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加强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有力的保障施工的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了概述,并就其中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抓住控制要点,严格执行监督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增强监督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程监督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简单概述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迅猛发展,相关配套技术日趋成熟,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随着智能建筑、电梯技术以及各种节能环保技术的相继运用,为建筑工程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了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建筑工程涉及部门众多,各个环节具有较强的衔接性,而且工程技术相对复杂,这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工作了,因此,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能够让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2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与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首先在于其缺乏完善专业的质量监管体系,由此导致具体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推进效果受阻,或者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导致工作开展成效不明显。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升级且丰富化,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容易有较多的监督管理空白与漏洞,导致整体的管理体系有疏漏。虽然在《建筑法》中对有关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有更多的细节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法律法规中无法全面顾及的。虽然法律法规规范了多数的问题,但是仍有部分不足。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责任与义务,导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容易缺乏有效的执行与约束,甚至导致工作责任相互推诿。尤其是管理、制度等有一定滞后性,往往是问题发生后才能确定对应规范,由此导致问题隐患较多。
2.2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一
在实际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工作职业态度、工作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会涉及到人员之间的配合,如果不能良好的保持专业工作默契,容易导致工作疏忽,进而引发监督管理不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然而因为有关岗位工作人员在数量上支持不足,很多工作的开展更多的聘用临时工或者其他部门的借调,由此导致工作开展上缺乏专业性。有关工作人员甚至因为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的支持,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存在的潜在质量安全隐患,甚至部分工作长期工作下来存在某些不规范的潜规则操作方式,导致工作开展流于形式,对整体的质量监督管理导致一定负面影响。部分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习惯不规范操作的方式,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工作习惯与意识,导致对不规范操作习以为常,甚至成为彼此默认的操作办法。对这种不规范操作进行改良时,甚至会遭到习惯于不规范操作人员的逆反情绪,导致工作开展遭遇更多的阻力,无法得到各方面的有效配合。或者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刻意的压缩工作成本,由此对不规范质量监督管理表示默认态度。
2.3 因工程进度而降低质量管理
一般情况下,工程质量要得到保障,就需要合理的规划施工速度与进度状况,把控在合理的比例水平,由此来保证施工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展中,过程中会因为资金、人员状况、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工程进度不达标。或者作为施工单位而言,为了加快进度来压缩成本,从而会刻意的追赶进度,导致工程开展的质量受到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基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3.1 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
要注重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专业能力上需要通过培训或者合理的人员招聘来完成。一方面需要严格做好人员纳入管理,要找到符合工作需求对口人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证;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培训工作可以灵活展开,可以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结合。线上培训可以灵活的满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提升过程中的时间、空间灵活性,甚至让员工抽自身的空余时间收看网络学习材料,也方便人才与同行做好网络上的沟通交流,日常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分享行业信息动态,提升工作人员对有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熟悉度,保持专业能力的与时俱进。实体线下培训则可以让讲师针对工作人员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做针对性指导,解决实际个人问题,保证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这种是网络大课无法比拟的效果。培训需要依据不同岗位、经验、能力与意愿做合理的安排,提供多种选择,保证培训指导提升的有效性。
3.2 建立质量为先的施工理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要崇尚质量为先的施工理念。这种理念需要得到领导层的充分认可,由此来保证工作开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减少工作开展的阻力。领导层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可以有助于在工作开展中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资金与政策规定的支持,有效的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会触及多方面的利益,会影响使用成本问题,各方面对此较为敏感,如果不能通过强有力的严格管理落实来约束,容易导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要充分意识到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品质,质量不合格容易有返工可能,反过来加大工程施工成本,同时延误工期,导致整个工作利润的压缩。因此,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将问题防范于未然,是相对低成本的工程管理方式,为工程获得更高利润提供保证。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与行业,以及社会民众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更高的关注度,出现质量问题甚至会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的传播导致问题扩大化,由此对企业形成较大的形象口碑冲击。要充分的意识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提升工作成效。需要领导层在各方面工作上反复强调有关工作,做好有关工作的考评监督,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到相对重要的位置,引起有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对有关工作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流程与考核、工作硬件软件支持都提升重视度,避免忽视。
3.3 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虽然存在各方面深入细化不到位的地方,工作开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与行业有关规范,同时需要依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甚至要细化到具体工程情况而定。建筑工程虽然大体方向上管理相似,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上每个工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而言,也需要依据情况设定更为细节、灵活、个性化的工作管理制度、流程,有效的提升管理工程的成效。管理体系、制度、流程等细节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同时要听取对工程熟悉人员的实际介绍,让经验与现实情况做好融合,设定适合本工程项目本身的管理体系、制度的构建。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甚至要每周做好工作的反馈,及时的做好对应的工作优化调整。制度管理中,需要充分运用激励制度来调动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可以进行质量奖惩制度,同时给予质量否决权,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追求有关责任。明确责任制管理,避免责任相互推诿。
4 结束语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阻力,各方面的利益牵扯与工作方法的不同、目标的不一致,都会促使工作出现流于形式、管理监督不到位等情况。尤其是当下建筑工程方面整体大环境状况不理想,导致实际工作推进上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需要贴合实际情况做好灵活调控,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一文.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门窗,2017(6):178-178.
[2]赵烜.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3):68-69.
[3]莫进会,唐大禹.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及策略[J].科技风,2018,366(34):178-179.
论文作者:崔景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工作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