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论文_袁建铮

汕头市达濠建筑总公司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高层建筑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重要的发展方式,随着建设用地不断减少,向地下发展成为当代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对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层建筑地下防水的质量控制现实意义出发,提出地下防水工程处理原则,剖析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及质量通病防治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建设用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趋向集约化和高度的利用化,高层建筑的建设正好满足当代城市规模发展的需求,高层建筑地下人防、停车场、立体车库等工程也随之配套建设。其中,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施工质量作为建筑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人们对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控制好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筑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的主要出发点是防止和减轻建筑结构受到地下水的影响,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时间,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因此,研究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措施对控制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现实意义

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因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施工与普通防水施工相比难度较大,要求施工的技术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现实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对地下防水工程重视程度不高,施工技术环节和质量管控未到位,这样容易导致建筑在完工后及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问题。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是实现建筑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之一,直接关连到以后人们日常居住和使用是否正常。由于地下室的墙面长期受到地下和隔壁水的侵蚀,特别是在受到地面沉降、建筑防水材料老化、破裂、受损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如何采用多层防水技术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地下防水施工,对保证建筑物以后的正常使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层建筑地下防水防治要求

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包括防水材料、设计、现场施工、质量监控等多方面措施,要求设计合理、精密布置现场施工、严格现场质量管控各个环节。为确保建筑物在合理使用期限内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防水施工要求较高,外墙的耐用性要符合建筑物正常使用标准,应从防水使用耐久性出发,以防为主,设置多道防水方式进行综合防治,通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方式,增加柔性防水以保证防水效果。

2、防水与排水结合

由于高层建筑通常规模大,地下室层数多,地下深度大、土质条件较为复杂,单一使用防水、截水的方法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防水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在地下防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排水方式,如采用渗排水、内部排水、集中抽水等方式排走地下水,以使建筑物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3、综合防治

地下防水要从现场施工条件出发,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辅助结构外防水和排水、防水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综合防治的目的。

四、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1、做好防水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进场把关

高层建筑地下防水设计是控制防水质量的基本前提之一,设计方要从建设方要求的地下室各区域实现的功能进行需要分析,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排结合,多道防水,刚性与柔性防治结合的原则,多重把关,确定地下室的防水抗渗等级、防水材料的选用、防水结构的布置和防水施工方法。施工方在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与设计人员研析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防水技术的运用后,要对进行防水施工的进场技术人员进行审查,要严格审查其工作经验、技术掌握程度,使其根据设计图纸精心、专业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2、控制防水混凝土材料质量和浇筑、振捣

防水混凝土质量对防水功能否实现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决定了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整体的防水性能。施工进场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经过抗渗性实验,在经过试验室研究确定混凝土生产原材料配合比,防水混凝土骨料级配符合抗渗性标准后才能进行现场浇筑。浇筑机械的使用也要符合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对于较为密集的钢筋部位可以调整原材料配合比由粗骨料混凝土改为细石混凝土,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尤其是高温季节要通过控制内外温差、加设施工缝等多种方法进行浇捣。施工中要注意避免漏振产生冷缝渗水,同时也应避免过振,通过适当二次振捣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产生离析现象。防水混凝土工程养护比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要长,地下室抗渗混凝土养护一般不少于14天,拆模时间也不宜过早,养护和拆模时间要根据浇捣情况合理延长。

3、控制好防水结构施工质量

防水结构中部分位置如地下室底板和墙交接的地方禁止设置施工缝,如要设置,要呈槎形并且留设在墙身上距离底板500 mm左右。金属止水板要两边制作成短锯齿状并且要锚固。固定在钢筋上的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在浇筑时要两边振捣,避免止水带走位变形。

4、注意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防水处理

(1)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为保证防渗效果,通常通过连续浇筑成整体来保证其质量,如要设置施工缝则要设立在受力或变形较小部位(如图1),避免设置在受剪力较大部位。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应以高于底板300mm左右的水平缝为主,可以采用施工简便、快捷BW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处理水平施工缝。墙板上禁留垂直缝,要做成企口形式并加设钢板止水带,满焊焊接的钢板止水带要埋一半入防水混凝土中以达到防渗效果。

图1 地下室施工缝防水节点图

(2)在地下室面积较大的情形下,通常间距不超过30-40m要设置一道浇筑底板后浇带,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收缩性裂缝。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强度要比地下室底板高一级,而且使用补偿性微膨胀混凝土,掺入的微膨胀剂用量占比为12%。后浇带两边要设置挡水构件并用木板盖住,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根据情况浇筑,浇筑之前要黏结止水条再浇筑高一级膨胀混凝土。

