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一人称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的区别_第三人称论文

论第一人称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的区别_第三人称论文

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在视角上的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人称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传统上的第三人称小说中,(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通常用自己的眼光来叙事,但在20世纪初以来的第三人称小说中,叙述者往往放弃自己的眼光而采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来叙事。这样,叙述声音与叙述眼光不再统一于叙述者,而是分别存在于故事外的叙述者与故事内的聚焦人物这两个不同实体之中。不少叙事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在视角上的相似。里门-凯南在《叙事性的虚构作品》一书中说:“就视角而言,第三人称人物意识中心(即人物有限视角——笔者注)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是完全相同的。在这两者中,聚焦者均为故事世界中的人物。它们之间的不同仅仅在于叙述者的不同。”[①]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论断未免过于绝对化。尽管这两种叙述模式在视角上不乏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本质性差异依然存在。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叙述模式在视角上的差异。

一、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聚焦

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中,叙述者一般采用故事中人物的眼光来叙事。但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无论“我”是主人公还是旁观者),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作用:一个为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个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可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这两种眼光之间的差别有时需要读者从字里行间推断出来。请看下面这一段:

我记得小时候,冬天的周日下午父亲坐在炉子前面的椅子里睡着了,这时我会坐在那里看着他。当时(at that time)我已经开始读书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那光秃秃的头顶象是一条宽广的大道,凯撒大帝很可能修了这么一条大道以率领他的军团冲出罗马、进入一个奇妙的新世界。至于父亲两耳上方的那两束头发,我觉得就象是两片小森林。(安德森《鸡蛋》)

虽然第一人称叙述者在这里仅谈到了他过去的行为和看法,但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叙述者不再象小时候那样天真地将他父亲耳朵上方的头发看成是两片小森林,也不再将他父亲的秃头看成是凯撒大帝可能走过的那种大道。这里的观察角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追忆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到叙述者与往事之间的时间距离。然而,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时常放弃自己追忆性的眼光而采用自己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来叙事。请看下面这一简例:

我们正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同桌的还有一位年龄跟我差不多的男人和一个动不动就放声大笑的喧闹的小姑娘。我现在感到很开心。(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三章)

虽然这里叙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叙述者并没有采用从目前的角度来追忆往事的眼光,而是从正在经历事件时的角度来叙事。与前面那段中的时间状语“当时”形成对照,这一段中所用的时间状语为“现在”。“现在”这一时间状语与进行时联用(I was enjoying myself now)产生了很强的正在体验事件的效果。

对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叙事学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根本否认叙述者视角的存在,认为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我”仅起叙述声音的作用,叙事视角完全来自于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我”。这一派的代表为S.查特曼,他在1990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叙事术语评论》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这一看法。在1995年于荷兰举行的国际叙事视角研讨会上,他又强调了这一看法。他的观点得到了部分与会者的赞同,但也遭到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与会者的反对。另一种看法以热奈特为代表。他在《叙事话语》一书中强调指出:

使用“第一人称”,换句话说,叙述者和主人公同为一人,这丝毫不意味着叙事聚焦于主人公身上。恰恰相反,“自传”的叙述者,不论自传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比“第三人称”叙事的叙述者更“天经地义地”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讲话,原因正在于他就是主人公。特里斯特拉姆·项狄叙述他以往的“生活”时插入自己当前的“见解”(和信息),就不象菲尔丁叙述汤姆·琼斯的生活时插入的见解那样不妥。……自传的叙述者没有任何理由缄默不语,因为他无须对自己守口如瓶。他必须遵守的唯一聚焦是根据叙述者当前的信息,而不是主人公过去的信息确定的。如果他愿意,他可以选择聚焦的第二种形式(即采用主人公过去的视角),但他没有任何必要这样做。[②]

这种看法与前一种看法是直接对立的,它不仅承认叙述者的视角,而且认为这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常规视角。

另一种看法多少处于这两种看法之间,以里门-凯南为代表。她区分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这两种自我代表的两种不同视角均可在叙事中起作用。例如:

