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延光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延光

黑龙江财经学院

摘要:在工作室营造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专业教学,实行现场教学与模拟实战教学等形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并且能够增强教师责任感,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环境设计;工作室;教育模式

1引言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呈现普及化的特点,建立学分制下的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是探索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解决问题的一条可行办法。工作室制下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调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它比传统的教学有更多的自主权与更实际的教学作用。

2 工作室的实施模式

所谓工作室模式,就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公司的运作模式运 用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来,以便让学生提早地接触到社会中的各种问题,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室内设计是环境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注重的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相互融合,互动性和创造力。工作室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企业的任务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之仲。工作室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制定明确的任务,将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每个管理小组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在明确了要求 之后,课堂教学就由原来完全由教师主导,演变为学生自主参与,从室内测量到界面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的技巧,照明灯具 的类型选择,装饰材料的性能、规格、价格及各种居室装修材料的施工工艺,给排水的布置到最后效果图的制作完全由学生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学生也能够加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工作室的教学方法

工作室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学院(Bauhaus)。包豪斯的设计作坊即为现代设计工作室的雏形,此时发达国家在工作室模式运用于设计教学中已趋于完善,[1] 其教育体系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黄金阶段,2001年中央美院较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与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注重交流,除基本技能的教授,大部分能力相互交流学习;注重研究;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2] 之后,许多艺术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建立相关专业工作室模式教学,通过紧密的产学研联系,以学期为单元,为教学配置课题,将课题引入工作室。通过实际或虚拟设计课题的教学与推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室与行业、市场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并创建融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产学研架构,成为高校对执业能力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化培养与精准教育的新平台。

3.1 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将具体实例运用到案例当中

教学合作企业有大量的在建实际工程项目,包括家装别墅设计施工、餐饮空间设计施工、 公共空间设计施工等实际工程项目,和环境设计教研室的很多课程都比较契合,参照企业设计程序,从勘察现场到实地测量,从草图到最终设计方案,都让学生全程参与,这样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真题实做。突出学生主体,基于工作过程模拟企业员工实行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参考装修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具体的训练任务,以工作室承担课程总任务为驱动目标,并将项目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随着课程任务的渐近开展逐一完成项目的任务,当课程结束之际,也就完成了各自承担项目的工作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地观摩。通过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观摩,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装修企业的施工现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材料、工艺的直观认识。学生在实地观摩后能够更好地完善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市场调查。组织学生深入装修材料市场,了解材料种类、样式、价格、用途。通过材料市场的调查锻炼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同时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4 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艺术类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

4.1高校将合作企业请进来的模式

在校内创办名人专家讲坛,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遇到的困惑,同时分享艺术类专业的前沿信息和专业发展方向。但专家讨论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并且针对性不强,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量有限。

4.2 高校将学生送到合作企业的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非艺术类高职院校有成功案例。合作企业具备各种专业的实训场所和设备,参加实训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书,按专业方向进入实训场所训练。企业派专业技术团队负责指导,进行全实景的现场模拟,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状态。在实训过程中,校企共同协商,策划和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汇报。

5 采用开放式工作室的必要性

固有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特殊性,企业走进学校开展讲座,仅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理论知识,而难以学到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果选择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社会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公司(如装饰公司)是企业,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而且学生实训结束最终不一定留在企业,这样一来企业就得不偿失了。学生没有经过企业实习,对于材料、工艺都不懂,这样直接走上岗位,就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高校需要开设一个开放式工作室,工作室由学校出资完善桌椅、电脑、等相关配套设施,由设计企业提供一线设计师。学校可以在学费中拿出一定比例提供给合作企业。在专业教师和一线设计师的共同带领下,在教研室的组织下,完成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工作室面向大三、大四的学生,学生互相学习,以老带新,实现良性循环。保证六、七、八学期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自主毕业实习的各种弊端。同时开放式工作室中有专业的平台、发达的网络,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在网络平台上承接设计任务。教师从小的业务开始,慢慢给学生布置更大的任务,把这些任务延伸到教学中。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并在设计实践中成长、成熟,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

6 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社会实践的专业工作室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它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是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2010.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王瑛.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2.4.1.

论文作者:李延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索论文_李延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