(3)地下室防水层立面要做好保护,防水立面与建筑结构混凝土表面黏结要牢固,立面防水层穿入套管内与防水套密闭,套管的空隙用防水材料或密封膏填充。地下室底板外侧边沿、墙壁竖向阳角线要做好弧形(如图2),凡穿越地下室结构层的管道要有防水套管,地下室穿墙套管尤其是在水位以下套管较多,针对套管要作防水处理如给套管上焊止水环、填充密封膏、振捣密实套管周围混凝土等措施,以增强地下室防水质量的整体性。

图2 地下室防水层施工

(4)穿墙螺栓止水措施。地下室防水要做到整体防水质量良好,混凝土墙板的穿墙螺栓细部处理是较易忽略的防水弱点之一,浇筑混凝土墙板要用到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浇筑完毕后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渗水,可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防渗水,浇筑完毕待达到拆模强度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凿开20mm小口,用气焊烧断其端部,再用防水砂浆封闭小口,以消除渗漏点。

5、加强防水材料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防水工程要保证有良好的防水质量,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新型防水材料是必须的。材料进场前要对比各种防水材料适用环境、性能,选择容易施工、适用条件好的防水材料。材料进场后要检测其出厂合格证,抽样送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施工中对防水施工的工序要有专人监管,每一道防水要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材料选购、进场、保管、使用多个步骤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施工使用的防水材料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五、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施工渗漏应对措施

1、地下室结构出现蜂窝、麻面、孔洞,如混凝土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局部石子间隙形成蜂窝,混凝土内部有空洞等现象,针对蜂窝、麻面、孔洞等情形及渗漏水量大小情况,采用氰凝灌浆、促凝灰浆等材料进行堵漏、修补;对表面凹凸不平混凝土表面可直接用水泥砂浆抹面,小孔洞用水泥砂浆直接捻实;孔洞较深的部位使用水泥压浆或混凝土浇筑。

2、施工缝漏水。施工缝出现混凝土骨料明显集中,水沿缝处流出的应对方法是观察现场渗漏水流大小,使用促凝胶浆、氰凝灌浆进行封堵。对于有渗水出现的施工缝,沿缝剔成凹槽,并清除松散的浮石,底部涂抹水泥素浆,用1:2.5水泥砂浆找平。

3、地下室防水混凝土表面有收缩裂缝,呈不规则状,裂缝沿着混凝土结构贯通且有水渗出的应对方法是堵漏使用促凝胶浆、氰凝灌浆,贯通结构裂缝使用后埋式或埋入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进行堵漏。

4、预埋件部位或周边出现如门窗预埋部位渗漏的应对方法是渗漏不严重的预埋件周边凿成环形缝,使用促凝胶浆、氰凝灌浆灌入封堵,渗漏严重的预埋件先拆除,用制作好并涂抹有防水涂料的预制块埋入拆除的部位,当预埋件要拆除部件比较多时,先用速凝水泥浆灌入待凝固后再统一按照以上方法处理。

5、地下防水层表面用手擦出现起砂、掉粉末现象,如观感影响不大可不作处理,掉粉严重直接用钢丝刷成毛面,清洗干净后,再涂刷一次水泥砂浆,并重新进行养护。

6、卷材防水层用手或工具敲击其表面发现有空鼓,出现空鼓部分要重新按照每一层材料进行粘贴。

7、管道穿墙部位出现渗水现象、常温管道周围潮湿或出现渗漏、热水管道周围防水层受热部分突起渗漏及穿越内墙时出现渗漏时,要把渗漏部位孔眼凿开,穿入预制混凝土套管;当热水管道穿越外墙时出现渗漏,要加设橡胶止水套并降低地下水位至热水管道标高以下。

8、水泥防水层在局部通风不佳环境中出现阴湿、渗漏水现象,要把干水泥撒在渗漏部位。水泥防水层表面出现渗漏点,使用促凝胶浆、胶浆进行封堵。

六、结语

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对整体建筑物总体质量有较大影响,施工单位要有全局意识,高度重视地下防水工程,把好设计图纸会审关,严控工人、技术人员、防水材料进场关,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排结合的原则,重点关注前期施工工作,地下室细部环节精心施工,事前预控,事中监管,事后严验,通过良好的防水施工控制体系来达到质量品控目标,保证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为企业打造质量过硬的名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皇甫翠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3,(29).

[2]张宏涛.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5).

[3]余跃进.关于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2013(6).

[4]刘宝艳.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13).

[5]赵刚.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

论文作者:袁建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论文_袁建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