除了随便打打招呼,我从未跟她讲过话,但一听到她的名字,我浑身上下愚蠢的血液就会沸腾起来。(乔伊斯《阿拉比》)

在分析上面这段话时,里门-凯南指出,从“愚蠢的”这一评价性的形容词可以看出这里的叙事视角是叙事自我的而不是经验自我的。她还探讨了引自同一作品的下面这句话中视角的模糊性:

这些喧闹声在我心里汇集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感受:仿佛觉得自己捧着圣餐杯在一群仇敌中间安然穿过。

里门-凯南评论道:“这里的语言是叙述者的,但聚焦者可能是叙述者也可能是小孩(即正在经历事件的“我”)。如果采用的是小孩的视角,所强调的就是小孩想象自己以英雄的身份出现在其中的宗教仪式。但如果叙述者为聚焦者,被强调的则是小孩想象的陈腐过时,语气也就不乏反讽的意味。”[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里门-凯南承认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双重视角的存在,但与热奈特相对照,她将经验自我的视角看成是常规视角,而且有时完全忽略叙述自我的聚焦作用。在本文开头所引的那段话中,她就把聚焦作用完全归于经验自我。

二、究竟何种视角为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常规视角?

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究竟叙述自我的视角为常规视角还是经验自我的视角为常规视角?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查特曼为何否认叙述者视角的存在。象热奈特等其他叙事学家一样,查特曼区分了叙述声音和叙事视角。[④]但他的这一区分是建立在“故事”与“话语”的区分之上的。查特曼认为在任何一种叙事形式中,叙述声音均属于“话语”范畴,视角则属于“故事”范畴,因为只有故事中的人物才能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⑤]人们通常认为全知叙述者一般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故事事件,而查特曼却认为这样的看法混淆了故事与话语的界限,因为全知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不可能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谈论他的视角也就毫无意义,观察角度仅属于故事中的人物。[⑥]在笔者看来,将视角完全囿于“故事”范畴,这本身就是对故事与话语之间界限的混淆。查特曼自己下的定义是:“故事”是被叙述的内容,“话语”是表达故事的方式。[⑦]叙事视角为表达故事的方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它属于话语范畴,而不是故事范畴。诚然,叙述者常常借用故事中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件。可以说充当叙事视角的人物的眼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故事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叙事技巧的一部分。至于故事之外的全知叙述者为何能观察到故事内的情况,这无疑是叙事常规惯例在起作用。由于这些常规惯例的存在,处于另一时空中的全知叙述者不仅能“目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而且能透视人物的内心。在谈到第一人称叙述时,查特曼说:

虽然第一人称叙述者曾经目睹了故事中的事件和物体,但他的叙述是在事过之后,因此属于记忆性质,而不属于视觉性质……叙述者表达的是对自己在故事中的视觉和想法的回忆,而不是故事中的视觉和想法本身。[⑧]

这里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两点:第一,无论在第一人称还是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叙事视角均不囿于故事范畴。第二,故事中人物的视觉和想法只有在被叙述者用于叙事时才成为叙事视角,否则它们仅仅是被叙述的内容的一部分。[⑨]至于回忆究竟是否具有视觉性质,我们从自身的经验中就可得出结论。我们在回忆往事时,往事常常历历在目,一幅幅的情景呈现在脑海中。回忆的过程往往就是用现在的眼光来观察往事的过程。如果说故事外的全知叙述者得依据叙事常规来观察事件的话,第一人称叙述者对往事的观察则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可以断言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视角为常规视角。这与热奈特的看法一致。但令人遗憾的是,热奈特没有从回忆本身构成一种观察角度这点入手来阐明问题,而且过份 突出了叙述者的声音。在上面所引的那段话中,他强调的就是叙述者“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讲话”,有权“插入自己当前的‘见解’”等。在讨论聚焦时集中谈论叙述者的声音自然有混淆叙事眼光和叙述声音之嫌。针对热奈特的那段话,查特曼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叙述者的评论与人物的视觉是两码事。”[⑩]笔者认为,叙述者的评论与人物的视觉确实是两码事,但我们应该看到,第一人称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本身具有视觉性质,它不仅构成一种观察角度,而且构成这种叙述模式中的常规视角。

