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鼻部外伤;冠状CT;X线;价值
鼻包括外鼻、鼻腔及鼻窦三部分,由于鼻部突出面部中央,容易遭受碰撞,导致鼻外伤的机会日益增多,尤其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居多[1]。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检查、冠状CT扫描,本文现将其影像学检查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40例鼻部外伤者来源于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的。纳入标准:(1)均临床确诊为鼻部外伤;(2)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免疫系统疾病者;(2)精神病者;(3)不愿配合检测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29.78±4.34)岁。
1.2方法 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全方位拍摄鼻部X线图。
CT检查:采用GE1800 plus CT扫描机,冠状扫描采用外定位线距鼻翼根部约10mm,扫描3-4层。横断位扫描已听眶线为基线,进行鼻骨水平扫描。自 鼻尖到鼻根层厚2-5mm,层距2-5mm。冠状扫描基线平行在听眶线的垂线,采用外定位线距鼻翼根部约10mm,扫描3-4层。采用窗宽1500-3000Hu,窗位150-400Hu条件照片。
三种检查方法均由同一位影像学科医生诊断,比较其检出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
1.4统计学比较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30.0进行统计,用百分比表示计数,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冠状CT、横断CT与X线检出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CT在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与上颌骨、鼻额缝上的检出率高于横断CT,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横断CT在鼻颌分离、鼻骨间缝增宽上的检出率高于冠状CT,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如下表1所示。
表1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病变的检出情况(%)
3、讨论
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是鼻部外伤的常见类型,鼻骨与上颌骨关系密切,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可单独发生骨折或者复合骨折[2]。一般情况下,鼻外伤多采用X线检查了解有鼻骨骨折,在X线检查下可采用鼻部侧位摄片,可看清是否有透亮线及有无背腹侧移位情况。X线鼻侧位片上,鼻骨骨折可能与另一侧上颌骨额突或者其他组织重叠而不能充分显示。X线侧位上并不能观察鼻中隔及鼻腔等情况,特别是上颌骨额突骨折。管X线检查需较少成本,但仅仅能够诊断鼻骨骨折,通过X线摄片可能出现漏诊情况,尽有着较低的检出率。当前,CT扫描可准确分辨上颌骨额突、鼻骨及泪骨、鼻颌缝及鼻骨间缝受损,冠状CT表现为鼻骨、上颌骨额突有透亮线及移位;横断CT则表现为鼻骨下塌,可见到透亮线。通过冠状CT及横断CT,能够清楚了解鼻中隔、鼻腔及上颌骨额突毗邻关系。这可能由于与鼻部解剖结构走行相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横断CT在鼻颌分离、鼻骨间缝增宽上的检出率优于冠状CT,主要是由于横断CT减少了冠状CT扫描中由于层厚及间隔所导致的误差,较冠状CT更能提供有效信息。对各种鼻外伤病变者进行冠状与横断CT可气道互补作用,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该检查方法的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鼻部外伤者应先做好冠状CT扫描,了解有无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等,若怀疑有鼻额缝分离等情况,加上医院条件允许,可进行横断CT扫描,提高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查雄. 鼻部外伤性骨折50例的临床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2(21):4-5.
[2]赵鹤, 王萌, 曹志伟. 鼻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3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18,2(8):45-46.
[3]陈旭荣. 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2(5):34-35.
论文作者:杨晴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冠状论文; 外伤论文; 检出论文; 横断论文; 统计学论文; 颌骨论文; 方法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