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制造业论文,全球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2)03-0011-05
1998年我国的钢、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化学纤维也位居世界第二。除工业制成品产量上的快速增长外,我国的工业化也改变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达到89.8%,在进口商品中比重也达到83.8%。这些似乎都预示着中国将以较快的速度成为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跻身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强国。
一、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标准
在讨论我国是否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前,先要厘定一下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标准。对制造业而言,产量和技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产量反映制造业的规模,而技术则反映制造业的内在生命力。
由于国际市场可以反映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制造业的出口能力直接反映了该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同时一国对制成品的需求也能够反映一国在制造业方面的消费能力和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所以把进出口作为一个主要的产量标准。与一般意义的生产能力不同,技术给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乃至整个国家带来的是一种在制造业上的垄断力量,正是这种垄断力量保证一国制造业不断增加财富的积累。产品差异是垄断利润的源泉,而技术是产品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由技术产生的产品差异可以保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拥有持久性的优势。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到企业竞争优势的两个根本来源是:低成本和歧异性。实际上技术在这两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中,技术如同其他劳动力、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并不是同质的,有必要根据边际收益曲线的不同,把制造业中运用的技术分为3类:核心技术,扩散技术和边缘技术, 当然这里讨论的技术是指制造业的工艺技术。核心技术是能够体现某一行业创新动力的技术,特点是前期开发成本非常高,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一般要有其他方面的技术予以支持,但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带来的收益也是最大的,同时它还将影响其他领域技术的发展。核心技术本身有强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不仅扩大了本行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可以与其他行业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差异乃至全新的产品。扩散技术可以说是运用核心技术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把核心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扩散技术与核心技术相比其技术的外部效应要小。与前两类技术相比,边缘技术的生命期最短,产生的收益也最少,当然获得成本也要小得多,它主要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装配以及非核心部件的生产,而且,边缘技术缺少溢出效应。前两类技术对制造业来说是关键技术,它们决定了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目前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要远远超过服务业,而且程度还在不断加深。主要工业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球化,是因为在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要保证技术与资本、劳动力的有效结合。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主导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在转向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只有在核心技术的支持下,一个国家在某种制造行业中才能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并利用这种垄断能力获得长期的超额利润。当一国在多个产业中拥有核心技术,就会形成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保证制造业积聚劳动力和资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全球制造业中心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掌握技术优势的制造业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惧怕在产量方面的劣势,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其利益,可以更有效地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当然在一定阶段,这种制造业上的不同分工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按照产量标准,传统工业制造强国在产量上地位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1999年全球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按地区划分,西欧占到45.2%,按国家划分美国占13.7%,德国占10.8%,日本占9.4%。在进口方面,美国独占19.3%,第二位的德国占7.5%,英国占6.1%。按照SITC的工业制成品分类,出口方面(表1)从总体上可以看到, 传统的三大制造业中心,美、日、德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在全部7项产品中,美国拥有3项第一,2项第二;日本有1项排名第一,3项第二;德国有1项第一,3项第二和1项第三。另一方面,从占世界出口比重上分析,变化明显的产品是钢铁制品、纺织品及服装。其中钢铁产业是公认的传统产业,是重工业时代的代表,而纺织业和服装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两者都是产业转移的代表,也是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首选产业。所以,在这些项目上传统制造业中心出现比较明显的收缩并不出人意料。
表1 全球制成品出口比较
占世界出口比重(%)
产品项目 排名前三位的国家 1980年1999年
日本
20.4 10.7
钢铁制品 德国
15.1 10.0
法国9.5
6.8
美国
14.8 13.7
化工制品 德国
17.2 13.3
法国9.4
7.7
美国
16.4 16.1
工程和交通运输及通讯产品 日本
14.5 12.5
德国
16.3 11.5
美国
20.2 16.3
办公设备及通讯器材日本
21.1 11.9
新加坡 3.2
7.9
德国
21.0 17.0
交通设备 日本
19.8 15.0
美国
11.9 11.5
中国4.6
8.8
纺织品德国
11.4
8.0
意大利 7.6
8.0
中国4.0 16.2
服装 意大利 11.3
7.1
美国3.1
4.4
资料来源:WTO:2000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作为新崛起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在纺织品和服装两个项目上占据第一,就20世纪90年代而言,新兴市场化国家的某些制成品的产量迅速扩张,取代传统制造业强国成为这些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199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是1990年的3.88倍,韩国是2.12倍,新加坡是2.62倍,马来西亚更达4.29倍。与这些新兴的制造业国家或地区相比,美国同期数据为1.98倍,德国为1.20倍,日本为1.43倍。但从表中看到,在化工制品、交通设备等反映制造业高附加值的产品项目上,传统三大制造业中心出口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
与出口方面的变化相比较,进口方面传统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更为显著,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成品进口国,在全部7项产品中占据首位,德国在5个产品项目上占第二位。它们不仅是出口大国,同时也为全球的制造业产品提供重要的消费市场。当然,新兴的制造业国家或地区,在进口方面的增长也快于美国、日本、德国。尤其是中国最为明显,1990年至1999年,我国制成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为23.69%,而同期美国为13.82%,日本为8.64%,德国为3.26%。
按照技术标准来衡量,美、日、德的科技实力无需赘述。美国的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表现正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基础上,日本虽然经历了10年的“平成不况”,但总体制造业技术仍然保持优势,这种优势保证其贸易盈余得以维持,而德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技术精湛著称,尽管其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德国的制造业产品仍具有全球竞争力。同时这3个国家也是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 是全球制造业技术扩散的主要发源地。
二、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吗
