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讨论会论文,纪要论文,国际关系论文,理论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1987年之后的第二届“全国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于1998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盛会由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共同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外交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国家关系研究所、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全国几十家单位的一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成果,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并对跨世纪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分析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状况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达成的五点共识: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二、重视对近代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探索;三、着重系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对外关系和外交实践的经验;四、加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深刻变化中出现的新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突破;五、借鉴和对比研究西方国际关系学各学派的一些新的有益学术成果。会议认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型为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开发和引进阶段(1978-1989)。基本上完成了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春提出的世界政治等学科的研究工作需要赶快补课的任务。二、吸收和创新阶段(1989年以来)。这一阶段又可以1995年为界分为吸收与批判、回归与创新前后两段。在展望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时,认为将会形成如下热点:一、系统总结、评价、批判和借鉴外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成果;二、尝试一些新方法(比如定量分析法、博弈论等)进行研究;三,建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体系;四、对国际体系的结构、性质、规则及其演变规律和发展的研究;五、新时期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与互动研究;六、对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或分散化、碎片化、非中心化)三大趋势的研究;七、相关学科的插入研究,如核扩散、核裁军的物理研究,农业方面的世界粮食危机研究等;八,对全球、区域安全问题(包括安全机制建设)的研究;九、对中国国际地位、国际战略以及中外关系的研究等。关于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地位与环境问题,学者们认为,近年来中央领导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研究非常关心,当今中国外交正在发生转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理论作出回应。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有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有中国对国际关系的深入参与,这种独特的指导思想、独特的历史时期、独特的中国外交实践决定了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独特地位,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条件。
有关专家介绍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冷战结束前后的发展状况,并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框架概括为“两次革命”(现实主义革命、科学行为主义革命),“三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四大学派”(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科学主义、新自由主义);指出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比较有影响的研究领域是:软权力概念、地缘经济学、文明冲突论、世界秩序论等。并与国内研究作了比较,认为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已有突破性进展,但仍落后于人,目前正迎头赶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三次论战,就不少问题开始提出独到见解,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中外学者已逐步扩大双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项目包括:民族国家与国际组织、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区域政治、国际文化、联合国与全球问题等。中西理论存在的差异和分岐在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本质上是以大国为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则既重视大国关系,同时也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和立场。应正确对待西方理论,不盲从、不拒绝、不照搬、不排斥,经过比较分析和批判借鉴,建立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与会学者讨论了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问题,认为对冷战后特别是21世纪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离上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还有差距。现有理论只是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和主张,理论的整体解释力和预测力还有限。有学者指出理论的描述性多于分析性,这是个缺陷。理论思考上的创新跟不上外交实践的创新,思想不解放;理论应该超前,对于国际关系理论敢于大胆假设,以适应国家对外战略实践的需要。有学者提出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应分成三个方面,即决策研究、专家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有学者指出,国内关注的热点往往从国外进口,国内提出问题的人太少,提出问题引起争论的更少;在学习外国的理论方面,不能只受西方理论影响,也要学习和借鉴发展中国家的理论观点;对国外研究太宏观,地区研究不够,且选题较差等。有专家提出,应加强对中国国际战略和国家形势发展的研究。
关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
与会学者就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些热点问题甚至争论激烈。
对世界形势的判断问题。在对当今时代的性质认识和命名问题上,与会者分歧较大,比如,“和平与发展”是否作为当今时代的命名问题引起了大家争论。有学者将当今世界看作是个复合结构,既有大国之间的权力关系,又有跨国的公民网络的发展;有人认为从经济层面看待世界格局日显重要;有人则认为军事实力仍然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人认为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变化出现了四个新特点:即全球化,经济化,多元化,伙伴化。
全球化问题。在全球化的利与弊上,与会者认为不仅要重视其积极影响,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在全球化与多极化关系问题上,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对多极化提出了挑战,但两者发展趋势并不矛盾,全球化要求大国以国际组织的形式进行国际合作。全球化问题带来的对诸多国际问题的争论还将进一步继续很长时间。
对“极”的认识问题。对这一问题争论较为激烈。有学者认为,“极”的概念已有所变化,“极”就是能对世界发生最大影响的力量中心,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称霸,不能将之等同于霸权、强权,极是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因此会成为一极;有人则提出,由于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非极化趋势正在上升,21世纪将不是“极”主导的世纪;有专家认为,由于国际上“权力”还没有完全过时,不能忽视“极”的积极作用,中国应该通过发挥“极”的作用来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民族主义与主权问题。与会者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复杂性。有专家指出,冷战后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全球化和主权问题,民族国家与主权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国家与市场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冷战后特别突出,全球化趋势在加强,主权国家和民族主义也在强化功能。关于主权,有专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主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主权本质和主权权力,主权本质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是不能动摇、不可分割的;而主权权力可以从巩固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具体加以自主限制。也有人将主权分为核心主权与边缘主权,认为边缘主权可以让步。