三、经验自我的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在修辞效果上的差异

如果在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追忆往事的眼光构成常规视角的话,那么它就与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有了本质性的差异,因为后者的常规视角属于故事中的聚焦人物,而不是故事外的叙述者。正是由于这一本质性差异的存在,第一人称叙述者采用自己过去经历事件时的眼光来叙事时,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让我们看看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三章中的一段:

我们正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同桌的还有一位年龄跟我差不多的男人……在节目的间歇,他微笑着看了看我,彬彬有礼地说:“您看上去面熟。战争期间,您在第三师当过兵,对吧?”“对呀,在第九机枪营。”“我在第七步兵团一直呆到1918年7月,我就知道我以前在哪儿见过您。”我们谈起了法国的某些多雨、灰暗的小村庄。看来他就住在附近,因为他告诉我他刚买了一架水上 飞机,明天一早就要试飞。……我正要问他贵姓时,乔丹回过头来,微笑着问我:“现在快活了吧?”“好多了。”我又转向了刚刚结识的那位:“这个晚会对我来说有点特别。我连主人的面都没见过。我就住在那边——”我挥手指了指那边模糊不清的栅栏,接着说:“这位盖茨比先生派他的司机给我送来了请柬。”他好象听不懂我的话似的看了我一会,猛地说:“我就是盖茨比。”“什么!”我大叫了一声,“哦,真对不起。”“我以为你知道我呢,老朋友,恐怕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主人。”……

试比较:

我们正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同桌的还有盖茨比。当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个同桌的男人就是盖茨比,只觉得他的年龄与我不相上下……在节目的间歇,盖茨比微笑着看了看我,彬彬有礼地说:“您看上去面熟……”……我们谈起了法国的某些多雨、灰暗的小村庄。我当时猜想他就住在附近,因为他告诉我他刚买了一架水上飞机……我正要问他姓名时,乔丹回过头来……我又转向了刚刚认识的盖茨比,糊里糊涂地跟他说:“这个晚会对我来说有点特别。我连主人的面都没见过……这位盖茨比先生派他的司机给我送来了请柬。”他好象听不懂我的话似的看了我一会儿,猛地说:“我就是盖茨比。”“什么!”我大叫了一声,“哦,真对不起。”我真没想到他就是盖茨比……

这里描述的是“我”与盖茨比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不难发现,在上面的两种不同聚焦形式中,比较版中的视角为常规视角。当叙述自我从现在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幕时,他看到坐在桌旁的已不是一位陌生的男子,而是他早已认识的盖茨比。但他需要说明当时自己并不认识他。在原小说中,叙述自我放弃了自己目前的观察角度,改为从当年经验自我的角度来聚焦,读者只能象当年的“我”那样面对盖茨比却不知其为何人,这就造成了悬念。

在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中,这样的悬念十分常见,因为读者只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一样逐步地去认识其他人物,如下面这段:

……他离开前台,在大厅里迎面碰上一位女士。她突然下了决心似地与他对视着。她的五官谈不上十分年轻、漂亮,但富于表情,看上去挺顺眼。他好象最近见过这张脸。他们面对着僵持了一会,然后他想起来了:前一天在他落脚的前一个旅馆——也是在大厅里——他注意到她与他那艘船的公司里的人谈了一会儿。……他与他的新朋友走到了旅馆的花园里。十分钟后他同意去房间梳洗一下就回到这里来与她会面。他想看看市容,他们打算马上一块去。……他们正要穿过旅馆的大厅往街上走时,她突然停住脚步问他:“您去查了我的名字吗?”他只能停下来笑着反问道:“那您查了我的吗?”“啊,当然——您一走,我就去前台查问了。您也这样做不是更好吗?”他有点诧异地说:“难道在那位有教养的年轻女服务员看到我们见面就熟了以后还要去向她打听您的名字?”看到他乐中略带惊慌的样子,她忍俊不禁地说:“那不是更应该去打听吗?如果您担心这会影响我的声誉……让人得知我跟一位不知道我姓名的先生走了……那您尽管放心,我一点也不在乎。”她接着说:“这是我的名片,我还有点事需要再跟前台说一声,您不妨利用这点时间好好看看它。”……他看到名片上简单地印着她的名字“玛丽亚·戈斯特雷”……(亨利·詹姆斯《专使》第一章)