目前我国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0.8 %增加到1999年的4.1%,同时在制成品进口方面比重也由1980年的1.1%上升到3.0%,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国。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还有广阔的空间,工业品的生产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1.我国的优势 决定我国制造业享受到全球化好处的特有因素主要是非经济因素。目前中国能够在制造业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巨大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中国处于太平洋西岸地区的中心,与全球三大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日本咫尺之隔。另一方面,中国与东亚各国在历史上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我国拥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移民优势,华人遍及全球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和北美地区,而且香港地区对大陆的投资具有示范效应,带动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这些投资带来了边缘技术,短期内即发挥作用,刺激了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我国制造业的缺陷 从体现制造业技术力量的产品结构上看,我国制造业存在缺陷。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价值为360.2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45%,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价值为161.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5%,塑料制品及玩具的出口价值为104.6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同时机电产品的价值为1053.1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26%,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所占比重最大,有109.95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10.44%, 然而在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口中,关键部件和核心部件并不占主要部分,输入或输出设备和显示器要占到88.24%。此外, 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目录上的机电产品出口非常分散,除了前面所说的自动数据外理设备及其部件外,其他列在目录中的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均不超过5%。
从机电产品进出口方面可以看到,2000年我国出口1053.13 亿美元,进口为1028.71亿美元,净盈余仅为24.42亿美元,仅占当年我国贸易盈余的10.13%。但是按照1999年的数据, 我国在传统的优势项目——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上的贸易盈余为320.4亿美元, 占当年我国贸易盈余的109.68%。这恰恰说明,在类似机电产品的工业制成品中,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获取优势是困难的。除了机电产品外,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情况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制造业的比较单薄的技术水平。尽管1998年我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2000年我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逆差为63.07亿美元, 国内钢铁企业的产品明显无法满足市场对钢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我国在轻工产品,尤其是轻纺产品中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部分原因是这些产品对核心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必要的资本就可以保证此类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纺织产品仍主要以中低档为主。作为纺织品生产大国,喷水织机和喷气织机的绝对拥有量也低于日本、美国、韩国,甚至低于中国台湾省。此外,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一般已达到人均8万美元水平,有的已超过人均10万美元的水平,香港地区、 韩国等纺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人均4万美元左右,而我国仅为人均2万元人民币。
3.边缘技术和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的作用 事实上,边缘技术和国际资本的输入对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也是无法长久维持的。而且自由贸易并不会自动带来技术转移,相反在日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技术水平的相对差距进一步加大。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产业转移并没有伴随核心技术的转移。
以东南亚国家为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东盟各国的制造业在本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与外国边缘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并迎来了一次被称为“东亚奇迹”的制造业繁荣,由此带来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大幅改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遍超过1000美元。但是代价是大幅度削弱这些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与此同时,作为已经标准化的技术,边缘技术随着资本也进入了中国、墨西哥和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化国家,其生产的产品与东盟国家相类似,同时东盟各国制造业转型的重点产业——信息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东盟各国没有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制造业缺少实质性优势,产业升级也受到阻碍。当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而国际资本持续输入的情况下,落后的金融服务业和不合时机的金融开放政策导致泡沫经济,结果当然是残酷的。整个经济全面紧缩以便重新得到制造业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新一轮循环的开始。这样的循环并不一定是原有水平上的重复,无论如何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边缘技术和国际资本,有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推动了总体经济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无疑其过程是痛苦的,没有改变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三、结论
实际上,要给全球制造业中心下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是困难的,它更多的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在衡量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时,本文选取了静态的产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时进行了横向的动态比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工和装配工厂,随着全球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我国在制造业方面优势的充分发挥,我国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中的份额还会不断加大,如果按照产量标准,我国跻身制造业强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是一种必然,但是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换取资本和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性改观。实际上,中国仍然处于全球制造业的低层,中国并不缺少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本,真正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的因素是缺少核心技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上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由于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与东南亚各国无法比拟的经济发展天地,所以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我国现有优势,为我国制造业技术上的突破争取时间。同时,加强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变对技术引进的依赖,避免对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有过高奢望,以国内市场的放开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为基础,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保证我国制造业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成为一支真正可以和传统制造业强国相抗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