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命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这一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命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个根植于人们头脑中的革命性命题,似乎已成为社会主义实践者的共识。然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类社会进化的论述,结果并未发现有这种结论。因此,如果简单地理解这个命题,很容易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陷入困境。
一、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完全统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使用过“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范畴,但他们并不是把这一范畴作为区别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独立社会形态使用的,也不是作为区别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低级阶段使用的,而是作为共产主义的代名词使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规范“社会主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也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者之间的差别,更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在使用这一范畴时,已经隐含了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光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所预见的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当然只能是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二是单一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四是完全计划的产品经济,五是国家消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是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恩格斯在晚年也意识到,有必要区分共产主义者的现实任务和最终目标。他指出:“‘共产主义’一词我认为当前不宜普遍使用,最好留到必须更确切的表达时才用它。即使到那时也需要加以注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03 页)恩格斯晚年的这些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命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
2.列宁规范了“社会主义”的特定内涵和外延。列宁指出:“马克思把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55页)列宁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 就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三卷,第10页)。显然,作为新社会形态的不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这一阶段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更美好、更先进、更理想的未来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故而具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与资本主义相区别。同时,由于这个阶段是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因而必然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痕迹。可见,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然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3.曾经建立过和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苏联就是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事实证明,现实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起点不仅远远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见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也大大落后于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逻辑起点。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是在旧社会形态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步入新社会形态的国家所处的特殊阶段,不仅包含有资本主义的因素,而且还包含有前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
4.我们现在所搞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既然我们所搞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那么同资本主义就不是什么取代关系,而是并存、竞争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合作关系。只有当现实社会主义发展到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阶段,才能谈得上对资本主义的取代或代替。在对待取代或代替这一问题上,应当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观点,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天真想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以上分析表明,只有当“社会主义”被理解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命题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当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此命题的。如果“社会主义”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命题就是不科学的。因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而这一命题则意味着“阶段”取代“社会”,所以这一命题是不符合逻辑发展规律的。
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沉重教训
1.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忽视了现实社会主义历史起点及其与共产主义社会逻辑起点的不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是建立在对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是建立在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因此,现实与理论相去甚远。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预见的逻辑起点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之间的差异,往往把现实的社会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的挫折。40年代的苏联,人为地把现实的社会主义拔高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结果使苏联陷入经济困难时期。60年代的中国,由于忽视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起点,不顾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人为地拔高公有制,企图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结果导致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两次困难的出现,几乎断送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
2.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忽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是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把西方经济学斥之为庸俗经济学,只讲批判不讲学习和借鉴,这是不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的。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反映和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宝贵经验,概括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这些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应当大胆地吸收和继承。正如列宁所认为的那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教授们不过是资产阶级手下的有学问的帮办,“在研究新的经济现象时,如果不利用这些帮办的著作,就不能前进一步”(《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50页)。
3.片面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忽视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只讲批判和排斥,忽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来发展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沉重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把“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个命题界定为“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才是符合逻辑发展的科学规律的,才能避免人们认识和实践上的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种必然性的怀疑。从而有利于我们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和“左”的影响中彻底解脱出来,确定社会主义的正确方位,更加大胆地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