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祯
湖北科技学校教育学院 437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得到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家也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进行加大,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视政府的作用,进一步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比较好的契机。但是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在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均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另外政府管理职能不能有效的渗透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致使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比较滞后。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且制定有效措施,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困境;措施
引言:对于学前教育制度而言,指的就是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关于学前教育发展进行建立的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现阶段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由于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充分为现阶段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现实困境
1.1政府职责出现定位不清的现象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前教育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实现,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在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没有得到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定位,另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快,不能充分的重视学前教育,进一步导致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政府的职责在总体上的定位存在不清,不能对政府自身存在的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发展。
1.2相关政府的职责不是很清
我国学前教育管理长期以来都实时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由于相关各级政府之间职责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定位,进一步致使实际管理状况表现为:权利比较集中,不仅相互推脱,同时还对政府的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产生影响。另外由于地区的不同,导致学前教育管理在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这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政府在对管理职责执行的过程中却对这一差异性进行忽视,运用完全相同的管理制度,导致大部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加大。
2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2.1教育观念相对比较落后
观念的落后就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这是其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一是政府部门没有对学前教育有着足够的认知,并且错误的认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学前教育在实际发展中不愿意透出比较多的资金和精力,甚至还会对学前教育管理进行放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政府的保障,教育比较混乱。二是家长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家长没有意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缴纳相应的费用,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教育经费在投入的过程中有限
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它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学前教育在投入经费上比较有限,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其基本的教学设施以及相关设备都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教师的薪酬方面也不能得到全面提高,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村教育资源存在比较大的匮乏。
3.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出路的建议
3.1科学合理的对政府职责进行配置
由于我国实施的分税制财管理体制,对现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带来严重影响。大部分政府不能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不能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资金保障。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建设和不断完善,结合事权以及财权相符合的原则,对相关政府部门所担任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这样做的目的能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在付出和收益上相匹配,也就是所谓的收收益和效益原则。结合目前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在建设方面而言,首先要对县市各级政府的事权要做到有效的明确和划分,对政府质检的职责权限要做到理清,由中央政府开展科学的统筹,对基层职责要做到不断的强化;其次要大力支持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成本,对成本以及效益之间的比例进行确定,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科学配置。
3.2对学前教育协调治理模式进行积极建立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存在不协调,或者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对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带来严重影响,制约现阶段学期教育的发展。所以要想保证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的有效开展,要对以往的管理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完善,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治理的模式,不仅要促进横向管理的协调性,同时还要促进其纵向管理。对于协调质量模式而言,在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保证各级政府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在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公共服务地位要充分体现,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加强在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同时还能促进其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3.3对分区域进行设立,开展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在对政府的保障责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同时还要分析其基层政府自主性,给与相对来说比较多的服务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对政府的额工作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学前教育具有着比较明显的公益性特征,所以为了对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需求进行满足,要建立分区域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正视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管泽,制定出符合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保证教育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光荣.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6,18(04):125-128
[2]张晓雪.探析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2):113-114+116.
[3]唐勋. 借鉴网格化模式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 12(08)123-129
论文作者:张权祯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学前教育论文; 农村论文; 政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学前论文; 职责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