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民医院 3323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共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其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急诊分诊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常会出现大量患者同时来科室进行就诊的情况。由于急诊工作具有较差的预见性,因此,这对于护理过程而言,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切实做好医院急诊分诊工作,将科学合理的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工作中,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基于此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特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共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15±1.1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12±1.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过数据分析和处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改善工作环境
首先,应该对急诊科室内部的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尤其是对于急诊和门诊间的划分更应该明确,同时也应该设立相应的警示标指,以防止患者因焦急而误入急诊科室。急诊科室相比较其他科室而言所涉及到的功能区域和诊室较为繁杂,而我院的急诊室中,医护人员相对较少,高峰期时,人员紧张现象凸显的较为明显,因此,对于院方而言,应该在每一个相应的功能区域的醒目位置将分诊流程进行明确的标识,以便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其次,应该定期的对急诊科室的环境布局进行评估,以便于及时发现布局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处理。
1.2.2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管理
急诊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种类呈现出较大的多样性,其中不乏一些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因此,在进行接诊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做好感染的防控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外院转入并携带大量管道的患者,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在接诊的过程中,应该防止患者的血液、唾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接触到身体,在进行接诊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特殊的患者应该佩戴口罩、手套等,必要时应该穿隔离衣,并对患者进行隔离处置。将危险降至最低。
1.2.3加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于急诊科室而言,在对患者进行分诊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尽可能的将不合理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院方可以不定期的邀请其他医院经验丰富的学者对本院急诊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对其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急诊分诊的要点及其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并定期的对其进行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与考核,以强化其知识的掌握程度。
1.2.4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
作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分诊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与患者或家属之间进行沟通。沟通的效果将对分诊的效果和患者的情绪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沟通技巧的掌握和学习,同时,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分诊能力。急诊的出诊电话,也应该时刻保持畅通,不得被私人进行占用。同时,作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分诊的过程中,应严格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并且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尽可能的争取患者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使其对分诊工作进行充分的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1.4评价标准
满意度评分标准:采取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及家属有效填写。根据得分情况制定三个梯度,分别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与不满意(0-60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其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将以表1的形式呈现。
3.讨论
在医院所有的科室构成中,发生在急诊科的护理纠纷约占总体数据的1/3左右。而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大都为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按照规范操作进行,同时与患者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因此,加强医院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急诊分诊管理措施和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通过此次试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其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琳.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6):202-203.
[2]封娜, 侯春菊, 吴霞,等.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3):6610-6610.
[3]顾晔.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 上海护理, 2016, 16(8).
[4]吴翔燕, 黄国连, 曾晓玲,等.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价值[J]. 医学信息, 2017, 30(4):219-220.
[5]刘杰. 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其质量的影响[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0):00081-00081.
论文作者:张云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满意度论文; 科室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