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科先,高锋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266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64例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5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6%,两组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中医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加大研究力度及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慢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的胆囊异常所造成的胆囊功能异常。当前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可选择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我国古代就有对胆的详细介绍,《内经》、《灵枢•本输篇》、《素问•奇病论》、《灵枢》等,都对胆的详细介绍及功能分析。胆囊炎在中医中还没有明确的归属,根据疾病经发作的表现归类为“肋痛”、“胆涨”、“腹痛”等病名中。对于慢性胆囊炎的致病原因,祖国医学中有多处论述。《内经》介绍时由于寒邪克脉血涩脉急所致,《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医学正传》等篇都支持了这一观点[1]。此外,肝气郁结、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瘀血阻络、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也被认为是慢性胆囊炎的致病因素。我国历代医学家对慢性胆囊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多种治疗方法,是宝贵的医学财富。本院对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了中医治疗的研究,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82例,男性36例,女性46例,年龄在31~68岁之间,平均年龄(49.85 4.94)岁。病程在0.5~7年之间,平均(3.69 1.22)年;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男性38例,女性44例,年龄在30~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67 4.48)岁。病程在0.6~7年之间,平均(3.61 1.23)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临床症状、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利胆消炎治疗,主要用药为硫酸镁(国药准字H13022031),2~5g•次/d;中医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

1.2.1针灸治疗

取支沟、期门、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胆囊穴、太冲穴为朱学伟针刺,配合耳穴、肝、胆、内分泌、皮质下、三焦、神门以王不留行籽交替按压治疗[2]。

1.2.2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诊断采用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汤、柴岑温胆汤等中药方剂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用药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药物构成为柴胡15g,黄岑15g,白芍15g,大黄15g,丹皮15g,半夏10g,栀子10g,枳实10g,薏苡仁30g,每日水煎1剂,分早晚服用。

脾胃气虚类患者采用补气健脾治疗,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物成分为茯苓20g,白术15g,半夏15g,人参10g,甘草10g,陈皮15g,木香5g,每日水煎1剂,分早晚服用;肝胆淤滞患者进行疏肝利胆、行气解郁治疗,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主要成分为柴胡15g,川芎15g,白芍15g,香附15g,枳壳15g,川楝子10g,白芍20g,每日水煎1剂,分早晚服用;肝胆湿热的患者以利湿清热治疗为主,可用大柴胡汤或柴岑温胆汤治疗;脾虚肝郁患者以补脾柔肝治疗,采用痛泄要方加味治疗,主要成分如下:茯苓20g,白术20g,山药20g,白芍15g,砂仁10g,木香5g,陈皮15g,甘草10g,防风10g,每日水煎1剂,分早晚服用[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慢性胆囊炎诊断及治疗方案》中的标准判断疗效。以患者治疗后身体症状全部消失,B超检查胆囊壁恢复光滑,无小波为治愈;以治疗后患者存在部分症状病情改善明显,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减少,略有毛糙为有效,以治疗后患者身体症状无变化或更为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有效)/总例数 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 检验,计数资料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51%,中医组治疗有效率为91.46%,两组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

3讨论

西医认为胆囊炎主要是受到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胆囊炎性病变,以目前的西医技术来说,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次治疗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69.51%,而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1.46%,治愈率达到了59.75%。说明中医在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当前中医的理念与作用正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在胆囊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谢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率达到了92.2%,吴志恒以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11%,在针灸方面,周胜红以针灸配合大柴胡汤配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4]。与本次研究对比,有效率均达到了90%以上,证明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在用药中,很多学者使用了柴胡,柴胡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伤寒论》中也记载了柴胡的用法,此外本次研究使用了半夏、白芍、黄岑、郁金等药物,检索多处药方发现这几种药物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使用频率较高,说明均为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有效药物,可据药理学酌情使用。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加大研究力度及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欢星.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刘涛,刘臣.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中国针灸,2005,10:737-739.

[3]陈敏瑜.105例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7:908-910.

[4]吴伟,余育晖.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08:1090-1092.

论文作者:王科先,高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科先,高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