关活动规则的制定来处理潜在或实际的问题,这一过程称为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想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可以说,标准化是经过实践与理论考验的科学总结,具有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洪晋,张万能.构建以模拟线建设为载体的企业标准化制造体系[J].机械,2019,46(07):42-49.
[2]杨治国,马亮,陈少华.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航天标准化,2019(02):1-2+10.
[3]高文田.用标准化建设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物业管理,2019(04):38-39.
[4].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9(03):57.
[5].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03):21-32.
论文作者:徐万宝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企业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标准论文; 过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意识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