这里叙述的是《专使》中的聚焦人物斯特雷泽与玛丽亚一见钟情的情景。因篇幅所限,笔者略去了较长篇幅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斯特雷泽对玛丽亚的看法以及有关两人关系的想法等等。在斯特雷泽拿到玛丽亚的名片之前,他一直不知道玛丽亚的名字。玛丽亚一直被笼统地称为“跟斯特雷泽交谈的人”、“这位女士”、“他的导游”、“斯特雷泽的同伴”等等。读者也被蒙在鼓里。但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相对照,这里读者跟斯特雷泽一起发现玛丽亚名字的过程显得十分自然,没有出乎意料之处,因为读者的观察角度只能跟着斯特雷泽的走。他不知道的事情读者也就无从得知。然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那段中,叙述者追忆的角度为常规视角,读者期待看到叙述者所观察到的一切。叙述者明明清楚坐在桌旁的男人是盖茨比,却有意不告诉读者,通过转用经验自我的视角的方法来隐瞒盖茨比的姓名和身份。当真相大白时,读者自然会感到十分出乎意料,也许比当年的“我”还要吃惊,这样就加强了喜剧性效果。

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还可以通过其它叙事手法来进一步加强拟取得的效果。请看下面这段:

……房子四周没有围篱、栅栏一类的东西,但显然曾经有过,因为不远处有残余下来的半打细长的木桩,它们表面粗糙,顶端有雕刻过的圆球状的装饰物……(数页之后,引者)你们还记得吧,我说过我在远处注意到了木桩上的装饰物。它们在这个荒芜坍塌的地方相当引人注目。现在我在近一点的地方突然又看到了它们。看第一眼时,我的头象是躲避拳击似的猛然往后一仰。接着我用望远镜从一根木桩到另一根木桩仔细察看,发现自己原来弄错了。这些圆球样的东西不是装饰品,而是象征物;它们意味深远又令人困惑、惹人注目又令人不安。它们不仅引人深思,还可能曾经为天上觅食的鹫鹰提供了食物。不管怎么说,它们一定为那些不辞辛苦地爬到木桩顶上的蚂蚁提供了食粮。它们本来会更触目惊心——这些木桩顶上的人头——假如它们不是面对房子摆着的话。只有一个头颅,也就是我认出来的第一个是面对我的。我并没有象你们想象的那样受惊吓。我开始时头突然往后一仰只不过是因为太意外了。你们知道,我原以为会看到一个木制的圆球(康拉德《黑暗的中心》第二章)

试比较:

……我看到房子附近有半打细长的木桩,当时我以为这是栅栏的残余部分,实际上它们是库兹用来钉人头用的。每个木桩顶端上都有一个人头。我在远处时看不清楚,误以为那些人头是圆球状的木雕装饰物。……

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相类似,这里的悬念通过叙述自我短暂地放弃自己的视角而转用经验自我的视角产生。但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相对照,当这里的经验自我已看清楚了木桩顶上的东西是人头时,读者依然被蒙在鼓里。叙述者仅告诉读者那些圆球状的东西是象征物,接下来大谈它们的特征和意义,就是不直接告诉读者它们的真实面目。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故意吊读者胃口的做法,叙述者在第一次揭示“它们”的真相时,有意把“它们”放入插入语中,作为已知信息叙述出来(试比较:“它们实际上并不是木制圆球,而是人的头颅”)。象这样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交互作用来加强悬念的作法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十分自然,因为两者本出自一体。

四、无法通用的经验视角

如果我们将第一人称经验自我的视角与第三人称人物视角均视为“经验视角”的话,我们应该看到这两种经验视角不仅在修辞效果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有的情况下是无法通用的。让我们看看引自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第五部“女囚”中的一段:

