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产党人所面临的考验与战争年代相比更为严峻。这种考验不是来自刀光剑影的战场,而是来自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使我们党经受住新的考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威望,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重要。”最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强调“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形成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
强调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但毋庸讳言,也有少数共产党员,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或是惧怕艰苦,贪图享受,革命意志衰退,或是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蜕变为腐败分子。这些人的问题性质和程度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首先都是从思想上解除武装,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本色,最终走向堕落和腐败。他们作为党的干部,本应带头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但实际上却完全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置个人利益于人民利益之上,结果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腐蚀、所吞噬。再有,社会上出现的奢靡之风,铺张浪费,摆阔斗富、追求豪华等现象,也直接反映了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淡忘和遗弃。事实说明,提出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绝不是无的放矢地徒托空言,而是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固有的等价交换原则、趋利原则,不可避免地会诱发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消极腐败的思想和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玷污党风和社会风气。目前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和问题已经说明了这点。因此,抓党风廉政建设,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有制度、管理、政策上的举措,同时也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其中包括艰苦奋斗精神的保持和发扬。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显而易见,如果平时不提倡艰苦奋斗精神,防微杜渐,相反,热衷于追求吃喝玩乐,那就势必导致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而这又很容易在各种诱惑和私欲面前不知不觉地被打开缺口。思想和生活上的缺口一开,就必然一发不可收拾,其结果只能是蜕化变质,败下阵来,给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搞党风廉政建设,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而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又必然推进和标志着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首先是经济行为,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讲价值规律,讲平等竞争,但也离不开思想道德因素的作用和帮助。人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在内,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假如人们淡忘和丢掉了艰苦奋斗精神,铺张排场之风盛行,奢靡享受倾向严重,社会坠入“过度消费”和“贵族消费”,那么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力和物力势必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从而制约和拖滞经济的发展。况且,丢掉艰苦奋斗精神,追求安逸享受,势必助长和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而这种腐败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干扰极大。它使市场信息失真,公平竞争失效,秩序规则紊乱,经济运行扭曲,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不是朝着合理和优化的方向,而是朝着权力。在这样的状况下,市场机制显然不再对生产资源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轨道,使市场经济发生变形。不难看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其意义远不止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归根到底,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其中就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内容。可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本身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必须始终如一、持久不懈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此外,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还具有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讲得很清楚,他在1989年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谈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时指出:“一九八○年元旦,我在政协讲话,讲了‘四个保证’,其中有一条叫‘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5页)这说明,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紧密相联的。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腐朽观念赖以起作用的客观因素。同时,我们的社会又是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仍然存在着旧制度的种种痕迹和剥削阶级的残余影响。再有,从外部来说,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对我推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加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因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会通过各种渠道侵蚀人们的思想和党的肌体。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环境下,如果我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丧失警惕,奢侈浪费,贪图享受,那就势必损害党的声誉和威望,势必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最终影响和妨碍新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实现。结论很清楚,能否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不仅关系到共产党人的气节操守,更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的落实和改革大业的成败。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同志在艰苦的环境里能够比较自觉地艰苦奋斗,而在环境有了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物质条件逐步改善的时候就不那么自觉,这固然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浸染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只停留在直观阶段,仅仅视作权宜之计。这些同志的思想深处总认为,在艰苦时期、在战争年代不能不,也不得不艰苦奋斗,而在和平时期、在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特别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再倡导艰苦奋斗,就似乎多余了。因而一遇条件变化,头脑就开始发热,渐渐淡化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搞建设不讲究经济效益,把有限的经费浪费在装璜门面,讲排场、比阔气上,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当然,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苦行僧,不是为了吃苦去吃苦,而是为了创造、为了社会的进步去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优秀品质的结晶和传统美德的瑰宝,蕴涵于其中的思想观念符合人类进步的要求,适用于当今乃至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争年代和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党要同全国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共渡难关,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还有8000万未得温饱的人民,相当比例的贫困县,整体上看国家的物质文化水平还比较落后,综合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我们党依然要艰苦奋斗。即使将来生活富裕了,物质条件优越了,我们同样要艰苦奋斗。只要历史发展、事业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就必然激励人们去奋斗、去创造,从而成为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怎样才能始终牢记我党的历史责任,永远保持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我认为以下三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艰苦奋斗的表率,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军队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时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自己的身教和言教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段话,虽然对军队讲的,但对全党同样重要。它既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做艰苦奋斗表率的高度自觉性,并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真理和人格的力量。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伟大实践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影响了几代人。新时期能否让艰苦奋斗精神蔚然成风,群众看党员,党员看领导。这已是一条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领导干部做艰苦奋斗的表率,当前最重要的是带头实践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廉洁自律,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女色关。领导干部带头过好“三关”,不仅仅是个人德行操守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一个干部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群众不是说一个干部,而是说我们党。同时,作为领导干部的言行,还起着导向作用。也就是江泽民同志经常强调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古训。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对待权力,用好手中的权力,生活上坚持低标准,特别在涉及房子、车子、孩子等问题上,必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始终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群众树立好样子,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传人。
其次,发挥先进典型教育人、启发人、鼓舞人的作用,树艰苦奋斗一代新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仅有一般的号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推进、激励和启发等作用,造就一个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97页)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是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数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党工作的一贯指导方针。几十年来,我们正是运用这一方针,指导着不同历史时期革命运动向前发展。40年代我们党树立三五九旅的光辉典型,确立了“南泥湾”精神;60年代我们党树立大庆油田和王进喜以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等先进典型,弘扬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80年代我们党树立深圳经济特区和一大批敢闯敢干的改革家,弘扬了我们党敢为人先、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今天,我们党又树立了新时期人民公仆孔繁森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作为先进典型的孔繁森,既具有丰厚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迸发出启迪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巨大伟力。实践证明,党需要这样的典型,人民需要这样的典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把学习孔繁森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从而培养更多艰苦奋斗的典型,使艰苦奋斗蔚然成风,以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次,建立严格的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1980年就曾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中央已经作了一些规定,今后还要作更多更严的规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0页)这是强调要把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反腐倡廉纳入法制轨道。这些年来,党中央对县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形成了严格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制度规定,就可以有力地遏止奢靡之风,防止和减少腐败的产生。从一定意义上讲,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制度规定,就是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面对社会上“酒绿灯红”的消极影响,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传统,我们不仅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同时还必须建立起全方位、多途径的监督机制。比如,加强组织监督,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应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加强执纪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对贯彻执行有关制度规定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加强舆论监督,增强各级党委领导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实施有效监督,必然从组织和监督机制上保证党的艰苦奋斗传统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