新安全问题。与会者强调要用新的视角看待安全,有人总结出冷战后安全问题的四个变化,即安全内容扩大化、安全关系复杂化、实现手段多样化、维护方式合作化。有人将新安全分为多边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高边疆安全。也有人具体指出,在当今时代,要注意研究和把握综合安全问题的下列方面:在政治安全研究方面,注意主权让步的度的把握,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在经济安全方面,加强发展模式的研究;在文化安全方面,加强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在军事安全方面,深入研究地区安全机制。
科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与会者非常重视这一问题,普遍认为,信息可能成为国际力量的新来源,对信息的控制可能影响国家主权的操作;高科技发展对国际安全问题将产生深远影响。有人提出要对当前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加以正确认识,包括对垄断的新认识,更好地研究它可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国际制度的作用与中国的对策问题。有人认为,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应该充分地加强对国际制度的具体研究,以便为外交政策服务。有人提出应开始重视超国家共同体与民族国家行为体并存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与主权问题、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往往交织在一起。
中国的地位和角色问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是不争事实,但外交上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急需研究。有人指出,中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正在兴起的大国,而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超国家组织作用在加强,民族主义力量也在加强,中国夹在这两种趋势中间,必须调整好姿态。在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上,一种观点是,关键在于处理好自身发展与为国际社会作贡献的结合上。在对待国际机制问题上,认为中国应有条件地选择加入,而不是一味打破现状;一种观点认为,要加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需要注意四个方面:吸取西方思想、达成国内共识、加强制度化能力、通过制度化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在中国外交战略选择上,一种观点认为,要对下列关系排好序: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第三世界关系、多边关系等。中国问题将成为国内国外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讨论会上,学者们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重大国际问题,比如,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全球性动荡的原因,包括政治、社会、金融动荡的起因在于国内还是有全球性终极因素;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义务的关系平衡点;在加入国际社会时,是融入还是改制;全球化与地区化和本土化是怎样一种关系,等等。
关于邓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外交战略
会议认为,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指导思想,加强对邓小平外交思想和邓小平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对邓小平外交思想和理论的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不仅根据不同视角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进行概括,而且还深入地研究邓小平的某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有代表性的有下列方面:
邓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认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国际关系和外交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体系。在《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外交和国际问题的论述占有大量篇幅,这些论述提供了认清时代、认识世界的指导方针。邓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邓小平的时代观、大局观、主权观、外交观,这四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时代精神。认为从把握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着手,才能深刻领会邓小平外交思想,并认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时代精神体现在以下方面:对战争问题的新判断,对时代特征的新概括,时代特征与对外开放,充满时代精神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有学者概括了邓小平时代观的特点: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的理论反思和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上;把世界经济和各国社会发展作为中国的参照系来看待;以和平外交、反对霸权、追求合理国际新秩序为目标;具有强烈的国际责任感。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思想。有学者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利益方面对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加以概括,认为在邓小平的利益观中,国家主权是核心内容,政治稳定是前提和保证,发展经济是物质基础,军队建设是根本保障,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则有以下鲜明特色:站在时代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看待国家安全;从国家长远、根本利益出发,突出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始终把主权安全放在第一位,警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开拓维护国家安全的大思路,运用综合手段实现国家安全。
邓小平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思想。认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内容包括: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格局;多极化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必然产物;世界格局多极化将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曲折的过程;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极。
邓小平的外交风格。有学者将邓小平的外交风格概括为:1、通观全局,高屋建瓴;2、思想解放,求实创新;3、全面交往,广交朋友;4、光明磊落,说话算数;5、不畏强权,不怕高压;6、坚持说理,策略灵活;7、坦诚豁达,平等待人;8、深思熟虑,目标坚定。
这届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的重大转型,认为基本进行和实现了以下转型:1、指导思想的转型,2、对时代主题认识的转型,3、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转型,4、对国际格局认识的转型,5、国际事务介入态度的转型,6、国际斗争方式的转型,7、对建立国际安全机制认识的转型。
学者们还就外交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表看法,认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具体思路是:1、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2、积极开展经济外交,3、积极开展有利于加快国家统一的国际环境的外交活动,4、在国际上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等。
会议认为,今后应加强对中国国际战略、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家利益以及中国与大国关系和周边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