我曾经说过,我知道贝戈特是在那一天去世的。我对那些说他是前一天去世的报纸——彼此都重复着同一个调子——的这种不准确十分欣赏。就在前一天,阿尔贝蒂娜遇到过他,她当天晚上就对我讲述了这件事,她甚至因此迟到了一会儿,因为贝戈特跟她聊了很久。毫无疑问,贝戈特是与阿尔贝蒂娜进行最后一次谈话的。她是通过我认识贝戈特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他了。……我想他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我重新见他只是为了让另一个人高兴……他们的情感受到了挫伤,他们对我们只怀有一种已经淡薄了的,忧伤而又带点轻蔑的感情。很长时间以后我才发现自己错误地指责了报纸不准确,因为那一天,阿尔贝蒂娜根本没有遇到贝戈特,但是,当时我却一刻也不曾怀疑过她,因为她向我讲述这件事时神态自然,而且我在很久以后才了解她那坦然撒谎的迷人技巧。她所说的、她所招认的真象是实有其事——即我们亲眼看到、我们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所得知的事情——所以她就这样在她的生活间隙当中散布了另一种生活的种种插曲,当时我没有怀疑这另一种生活是虚假的,只是在很久以后我才觉察到了这一点。(11)

试比较:

我曾经说过,我听说贝戈特是在那一天去世的。实际上他是前一天去世的。报纸也都说他是前一天去世的。我当时以为报导有误,并对报纸的这种不准确十分欣赏。我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阿尔贝蒂娜说她在前一天遇到过他,她当天晚上就对我撒了这个谎,她说她甚至因此迟到了一会儿……

这一段的开头从形式上看是总结性的回顾性叙述。但叙述者实际上并没有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见比较版),而是暗地里换用了经验自我的视角。也就是说,在回顾性视角的外衣里裹着经验视角的实质性内涵。此外,叙述者还通过遣词造句有意误导读者,譬如,将“就在前一天,阿尔贝蒂娜遇到过他”放在阿尔贝蒂娜的言语行为的前面,使读者容易误将她的谎言当成叙述者也观察到了的事实(试比较:“阿尔贝蒂娜前一天晚上跟我说她白天遇到过他”)。后面也有类似的“改头换面”的痕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她当天晚上就对我讲述了这件事”这句话后面,因为叙述者略去了“她说”这样的字眼,读者读到的从表面上看已不是阿尔贝蒂娜所说的内容,而是从“我”的角度叙述出来的事实。对于这点,我们可利用下面这句话来验证:

……她当天晚上就对我撒了这个谎,她甚至因此迟到了一会儿,因为贝戈特跟她聊了很久。

不难看出,这句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为一方面说她撒谎,一方面又把她的部分谎言作为事实叙述了出来,因此形成了谎言的实质与事实的外表之间的矛盾。若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加上“她说”这两个字(见比较版)。此外,“毫无疑问,贝戈特是与阿尔贝蒂娜进行最后一次谈话的”这句话虽然有猜测的成份,但对两人谈了话这点并没有任何疑问,因此它也把阿的谎言“事实化”了。

当读者完全相信了那些表面上是从叙述自我的角度观察到的“事实”后,叙述者又突然表白自己上了当、受了骗。这无疑使读者感到极为意外,上下文之间也显得很不协调。读者很可能会感到自己受了骗。而这也许恰恰是叙述者的用心所在。当年的“我”对阿尔贝蒂娜的谎言深信不疑,上了她的当;今天的“我”似乎希望读者体会并分享一下自己上当受骗的感觉,间接地领略一下阿尔贝蒂娜坦然撒谎的迷人技巧。然而,读者难以分享当年的“我”对阿尔贝蒂娜的信任,因此只有将阿的谎话“改头换面”,使之以叙述者观察到的事实这样的面目出现,才能让读者确信不疑。

上当受骗的读者也许会指责叙述者前后相矛盾,但叙述者可以推说前面用的是自己有权采用的经验自我的视角。这里的叙事手法妙就妙在给经验自我的视角披上了叙述自我视角的外衣。可以说,叙述者巧妙地利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难看出,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根本无法象这样来利用属于故事中某个第三人称人物的经验视角。

