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分析论文_卢章华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分析论文_卢章华

润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22

摘要: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广泛,无障碍设计应运而生,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将人文关怀良好的体现了出来。同时,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设计不仅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有效提升。随着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对于无障碍设计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主要是就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应用

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为基础,充分重视具有出行障碍人员的利益。根据这一要求,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加强无障碍城市道路规划研究投入的力度,才能在满足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为和谐社会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由于无障碍基础设施不仅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同时其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所以无障碍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原则

障碍群体基于自身身体状况以及特点的不同,对无障碍设计具有的具体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基于此,在对市政道路实施无障碍设计时,理应注重以各种障碍群体的实际需求以及特点等为基础,以提升障碍群体出行便捷性以及安全性为目标,合理实施各环节的设计操作。其中,在进行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第一,安全性原则。具体而言,经由有效利用各种无障碍设施的方式,促使障碍群体更安全的通行,有助于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应用效果;第二,可达性。具体而言,经由合理实施无障碍设计以及应用无障碍设施的方式,帮助障碍群体安全的到达目的地;第三,人性化。即在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以及应用时,应以障碍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以为障碍群体提供更优质、有效的服务为目标。

2、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要点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无障碍设计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开展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设计理念要点

根据人的自主性,人们可以分为正常群体和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儿童、老人等。为了使社会和谐发展,必须给予弱势群体适当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因此,有必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重视无障碍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道路设计中,以消除弱势群体在道路使用中遇到的障碍,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城市道路设计的文明发展。

2.2设计要点

由于弱势群体的具体表现与道路要求不同,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道路安全。这主要是指利用安全设施来保证障碍物的行驶安全,使其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通过道路并引导其到达目的地。(2)注重道路的人性化。重点在于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在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道路设计。(3)可达性。这主要是指设计者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特殊群体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这就对设计者的综合能力、设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中无障碍设计的体现分析

3.1语言障碍设计体现

设计人员需在标志标线上增设色彩强烈的颜色,并将标识牌设置在显眼的位置上,以使人能够对内容进行清晰简明的了解。此外,标识牌还应配置相应的盲文,以为视觉障碍者提供信息获取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人群的视力与记忆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如,老年人与幼儿大多无法明确标识牌内容,因此,应对文字与符号进行再加工。即尽可能简化标识牌图形与符号,如采用填充的方式进行文字符号设置,以充分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

3.2肢体障碍设计体现

在对人行道两边设计缘石坡道时,应将解决肢体障碍者通过人行道作为设计控制目标。由于缘石坡道的形状与路缘石高度与位置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人员应将其宽度设置为1.5m。此外,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道路的人行道设置均比路面高出12~20cm,因此,在设计缘石坡道的坡度过程中,应将坡度控制在1:30以上。对于坡道防滑的控制,应将材质作为保证光滑性与平整性的关键,以为乘坐轮椅的肢体障碍者提供便利。此过程,不可在坡面设置纹样,以对其平整度造成影响。目前,可供坡道选择的材质有:橡胶与混凝土。由于这两种坡道材质使用的场合、道路建设经济性与协调性存在差异,设计人员可根据市政道路的建设环境进行选择确定。如,将橡胶坡道运用地下通道等市政道路;将混凝土坡道设置在人流较大的市政交通环境。如此,市政道路的设计就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设计,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出行便利。

3.3视觉障碍设计体现

以导盲路牌设计过程为例,为避免对视觉障碍者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以及为其停步触摸提供便捷条件,设计人员应将导盲路牌设置为1.3m,并将盲道边缘的距离控制在0.6~1.0m之间。对于路牌上信息的体现,应以盲文为主,且具备触感强烈与内容简明特点,以为视觉障碍者提供获取信息准确的环境。此外,还应标有明文规定,以避免其受到破坏,进而影响视觉障碍者的正常使用。对于盲道北向砖的设计,以湖南地区某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控制工作为例,设计人员将其设置在行车盲道与提示盲道中间,或是直接作用于行进盲道中。北向砖盲道共有两部分组成,即外向轮廓砖与内向圆形砖。外向轮廓砖的设置,就是将方砖按照一定的直径进行中心挖除,以形成一个中心设有孔洞的砖形。这里的内向圆形砖是指,表面设置有特殊触感标记的圆孔砖,其直径要小于外向轮廓砖且标记指向为北方。当将其铺筑在外向轮廓砖的元孔内部,即可完成盲道北向砖的制作。当其铺筑完成后,就可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建设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标记的指向为正北方向。当方向校正完毕后,就可利用C20混凝土进行浇筑固定,并根据路况对标记方向进行调整,以确保盲道北向砖能够与其他路转连接起来。如此,就可提升盲道北向砖的接触感,进而避免视觉障碍者走错方向。如图1所示,为无障碍设计盲道示意图。

图1无障碍设计盲道示意图

结束语

总之,障碍人群作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府部门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必须对这类人群的生活需求予以充分的重视,加强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理念推行的力度,为障碍人群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冬英.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11-112.

[2]严娟.浅论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8):257-258.

[3]邱敏.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3):78-79.

[4]杨格欧,王朝宁.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8(03):102.

报,2017,49(03):88-89+92.

论文作者:卢章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分析论文_卢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