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模式论文,基地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非常热衷于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参与度不够高,积极性不够强。而这与当前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因此,企业应该尽快转变观念,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创新基地。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其中之一就是高校正在谋求与社会企业接轨的各种途径和渠道,以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发展。事实上,我国国家发展纲要已经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行列当中去。这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所处的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其拥有的物质资源和发展机遇等都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的实践能力较为缺乏,导致了高等教育理论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脱节问题。这种现状就推动了高校要尽快寻求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与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一旦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得到普及并有效实施,将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企业对于与高校的合作办学热情并不高,积极性不够强,这是由于他们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也是造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的原因之一,这也不利于企业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应用。因此,从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来看,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我国高校已经在建立实践基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经成为了连接学校与企业需求的有效桥梁,也推进了高校办学的市场化进程。与此相对,企业的参与度不够高,因此,本文将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企业应该尽快改变当前的观念,积极依托高校来共建实践基地,从而为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当前校企实践基地共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推向了深化,尤其是很多高校开始建立并逐步推广各类就业实习、产学研合作基地,也已经为企业和大学生构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具有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也为他们在社会和企业中抢占了一些就业岗位。这是因为一些高校已经在校企共建办学模式中,十分注意与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训相关的技术人才,给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了相对明确的职业指向性。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产实习基地。这种实践基地往往是根据高校的专业教学任务来确立的,由学校教务处或者学院教务部门与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合同并实施实际管理,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具体的实习内容是由学院教务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但是,这种实践基地往往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学生实习需求,最后就沦落为简单而短暂的实习参观,无法真实深入的来深化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
2.创业实践基地。这种实践基地往往是高校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创业实践行动的号召而设立的,其往往是由学校与熟悉企业或者长期有招聘合作的企业共同设置工作任务,时间多是利用空闲期较多的寒暑假,历时1个月到2个月左右。这种实践模式提供的岗位往往较为分散,不够集中,以短期的实际工作岗位为主。但是,实习的学生能够在这种实践模式中得到真实的岗位锻炼,还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补贴。因此,这种模式还是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求职锻炼的。只是唯一的缺陷在于,此类实践基地机会不多,难以大范围的满足高校进行学生实习的需求。
3.产学研基地。这种实践基地是高校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而设立的,它是以研发项目为主的。这个类型的实践基地往往是政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而促成的项目联姻,其目的就是为了鼓励高校研究人员为市场需求提供帮助,并尽快将高校的相关科研成果产生实际效益。因此,这个类型的实习岗位人员必须有较为扎实的研发基础,对于高校实习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从而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微乎其微。
以上这些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还有一些教学环节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是因为当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认识上仍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制不完整,教学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不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我国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实际效果。
二、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是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具体来说,表现如下:
1.高校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可以看作是培养学生认知并胜任岗位、适应社会的“第二校园”,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通过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校就业文化,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有效的缓冲阶段,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就业环境和生活条件。应该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的话,建立就业实践基地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它将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社会矛盾和就业压力,在高校中为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从这个方面来看,应该积极主动的建设相关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多了解真实的职场状况与社会需求,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温馨的就业文化氛围。
2.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力,其具体包含了就业实力和就业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常常有着复杂多变的时代特征,大学生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进入社会进行就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是要更为重视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社会真实的岗位体验,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进而能够更好的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增强自身的个性魅力,让学生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来的就业实践基地的平台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巩固就业资源的有效方式。这种实践基地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产实践经验,弥补学校专业学习中实践环节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它是促进大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耐受能力,体验职场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社交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真正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4.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模式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推进工作,因为当前正是高校教育的转型时期,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寻求一条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途径,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恰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不仅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科研基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总之,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不仅对高校来说,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高校办学特色。事实上,这种共建基地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用人效率,解决企业用人难题。
三、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的具体对策分析
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的主要着力点就在于要取得校企共赢的局面。构建长期高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搞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营造学校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还要根据校内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的第一线。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企业与高校的共建实践基地模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流于形式,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不够高,他们的积极性难以真正提高。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尽快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找到学校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效结合点,真正实现校企双赢的实际效果,改变当前很多高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的表面文章,从充分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入手,找到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的一个特色实践平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在内部尽量的整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这个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高校必须尽快打破原有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机制,而是应该依据学科的具体特点,把原本分散的教学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建立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创新实践基地。高校还应该改革校内实践基地的封闭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参与具体管理当中去,教师只是发挥出指导和辅助的作用。这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实践机会,尽可能的避免实践场所开放时间与学生实践需求时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强化创新实践基地的孵化功能,努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扶持大学生主动创业,让这些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发展的启蒙基地。
2.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要坚决秉持校企“平等合作,互利双赢”的建设原则,从而构建一个相对稳固的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应该来说,企业和高校都是属于社会大系统中两个子系统,只是二者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校企双方都希望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成果。一方面,企业希望与高校合作得到所需的人才,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高校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么,企业就可以依托高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生产岗位,学校则积极响应企业的需求,为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提前做好安全教育等工作,还要配备相应的教师和企业业务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习的顾问,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更深层次上与高校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协作关系,帮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增强企业参与到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中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还需要校企双方融合社会资源,有机整合多方面的有效资源,形成生态多赢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让校企之间形成相互开放、相互渗透的有机生态链,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学习的实践平台,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向课堂之外进行延伸,引导学生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实现校内各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构建校企双赢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企业资源对高校教学的有力补充,创建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实现高等教育与创意产业的有效对接。具体来说,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模式有:校企共建型、社企共建型、院校独建型。诚然,在实践基地共建过程中,企业和用人单位应该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乐意与学校建立基地合作关系,并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寻求双方最佳的合作模式。大学生群体也要对这种实践基地建设持肯定和支持态度,才能够真正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从实践中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4.企业依托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就业氛围,企业关注与高校合作领域的拓展、合适储备人才的培养、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工作经验的获取,努力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力,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政府要切实提高自身对校企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促进学校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并给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让他们切实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实践人才。因此,我们在建设实践基地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好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面的积极性,在各方面发挥出各自应有的作用,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创新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让三方面都能够获得最大的实际利益。
总之,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建实践基地是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的,它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顺道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来说,当前人才储备和使用是一个较大的难题,而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将给它们的人才需求带来福音。企业可以通过实践平台,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需求来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从而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尽快转变自己对于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认识,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提高自身参与进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当前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中企业一方的参与问题,真正找到学校、企业、社会、产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赢点,从而切实提高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通过该种合作模式获得真实的利益,从而让共建实践基地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