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与价值_八荣八耻论文

浅析“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与价值_八荣八耻论文

“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荣辱观论文,内涵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6)05-0026-04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言简意赅,内容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从如何对待国家、人民、科学、劳动、他人、义利、法纪、生活的角度,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价值丰富,它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具体的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标尺。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之始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主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耻感或自卑感。”[1] 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2] 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3]

荣辱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人生观涉及许多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做人的基本问题,第二层是做人的一般路径,第三层是做人的具体境况。”[4]“人生的具体问题包括生与死、义与利、苦与乐、荣与辱、爱情、交往与友谊、成才等诸多问题……在人生观中则表现为生死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爱情观、友谊观、成才观等。”[5] 可见,荣辱观作为人生实践的具体问题之一,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荣辱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它能够集中反映出每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从一个人的荣辱观可以看出他的人格品行。如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但同时市场经济中求利活动的负面影响,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泛滥,人们的羞耻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构与腐蚀、淡化乃至消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美丑、荣辱混淆。虽然社会一直在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人们对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模糊认识,而且由于教育目标过高、教育内容抽象,使得教育显得虚无缥缈。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内容中包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新形势下我们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有了具体标准和规范,不仅旗帜鲜明,内容具体,而且看得见、摸得着,可对照、可实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八荣八耻”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生动的体现。

二、“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

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的伟大历史任务,自提出这一战略任务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丰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第一次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内容、原则等进行论述,初步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民族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而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002年的十六大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十六大报告这两个文件在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进行了完善、丰富和发展:其一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仅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而且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其二是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其三是确立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虽然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进行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提倡什么、要求什么,反对什么、鞭笞什么必须非常清楚,这样才能有力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但在现实中,这些标准并不是很清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指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是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它具有时代特征,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它不仅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脉相承,而且与“五爱”一致,并且遵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方针,对广大干部、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充实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它以“荣”、“耻”相对照的方式,第一次鲜明系统地表达是非、善恶和美丑,更能发人深省,更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

三、“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在1981年被正式定名为“爱国统一战线”,它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视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在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一如既往地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如既往地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状况。而且,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但又要看到,用共同思想指导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会比历史上其他时候更加困难。而“八荣八耻”的提出,不仅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心声,而且提供了互相监督、团结合作的共同准则,从而成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7]《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也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优点。“八荣八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爱国、公忠、诚信、持节、勤俭等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这一共同的文化血脉对包括大陆的劳动者、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荣辱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曾经有着强烈的耻感意识,知耻被看成人性的标志,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9]“知耻近乎勇”。[10] 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11] 陆九渊说:“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12]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13] 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众多铮铮傲骨的人物,都源自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羞耻意识。“八荣八耻”从荣与耻的角度探讨道德,它是一种底线伦理,是一种高度概括的道德准则,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能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沟通感情、联络友谊、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广泛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团结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而且,用荣辱观统领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可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同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

四、“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标尺

合格的公民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领导干部、普通群众还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大学生,都必须先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上,领导者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群众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和大学生也才能担当重任。这不仅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也非同一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是做人的底线,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一些青少年和大学生面对这种情况都容易出现“找不着北”的感觉,不知何为对、何为错,何为是、何为非,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美、何为丑,何为荣、何为耻。这不仅不利于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曾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四有公民。“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从正面提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以及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而且从反面抵制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行为。它既内含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又有了新的发展。它是对个人、对社会的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规范,为我们加强品德修养,注重防微杜渐提供了是非评价的标准和界限,它适用于领导干部、适用于普通群众,更适用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大学生,为他们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行为准则,为他们自教自律构筑了一个参照物,使他们知道了该怎么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怎样成才。因此,它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标准。

为了更好地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把握干部、群众,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特点,揭示青少年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规律,自觉配合青少年组织、机构和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可进一步将“八荣八耻”结合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实际,在学校形成“以扶贫济困为荣、以蔑视弱者为耻”、“以知行一致为荣、以知行不一为耻”、“以知错能改为荣、以文过饰非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抄袭作弊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刻苦学习为荣、以沉迷玩乐为耻”、“以爱国爱校为荣、以危害国校为耻”的良好氛围,其次,用青少年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团、进实践,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  ;  ;  ;  ;  ;  ;  ;  ;  ;  

浅析“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与价值_八荣八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