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刊面对“出海”_下海论文

中国报刊面对“出海”_下海论文

中国报刊面临“下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报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新世纪和新千年已在眼前了,正在各地盛装准备欢庆节日的时候,中国报刊业的老总们却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惶恐不安。

1999年11月16日,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 万份以下的予以撤消,自2000年1月1日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继续办的报纸一律自负盈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除保留一份指导工作的期刊外,不得再与党报、出版社等联合主办报刊;各地(市)级局、办、部、委不办报刊,现有报刊一律划转或停办。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说,这次调整的核心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行政行为与出版行为分离,解决公款订报刊和行政摊派等问题,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报刊质量。

看来,一向躺在政府怀抱里高呼“改革”、“市场经济”的中国报刊业,这回该自己“下海”去亲自体会“市场”了。而有意思的是,当记者就此话题采访北京几大媒体老总们时,他们无不显得小心翼翼,还是学术研究界的几位专家对这个重要话题向记者发表了看法。

报刊业调整大势所趋

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先生在12月6 日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这次报刊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次大的整顿,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报刊业结构不合理,太多太滥,重复类同者太多;二是一些行业报和地方报采取不正当的行政手段强制摊派发行,既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不应有的负担,又影响了党报及主流报刊的发行;另外个别报刊社出版非法内容,有的还造成国家重大机密泄露。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也表示支持。12月10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计划体制下大众媒介可称作组织媒介,各部门、各地方用媒介指导工作、沟通信息,成为一种组织的工具,形成办报的条块分割,这些报纸涉及1500多家,占报业2/3的比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行政职能弱化,这类报纸的组织职能也弱化了,不但经济效益不好,社会效益也不好,因此调整很有必要,并且应成为整顿的重点。

12月17日,中国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先生就这个话题也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这次报刊业调整思路是对的,行业、产业和部门报刊数量过多,出现了强制摊派、有偿新闻等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报纸不到一半,因此主管部门自1996年以来开始整顿,基本不批准新的报纸,将原来的2400多份报纸缩减到今年的2052份。而从去年中央进行机构改革,政府的行政职能弱化,报纸的行政职能也取消了,因此只能面向市场求生存,这是政府部门深化市场改革的具体行动,从这个角度讲,这次报刊业调整也是一场改革,是积极的。

真正面向市场空间很大

“实际从总量上看我国报纸还不算多,报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说,“目前数量多是相对的,主要是结构不合理,实用性、可读性报纸少。”

他介绍,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做出的标准,日报的千人拥有率为100份,而我国目前还不到50份。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今年8月的一份调查也表明,14—70 岁的被调查者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内,有1/3的人不读报,而周六和周日不读报的比例达48%到49%,而在发达国家读报普及率一般都在85%以上,个别国家超过90%,这说明报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再从报纸广告投放量来看,国际标准一般为国民收入的2%, 而我国只有0.6%。去年我国所有媒体的广告总额仅537.8亿元,而美国纽约时报一年的广告额就达6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报刊、电视、广播甚至路牌等户外广告总收入。这也是传媒业有无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喻国明认为,在我国,媒介产业基本上还是一块未被市场规模化开垦的“处土地”。从1988年到1998年,我国报业投资的回报率大致处在17%—50%这一区间,远远高于同期其他产业,因此被有人称作“暴利行业”。

他说,我国报业发展已从“跑马占地”阶段进入到规模竞争阶段。过去靠行政手段创办发行的行业报、机关报,大多数因不具备规模优势而渐渐失去市场,过去的“小投入、小产出”,如今发展为“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一些靠行政权力发行的报刊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困境。目前的出路只能是面向市场求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从市场需要重新定位报刊报道内容,而且要考虑进入资本市场求得更大发展。

中国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也认为,这次报刊业结构调整对报刊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说,行政机关办报好处是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发行,但不利之处是容易受行政权力限制,难以面向市场。这次报刊业调整,大多数行政机关与所办报刊要“脱钩”,取消行政发行特权,但报刊也可能因此“松绑”,可以面向市场发展了。

郑教授近年注意研究了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今年5 月份还参加了全国记协和都市报研究会组织的考察调研,考察了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和福州的《海峡都市报》等。他认为,都市报产生于市场经济,不靠“红头文件”和“摊派”来保证销路,而是靠准确的读者和市场定位去赢得读者,占领市场,通过融服务性、实用性、娱乐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平民化”办报特色和灵活多样的发行方式去打开销路,吸引广告,求得发展。这种方式值得大多数政府机关报学习,尤其是这次报刊业调整后不得不走向市场的报刊。

据了解,《楚天都市报》1997年元旦创刊,短短两年多时间发行量已突破70万份,1998年广告收入达4800万元,盈利1600万元;《海峡都市报》1997年10月1日创刊,不到两年时间发行量已超过15万份, 广告收入超过1000万元。

报纸发行难点在于地方保护

中国社科院尹韵公说,目前影响主渠道报纸发行的最大障碍在地方,而不是中央。各地企业和群众反映行政负担重也主要是地方报,很多地方工商、公安、消防、卫生、交通,还有武装部门都办自己的报刊,甚至不少市县级单位都办报刊,他们不但利用行政权力强迫企业和群众订阅,而且抵制、压缩中央和国家机关报的发行,这股歪风一定要刹住,实际上是如何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说,报刊业调整是市场化的要求,实际上是个资产重组的过程,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

他指出,政府应该做的是建立市场规则,发布政策信息,让媒体按市场规则选择重组方式和对象。我国目前对媒体投资有很多限制,不同传播形式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社等不能进行重组,这不利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媒体重组最好的形式是报刊、视听媒介和出版社三者联手,视听媒介给人丰富的、直观的、感性的信息,报刊有深刻的、严谨的报道优势,而出版社可将视听和报刊媒体里的精萃进行汇集出版,三者形成优势互补。

中国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也说,很多机关和行业报纸经过多年发展,有了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从业人才,有关部门应引导其转变职能,转向市场,采取有序、稳妥的方式过渡。对于这调整范围内的报刊,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适当调整,如《精品购物指南》、《中国经营报》等,原有读者群基本不会变化;一是大幅调整,这包括大部分行业报纸,彻底改革过去的办报思路,面向市场求生存和发展;另外一部分是少数政府部门报刊,根本没有市场就会被自然淘汰。

取消公款订阅可逐步过渡

据悉,有关权威人士日前明确提出了取消公款订阅报刊的意见,在这次调整方案里也出现了“解决公款订报刊和行政摊派等问题”的文字,对此,报刊界尤其是老总们都非常关注,表示了担心。专家和学者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说,我国报刊业与西方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西方报刊有75%以上是由个人订阅的,而我国绝大多数报纸靠公款订阅。这种状况有历史原因,过去主要靠行政拨款办报刊,又通过行政事业费订阅,现在行政机关职能转变,这些报刊也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又出现乱摊派等社会问题,因此制止公款订报刊是非常正确的,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慎重,要有个稳妥的过渡办法。

喻教授认为,这个过渡期以3到5年为宜,管理部门可列出个“时间表”,对不同类型、不同地方报纸提出相应的政策要求,给调整范围内的报刊以一定时间自我调整。

中国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也指出,取消公款订报刊是个方向,这次报刊业调整如果要求同时取消公款订阅也不现实,应该逐步进行,逐年减少公款订报数量和额度,让调整范围内的报刊意识到,发行不能再靠行政部门和企业,而要靠市场,从而采取其他发行方式。

郑教授还说,从长远看,任何报纸都要靠市场生存和发行,公款订阅是靠不住的。

标签:;  ;  

中国报刊面对“出海”_下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