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叙述者还可以通过变动时态等手法使自己目前的视角与过去的经验视角相重合,如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三章中的一段:

管弦乐队七点以前就到了……最后一批游泳的人现在已从海滨归来,正在楼上换衣服;从纽约来的小汽车五个一排地停在了车道上。……供应鸡尾酒的柜台忙得不可开交,侍者在外面的花园里四处走动,一巡巡地供酒,活跃的空气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当地球的这一边悄悄地背离太阳时,灯光渐渐亮了起来。管弦乐队现在正在演奏夸张的鸡尾酒乐曲,众人聊天的和声调子也随着升高了一些。笑声越来越多,听到一个让人快活的词,就忍不住开怀大笑……

(By seven o'clock the orchestra has arrived….The last swimmers have come in from the beach now and are dressing up-stairs; the cars from New York are parked five deep in the drive….The bar is in full swing,and floating rounds of cocktails permeate the garden outside,until the air is alive with chatter and laughter….The lights grow brighter as the earth lurches away from the sun,and now the orchestra is playing yellow cocktail music,and the opera of voices pitches a key higher.Laughter is easier minute by minute,spilled withprodigality,tipped out at a cheerful word.——黑体为笔者所加)

这里是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描写的在盖茨比家举行的晚会的盛况。因为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在这一段之前和之后,尼克都是用过去时叙事,但在这里,时态却突然转为了现在时,仿佛一切都呈现在眼前,正在进行之中。这里的视角也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我们可以说叙述自我在这里暂时放弃了自己追忆性的眼光,采用了经验自我的观察角度来叙事。但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一般都保留过去时,应该出现的是下面这种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与表“现在”的时间状语并存的形式:

The last swimmers had come in from the beach now and were dressing upstairs….The bar was in full swing…and now the orchestra was playing yellow cocktail music….

尽管这一时态上的差别在中文中无法反映出来,在英文中的对照却相当明显。在原文中,由于叙述者用现在时来叙述往事,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叙述自我似乎已完全沉浸在往事之中,一切都仿佛正在眼前发生;可以说,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已溶为一体。这样的重合产生了很强的直接性和生动性。不难看出,这种重合只有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才可能出现。

有趣的是,在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中,对经验视角的运用也有其独特之处。前面我们引了詹姆斯《专使》第一章中的一段,其中谈到斯特雷泽准备跟玛丽亚一起去逛街,他提出要先回房间梳洗一下:

一刻钟之后,当他从楼上下来时,他的女主人所看到的,如果她友好地调整了她的目光就可能看到的,是一个消瘦、肌肉有点松驰的中等个头的男人,也许刚过了中年——五十五岁的样子。脸上让人马上注意到的是缺乏血色但又很深的肤色,长得茂盛的又浓又黑的胡子被修剪成典型的美国式样,往下垂得较低头发还很浓密,但不少已经灰白……从鼻孔到下巴,沿着胡子弯曲的弧线,悠长的岁月刻下了陷得很深、绷得很紧的一道皱纹,这就是这张脸的基本特征。一位留心的旁观者一定会注意到这些特征当时就被这位等着斯特雷泽的女士收入了眼帘。

从第一句话中的揣测性成份来看,玛丽亚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她在这里起的是一面“折射镜”的作用,这面镜子很巧妙、自然地将聚焦人物斯特雷泽的外貌展现给了读者。我们知道,无论在第一人称还是在第三人称叙述中,聚焦人物自己的外貌都极难展现出来。在这里,我们得益于玛利亚这么一面镜子,可她并不是聚焦者,因为她自己也是被观察的对象。观察她的人——即真正的聚焦者——有可能依然是斯特雷泽。也就是说,这里的叙述有可能是斯特雷泽猜测自己在玛丽亚眼中形成的印象。那位“留心的旁观者”也可能是为了衬托斯特雷泽对玛利亚的反观察而假设的。但倘若这里是第一人称叙述,则很难采用同样的方法:

一刻钟之后,当我从楼上下来时,我的女主人所看到的,如果她友好地调整了她的目光就可能看到,是一个消瘦、肌肉有点松驰的中等个头的男人,也许刚过了中年——五十五岁的样子。脸上让人马上注意到的是缺乏血色但又很深的肤色……

不难看出,无论采用何种“镜子”,第一人称叙述者大谈自己的外貌总会让人感到十分笨拙。但在原文中,用第三人称对聚焦人物自己的外貌进行描写却让人感到相当自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可忽略人称的差异所起的作用。

五、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在视角上难以区分

由于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都出自于“我”,这两者的视角有时难以区分。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一书中曾涉及这两者之间的模糊性。他认为经验自我视角的特点是对事情真相的无知与误解,如果叙述自我也不了解真相,那么这两种视角就“重合”在一起了。(12)在笔者看来,叙述自我的无知往往不直接影响我们对视角的判断,如下面这段:

伊凡·费多罗维奇当时为什么到我们这里来?——我记得我在当时就曾带着一种近乎不安的心情这样思忖过。这次不幸的驾临,引起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后来长时间、甚至几乎永远成了我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13)

不难看出,无论叙述自我现在是否知道真相,我们都可以断定这里是回顾性视角而不是经验视角。这不仅因为这里有“当时”、“后来”等显示回顾性距离的词语,而且因为这一段是总结性的叙述。一般来说,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总结性的片断往往属于回顾性质。当出现场景性叙述时,有时则难以断定究竟是哪种视角在起作用,如下面这一小段:

在音乐室里,盖茨比打开了钢琴旁边唯一的一盏灯。他用一根不住地颤抖的火柴帮黛茜点燃了烟,跟她在房间另一端的一个长沙发上坐了下来。那儿除了从大厅闪闪发光的地板上反射回来的光,没有任何其他的光亮。(弗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五章)

这样展示出来的场景若出现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中,只要它处于聚焦人物的视野之内,我们就可以断定所采用的是聚焦人物的经验视角。但在第一人称叙述中,尽管它处于经验自我的视线之中,我们仍不能肯定聚焦者为经验自我,因为叙述自我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眼光追忆出这一场景。这里没有出现任何明确标志追忆视角或经验视角的语言特征(譬如“当时”、“现在”等词语),因此难以判断叙述者采用的究竟是追忆性的眼光还是当时的经验眼光。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容易造成这样的模糊性。这无疑也是其有别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特点之一。

传统文论在探讨视角时,一般仅关注人称上的差异,即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之间的差异。20世纪初以来,随着共同标准的消失、展示人物自我这一需要的增强、以及对逼真性的追求,传统的全知叙述逐渐让位于采用人物眼光聚焦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批评界也逐步认识到了这种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在视角上的相似,但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将这两种视角完全等同起来。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来进一步把握它们的实质,以求更全面地掌握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注释:

①③ S.里门-凯南《叙事性的虚构作品:当代诗学》,伦敦,麦修恩出版社,1983年,第73、83—84页。

②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

④⑨ 参看笔者拙文《对叙事视角分类的再认识》,载《国外文学》1994年第2期。

⑤⑥⑧⑩ S.查特曼《叙事术语评论》,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42—146、141—144、144—145、145页。

⑦ S.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19页。

(11)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译林出版社,1994年,下册,第106—107页。笔者将原译文“在错误地指责报纸不准确之后,我猜测了很久”改为了“很长时间以后我才发现自己错误地指责了报纸不准确”(Je devinai longtemps apres que j'avais faussement accuse les journaux d'inexactitude);此外,还将“她所说的、她所招认的与事实如此不谋而合——我们无可辩驳地看到并了解到这点”改为了“她所说的、她所招认的真象是实有其事——即我们亲眼看到、我们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所得知的事情”(Ce qu'elle disait,ce qu'elle avouait avait tellement les memes caracteres que les formes de l'evidence--ce que nous voyons,ce que nous apprenonsd'une maniere irrefutable)。

(12)热奈特《叙事话语》,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第201页。

(13)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标签:;  ;  ;  ;  

论第一人称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的区别_第三人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